随着港股中报披露完毕,国内6家上市造车新势力上半年业绩已全部出炉。数据显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车企业绩表现、汽车销量也开始出现明显分化。其中,新势力极氪后来居上,营收已经排名第二,仅次于理想。蔚来稳居第三的同时,原先的第一阵营“蔚小理”的小鹏汽车营收、销量跌出前三,仅微弱领先二季度开始交付的小米汽车,出现明显掉队迹象。

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期内小鹏汽车营收147亿元,同比增加61.2%;尽管较上年同期亏损51亿元收窄近半,但净亏损仍高达27亿元。同时,上半年小鹏汽车销量增长有限,上半年共交付52028辆汽车。较上年同期增加25.6%,但其交付量比起理想的188981辆,蔚来的87426辆,差距较大,仅高于小米汽车,且后者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交付汽车。而零跑汽车营收尚不及小鹏汽车,其今年上半年营收88亿元,同比增长52%,但其汽车销量已大幅超越后者,上半年交付量为86696辆,同比增加94.8%;自2024年3月初2024款新车型发布后,零跑汽车交付量逐月攀升,6月交付量已首次突破2万辆。

除车辆交付量、营业收入外,在毛利率等关键指标上,小鹏在新势力中依然显得相对落后。实际上,自成立以来,小鹏一直产生经营亏损,截至2024年6月30日,据统计累计亏损384.3亿元。员工数比去年同期少了1164人。报告期末,现金储备减少了68.73亿,降幅32.5%。各项指标均不乐观。

MONA的庆功是否过早

从数据来看,今年前7个月,小鹏仅实现了全年销售目标的22.6%。面对现实的焦虑,下半年要想有困境反转,小鹏必须得上新东西。

8月27日,小鹏汽车在北京举办“小鹏10年热爱之夜暨小鹏MONA M03上市发布会”,宣布未来10年将成为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同时智能纯电掀背轿跑小鹏MONA M03正式上市并且将在9月开启交付。

发布会上,创始人何小鹏将M03比作智能时代,年轻人的新3系,目标消费群体——95后年轻用户。作为为新10年的开山之作,小鹏MONA M03。

为迎合青年人的审美、需求和价格敏感性,因此设计既要有质感,MONO产品设计类似于小型轿跑;其次配置了同级最好用的L2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拥有行业20万以内唯一高阶智驾方案;最后,实用性强。

例如,小鹏MONA M03配备了“赛博木鱼”这样的特色配置。同时考虑到年轻人对音乐的热爱,该车型在音响系统上也做出了突破,通常10到15万元级别的车辆配备7到8个扬声器,而小鹏MONA M03配备了18个PSS扬声器,是和迈巴赫同源供应商的同款。发布会会后,小鹏M03上市48小时收到超3万台大定。

随后,为庆祝M03大卖,小鹏汽车近日举办了一场聚会。何小鹏激情请客,会上,何总给2023年1月加入的总裁王凤英递了一杯酒。王凤英颇有感慨,“过去这么多年,自己遇到过很多大事,但是MONA对我来说责任重大,也感谢大家。”随后,王凤英端起酒杯饮了下去,她还强调,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喝酒,意义非凡。

王凤英为何如此动情?彼时,她受任于小鹏摇摇欲坠之时,对内部的反腐、跟大众的一系列深化合作、滴滴的MONA项目促成,王凤英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诚然如此,从去年到今年的小鹏,依然未能出现真正能被称为销量爆款的产品。一度使得小鹏在交付数据上漂亮起来的小鹏G6,也因彼时的小鹏内部矛盾重重之际,即便G6下放至20万价位出头的重磅性价比产品,但最终仍被交付拖了后腿,导致被一众竞品迎头赶上,直到如今的MONA M03有所起色。

那么MONA能否带领小鹏实现困境反转呢,我们先从品牌历史来源回溯。MONO的启动和滴滴有很深的渊源。2021年,滴滴一度启动“达芬奇”计划造车,但终究只晚了一步,没能在内卷严重的环境下突围,2023年不得不将造车业务卖给了小鹏。可以说,小鹏是在滴滴的研发基础上,推出了MONA M03版本。MONA的名字也源于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滴滴的产品团队做出了MONA,而何小鹏对MONA的名字做出了全新的解释:Made of New AI。

