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国泰君安及海通证券同时发布公告,国泰君安拟通过向海通证券全体A/H股换股股东发行A/H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两家公司于9月6日起开始停牌。

公告称,本次重组涉及到A股和H股,涉及事项较多、涉及流程较为复杂;同时,本次重组有利于打造一流投资银行、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上交所的相关规定,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5个交易日。



券业航母来袭,合并后总资产达1.6万亿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后的资产规模将超过中信证券,成为中国最大的券商,堪称“券业航母”。

截至9月6日收盘,国泰君安A股(601211.SH)总市值达1309亿人民币,国泰君安H股(2611.HK)总市值719亿港元;海通证券A股(600837.SH)总市值达1146亿人民币,海通证券H股(6837.HK)总市值478亿港元。

此外,港股市场上,国君旗下聚焦海外业务的国泰君安国际(1788.HK)、海通旗下的融资租赁平台海通恒信(1905.HK)总市值分别为58亿港元、69亿港元。

根据2024年中报数据,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后的总资产及净资产将达到16195亿元及3311亿元,超过中信证券(总资产14950亿元,净资产2793亿元)成为国内资产规模最大的证券公司,营收、利润也将升至第二。


这是新“国九条”实施以来头部券商合并重组的首单,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史上规模最大的A+H双边市场吸收合并、上市券商A+H最大的整合案例,涉及多业务牌照与多家境内外上市挂牌子企业,属于重大无先例的事项。

市场人士分析,对于国泰君安来说,合并后的券商业务规模更大,对融资成本、业务做大做强有一些利好;而对海通证券而言,潜在业务担忧化解、收购价格合适情况下属于利好。



上海,想坐实“金融中心”的地位

在传统头部券商中,大家所熟知的“三中一华”即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以及华泰证券,前三者总部位于北京,后者总部则在南京。定位中国“金融中心”的上海,在顶级券商的数量和体量上却显得有些不大结实。

中报数据显示,控股股东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有国泰君安23.06%股权,实际控制人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持有9.05%股权;海通证券无控股股东且无实际控制人,大股东上海国盛集团及其子公司合计持有10.38%股权。

国泰君安前十大股东:

海通证券前十大股东:

本次并购重组将有利于整合上海金融国资优势资源,打造一家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相匹配的一流投资银行。股权穿透后的信息显示,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的主要股东均为上海国资委,这或许也是其促成此番合并的原因之一。

《上海市贯彻〈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支持头部证券公司加强业务创新、集团化经营、并购重组,打造一流投资银行”,上海十二届市委五次全会提出要“深入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紧紧围绕‘五个中心’建设加大改革开放突破力度”。



券业重组整合新时代已至

此外,今年来监管层也多次提及鼓励行业并购重组、打造一流投行,如今年3月证监会提出至2035年形成2至3家国际竞争力投行与投资机构;4月新“国九条”明确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

据悉,这是今年以来第3例计划采用发行股份支付方式推进的券业并购。9月4日,国信证券公告计划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万和证券96.08%股份,同日,国联证券亦在临时股东大会上审议并通过了收购民生证券的议案。

若论中资券业合并的整体进展,年内其实已发生了6个并购案,除了上述“国信+万和”、“国联+民生”外,还有“浙商+国都”、“西部+国融”、“平安+方正”、“华创+太平洋”。

而随着一系列中小券商并购重组的逐步完成,现在又迎来了头部券商的落地样本,更多大型中资券商步入合并的想象空间已被打开,新一轮券业重组整合的时代或许已经到来。

据《国际金融报》,在股东中央汇金的推荐调任下,近期中金公司和中国银河之间频现高管双向流动现象。去年10月,中国银河原董事长陈亮空降成为中金的董事长,而曾在中金公司任多个要职的中国银河总裁王晟升任董事长。这一度引发了市场对于两者合并的猜想,但均被澄清。

另外,据彭博社报道称,四年前中国曾考虑合并两家最大的投资银行,即提议中信证券母公司中信集团从中央汇金手中收购中信建投的股份。不过,这项“联姻”传闻虽在过去几年多次引起关注,但目前也并没有更多实质进展。

在“国君+海通”成为现实之际,“中金+中银”、“中信+建投”是不是又可以期待一下了?飓风已起,各位券业水手们,也需准备好搏浪而行!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