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0 07:58大众报业集团

今年1—7月,浪潮集团营收、利润增幅均超过20%;7月17日发布的山东省属企业首批“十大科技创新成果”,浪潮集团独占两席;前7个月,突破面向超高密度的软硬一体化等257项关键技术……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浪潮集团营业收入和利润连续3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并且在多领域持续实现技术突破,高质量发展“含金量”十足。

“双增”的背后,浪潮拥有什么样的发展“密码”?围绕实现“成为世界一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龙头企业,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优秀服务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骨干企业”战略定位,浪潮积极实施硬件、软件、云计算服务“三轮驱动”战略,在数字经济领域,形成了专业化的人才、技术、产品、团队等系列优势。这正是浪潮高速发展的基石和动力所在。


浪潮云全球运行指挥中心OpsCenter

前7个月新增有效专利3200余件

创新为发展增动力

在齐鲁制药,为辅助药物研发,此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分析医药相关信息文档,但每月仅能分析600篇。如今,企业引入浪潮海若大模型,变化显而易见:从分析结果准确率低、需人工二次确认到分析准确率提高至95%,从每月分析600余篇到每周3000多篇医药相关信息文档。在海若大模型的加持下,齐鲁制药实现了效率和质量的双重飞跃。

当下,AI大模型正成为产业新型基础设施并为千行百业提供智能服务。抢抓机遇,由浪潮云打造的浪潮海若大模型于2023年12月正式上线,通过关键技术创新,助力用户打造行业专属大模型,如今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今年4月份,浪潮正式对外发布海若大模型战略,将投入50亿元资金,加快推动海若大模型在100个城市的快速落地,持续激活数据要素价值。此项大模型技术的落地应用,为制造、医疗、农业等众多行业的数智化转型提供了关键支撑。

5月份,全球权威赛事——QASC挑战赛更新了国际排名结果,浪潮海若大模型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出色的推理能力,以93.70%的准确率刷新世界纪录,成功斩获榜单第一名,这也证明了浪潮海若大模型在语言理解、逻辑推理等方面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海若大模型的成功应用,是浪潮以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缩影。

“浪潮集团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从技术、平台、专利、标准、产品、创新企业培育等多方面统筹协同引领,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浪潮集团科技创新部部长蔡伟介绍。

技术创新为企业带来了发展实效。作为省属企业首批“十大科技创新成果”之一,“面向云数智关键应用的分布式融合存储”,支撑云计算等以数据为中心的新型基础设施成为价值生产平台,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4.5亿元。

与此同时,浪潮发挥自身在数字技术方面的优势,促进山东省工业数字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迈向更高水平。以浪潮集团另外一项省属企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工业数据链网融合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为例,该创新成果以技术手段保障数据流通全生命周期的可信、可用、可控、可审计,成功为食品、能源、电子等32个行业构建了工业互联网数字底座,服务超过2100家大中小企业。

技术赋能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大家带来便捷。

“帮我查询一下第一季度的水费,再协调处理一下水表技术不太准的问题。”面对寻求客服帮助的市民,回答问题的不再是普通客服人员,而是一台有智慧的客服机器人,浪潮海岳大模型便是这台机器人的“中枢神经”。

面向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智能需求场景,浪潮打造了浪潮海岳大模型,该模型具备机器人管理、技能训练、多技能组装、对话状态追踪、对话策略优化、可视化简易配置等核心功能。在水务行业,浪潮海岳大模型能够提供7×24小时的智能客服机器人服务,咨询问题的解决准确率高达95%,客服效率提升70%,帮助市民有效解决日常用水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浪潮服务器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二、全国第一,大型集团管理软件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连续5年入选全国十大“双跨”平台……持续不断的创新,构筑起浪潮集团的领军地位。

创新的脚步永不停歇。1—7月,浪潮集团研发投入持续保持稳定增长,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8.6%,突破面向超高密度的软硬一体化等257项关键技术,发布浪潮云御安全数据沙箱V1.0等201款新产品,打造面向AIGC场景的全栈解决方案等20多款新模式。新增有效专利3200余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3000余件,参与制定各类标准80余项,其中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24项。


浪潮海岳赋能广州自来水打造智慧供水云平台

技术研发人员占比58%

人才为发展筑底气

科技实力的铸就不是一蹴而就。浪潮集团2020年累计突破关键技术101项,如今达到500多项、增长400%,有效专利从6800多件增加到2.1万多件、增长208%,国家以上标准从147项增加到252项、增长71%。

功由才成,业由才广。技术创新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人才“引擎”。在浪潮,技术创新成果的突飞猛进与人才数量的快速增长呈“正比”。浪潮集团员工总数近3.5万人,其中研发技术人员2万余人、占比达到了58%。