因此,从过去的品牌定位来看,滴滴的内核是奔向TOB,而通过小鹏的改造,最后切向了TOC大众市场。正如广汽埃安AION S通过占领网约车市场,取得了相对的成功,但因此也丢失了TOC的品牌形象,后来推出的新品都难以扭转消费者心中网约车品牌的形象。虽然何小鹏此次也曾强调,MONA主要面向的将会是C端用户,但是他也提到了新车会“兼顾网约车销售(to B),少量SKU会针对共享出行。”但毕竟有滴滴的股东在,无论如何也得兜底。2023年8月28日,小鹏汽车与滴滴集团签订股份购买协议,将以总对价58.35亿港元收购滴滴智能汽车开发业务资产,双方合作中存在一笔对赌协议,小鹏汽车前期支付的对价是3.25%上市公司股份,后续滴滴需要完成SOP、年销量目标,才能获取进一步的股份,且最多不超过5%。从这个角度试想,当你打车的时候坐上了MONA的时候,你真的还会再选择他作为私家车购买的选择吗。

再从价格的角度看,何小鹏表示,志在做大众化的经济型汽车,普及AI自动驾驶技术,实现科技平权。而面对A级车市场最畅销的新能源轿车是比亚迪秦,而此次MONA的价格带几乎对标比亚迪秦L pro系列。即使何小鹏坚持力求做到 “同价质更高、同质价更低”,但两者在家用性、经济性上很难拥有绝对的优势。甚至,小鹏做平价车在长期无法盈利的情况下,仍是存在不小的财务风险。一方面小鹏没有自己的电池工厂,成本会比比亚迪吉利自产电池的车企高一些,另一方面这个价位的车是车企必争之地,未来理想蔚来小米华为可能都会下沉至这一区间价格,竞争会更激烈。对小鹏来说,要想实现困境反转,需尽快布局完善这一区间的车型,机会稍纵即逝。

小鹏飞行汽车:融资造梦

众所周知,小鹏的业务不仅仅在继续更新陆地汽车,还有飞行汽车的研发。小鹏汇天公司创始人、总裁赵德力9月3日在小鹏飞行汽车发布会上宣布,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累计预订单超1000台,意向采购订单超3000台。“陆地航母”飞行器计划于今年11月珠海航展期间完成公开载人首飞,11月广州车展期间首次公开亮相,这样的画面令人足够好奇。

出生于湖南的赵德力,高中辍学后就来到东莞打工,后来靠积蓄开了一家饭馆,赚到人生第一桶金。此后,他又痴迷上飞行器,做起航模销售代理,逐渐又萌生自己做产品的想法。于是在2013年,赵德力拿着卖航模赚来的钱创立汇天科技,开始研发低空载人飞行器。然而创业维艰,钱很快就花没了,到2016年公司就只剩下一位员工。赵德力挣扎,“再给自己两年时间,如果飞不起来就放弃。”2018年,赵德力研发的飞行摩托终于试飞成功,但资金问题一直饱受困扰。直到2020年夏天,赵德力迎来转折点——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看到他拍的双人飞行摩托视频后,专程去到东莞拜访,并进行试乘。很快,后者就决定出手投资,小鹏汇天应运而生,总部落在广州,由何小鹏担任董事长,赵德力出任总裁。而何小鹏也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今年他曾表示,自己坐过飞行汽车,对公司内部的要求是,飞行汽车卖出去前,所有做飞行汽车的高管,都必须开5000公里、飞5000公里,只有真正地飞,才能感受到如何把安全做好。

在飞行汽车领域,小鹏汇天通过不断的融资,目前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飞行汽车公司,是小鹏汽车的生态企业。小鹏汇天全名为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其前身是东莞市汇天科技有限公司,小鹏汽车于2020年投资并控股该公司,随后才有了如今的小鹏汇天。2021年10月,小鹏汇天获得超过5亿美元的A轮融资,投前估值超10亿美元。该轮融资由IDG资本、五源资本及小鹏汽车领投,红杉中国、钟鼎资本等知名机构跟投,成为当时亚洲低空载人飞行器领域企业所曾获得的最大单笔融资。A轮融资让小鹏汇天有了足够的资金储备。“很多人都觉得汇天又要搞汽车,又要搞飞机,是不是特别烧钱,其实不。汇天是以一个非常节约的心态去做创业的公司,烧钱跟汇天完全不相关。”何小鹏表示。今年8月,小鹏汇天再次宣布获得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7亿元)的B1轮融资,并启动B2轮融资,此轮融资的目的将确保小鹏汇天飞行汽车研发规模量产和商业化进程的实现。

赵德力介绍,公司黄埔(飞行器)工厂工计划今年9月底、10月初启动建设,明年7月31日建成,并完成第一辆车开始下线,因此目前仅为预售,而2026年开始大规模交付,期望年销超过1万台,单台售价不超过200万元。

在去年的科技日到今年年初的CES展、再到今年的新品发布会上,这台陆地航母都是被小鹏汇天高管所反复提及的重点产品。在官方正式对外发布的资料中,整体造型神似理想MEGA与特斯拉Cybertruck的融合体。“陆地航母”整体采用极简、凌厉的赛博机甲设计语言,让人“一眼新物种”。整车长约5.5米,宽约2米,高约2米,可停入标准停车位,可驶入地库,C照即可陆地驾驶。“陆地航母”分为陆行体和飞行体两部分,陆行体又被称作陆行“母舰”,采用三轴六轮设计,可实现6×6全轮驱动及后轮转向,具备较好的承载能力和越野能力。陆行“母舰”克服前所未有的工程设计难度,打造出全球唯一能装下“飞机”的汽车后备舱,并且仍然能提供宽敞舒适的车内大四座乘坐空间。

“陆地航母”在发布时也遭到了不少车迷甚至是业内人士的嘲讽与质疑。有人说这台车设计的使用场景太过超前,根本难以落地,也有人说它不过是小鹏汽车在资本领域的融资神器。但无论如何,在国家大力发展低空经济的大背景下,小鹏在车辆的研发与飞行器相关的认证都在资本的源源不断注入下缓慢推进。

从远期利润测算来看,为满足陆行体的制造需求,广东汇天亦将承担广东小鹏进行产能提升及扩展而产生的成本。于飞行汽车量产后,广东小鹏将向广东汇天独家销售其制造和组装的飞行汽车产品,而广东汇天将非独家地通过本集团的经销网络向终端客户销售飞行汽车产品。就向广东汇天提供的销售代理服务而言,广东小鹏将向广东汇天收取销售代理费,量产数量少于25,000辆时,每辆汽车收取人民币71,000元。量产数量达到或超过25,000辆时,对于25,000辆汽车按每辆汽车人民币71,000元收取,对于超过25,000辆的部分按每辆汽车人民币60,000元收取。若未来飞行汽车商业化成功落地,对小鹏或许能带来新的成长级。

小鹏飞行汽车创新与破圈的难点

在各种机构和官方组织的预测中,eVTOL未来会达成万亿级的产业规模,并催生大量的产业形态,是下一个和电动汽车一样的大行业风口,但对于eVTOL的商业应用节奏,目前也有着不同的预测版本。至少在未来三到五年的短时间内,低空经济的应用主要还是在一些限定类场景里的示范应用。这类限定场景主要包括郊区营地、景区、户外和人流比较少的一些城市内的固定路线。就目前来看,小鹏汇天陆地航母这款车以及纯电飞行器所勾画出的未来出行方式虽吸引着许多人的关注,但其生产的飞行器大概率将应用在公共交通以及医疗救援等领域,势必无法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普及。

其次,尽管小鹏汇天从应用场景和产品上,作出了创新和改变,但这依然只是在满足部分特定玩家们的需求,体量很难称得上庞大。想让飞行汽车真正飞入平常百姓家,打破消费者对低空飞行的安全隐患,还任重道远。

再者,全球大概有三四百家做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的企业,但做汽车方向的可能不到5%。其中真正开发分体式飞行汽车的企业只有小鹏汇天一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公司研发的飞行汽车都是eVTOL。换言之,eVTOL只能飞不能跑,与陆空两栖飞行汽车路径不同。目前,低空经济作为当下热门赛道,产业资本、地方政府都在加码对上游的投入。如吉利科技集团旗下以低空出行为核心的科技公司沃飞长空也在近期获得地方基金支持。沃飞长空宣布获得数亿元B轮投资,新股东为成都市重大产业化项目投资基金。

通过小鹏陆地航母,我们看到了科技公司通过功能定义车型的发展思路,但是在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的时代,各车企在产品设计、技术迭代、降本升级的竞争上越来越卷,诸多的成功与失败案例也足以留给小鹏去思考、提纯。特斯拉的出现让我们领略了由科技公司所打造的汽车到底是何方神圣,颠覆了所有人对传统汽车的认知。而以小米SU7为首的深度“缝合”选手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然,理想MEGA的大胆创新也让它获得了泼天的流量(尽管相当一部分是负面的)。

今年是小鹏的第十年。何小鹏刚刚入行的时候,这个行业大概还有约300家造车公司。而现在,具备销售规模的汽车公司只剩下40家。曾经的造车新势力“蔚小理”,理想的增程式车型占据销冠,蔚来有独家的换电服务,唯独小鹏的性价比打法显得力不从心。

未来十年,他知道竞争还会更加残酷。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