那么,浪潮是如何激发人才活力的?近年来,浪潮集团多措并举打造信息产业人才高地,尤其是在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人才激励力度、改善人才工作生活条件方面,卓有成效。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要让人才干事创业有机遇、有空间、有舞台。浪潮集团现有81个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通过重要岗位历练、揭榜挂帅等方式,累计培养引进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人才200余人,其中泰山产业领军人才50余人,数量在省属企业中排名第一。

同时,推动二三级单位全部设立研发机构,总数达到180余个,吸纳了1万多名科研人才;联合清华大学等高校,建设了4个国家级特色软件学院、35个联合实验室及研究中心等,累计培养科技创新人才1400多名。特别是今年,浪潮和山东大学共建了“浪潮人工智能学院”,加强对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联合培养。另外,在自主培养的同时,还设立了5000万元人才引进专项基金,支持二级单位引进高端人才。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还需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浪潮集团实施分层分级培养。开展浪潮科学家培养计划,每年选拔至少30名高端人才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对中级人才开展研发架构师、卓越工程师等培养;对初级人才实施新星训练营、启航计划等,每年培养超过1000人。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出台科技创新人才职级评定办法,根据专业能力水平划分为30个职段,每年开展2次职级评定,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人才做到应评尽评;同时,对在关键技术攻关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建立职级评定绿色通道,2020年以来破格晋升2000多人。

用发展留人的同时,浪潮也通过激励制度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对优秀科技创新人才,集团根据对应的职级,从高确定薪酬待遇。通过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方式,对4000多名科技骨干员工实施中长期激励。集团专门设立科研成果贡献奖,对获得国家和省科学技术奖的,最高奖励300万元;设立“星锐奖”,奖励在研发技术、产品、标准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创新人才,最高奖励50万元。

同时,近年来,浪潮投资建成浪潮青岛大数据产业园、启用北京浪潮智谷大厦、建设算谷浪潮科技园,这些设施可容纳3万名左右的人才入驻;新建了藏书量6万多册的图书馆;建立人才子女入学和就医绿色通道,努力营造既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又靠待遇留人的良好环境。


浪潮济南超高清新型显示制造基地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改革为发展添活力

近年来,浪潮集团聚力抓好各项改革任务,围绕完善现代化企业体制机制,聚焦增强科技创新实力,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浪潮用改革的办法,通过打造先进的创新体系、优化体制机制,推动创新要素加速集聚,筑牢企业竞争优势的内核。

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唯有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协同发挥作用,以制度创新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最大程度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

今年3月份,浪潮集团修订发布了《浪潮集团有限公司“四新”管理办法》,继续加大集团对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培育力度,明确了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标准的认定流程和标准,并加大对“四新”成果培育的激励力度,有效激发集团及各权属单位的创新活力。

类似的制度创新还有很多。《浪潮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关于浪潮集团研发经费统计工作的指导意见》《浪潮集团有限公司专利管理及奖励办法》《浪潮集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一系列打破束缚权属单位和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障碍的制度适时地完善出台,充分激发了各类主体创新激情和活力,让创新要素在浪潮集团充分涌流。

在人事方面,浪潮更是敢于动真格,撤掉“铁交椅”,让干部“能上能下”,充分激发人才活力。

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基础上,浪潮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近年来分业务类别、任职岗位明确了20余种“下”的具体情形,优化完善分析研判、核实认定、调整方式等程序,让干部“下”有依据。对权属单位经理层成员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并在管理人员范围内比照实施,通过签订并严格履行经营业绩责任书等,将责任、权利和义务明确到人,干得好就激励,干不好就调整。通过不断深化干部“能上能下”机制,近4年时间,浪潮集团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年轻干部占比从不到20%提升到25%左右,在省属企业中名列前茅。

除此以外,浪潮通过改革大力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上下游产业链协同,打造共享共赢、安全稳定的产业生态。

为更好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链主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浪潮围绕打造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布局,积极投资战略性新兴领域的优秀上下游企业,快速补短板强弱项、加快自身发展。

按照省里“大联盟+子联盟”的架构要求,积极引导权属企业作为“链主”,聚焦主责主业建设产业子联盟。对照产业链图谱梳理产业链上下游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产业联盟建设,累计组建20余个,成员累计达到2000多家。其中通过控股、参股、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与80多家上下游重点配套企业建立紧密股权关系,打造关键环节的“配套专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贯通发展。

这些产业联盟在技术攻关以及场景联合创新等方面,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浪潮针对标志性产业链梳理出一批关键核心和重大技术,联合联盟成员单位开展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共同搭建科研交流平台、技术实验室、适配中心等,补齐基础性、平台型技术短板。今年以来,实现联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5个、联合制定标准16个、联合申报课题/项目6项。

同时,协同合作伙伴深入场景联合创新,为客户打造适配场景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今年以来,合作完成解决方案40个,进一步完善了供需对接,促进打造更多响应多元化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解决方案。


近年来,浪潮集团持续推进转型创新发展

服务数字中国、数字强省建设

加速全球市场开拓

坚强的技术、人才、制度支撑,为浪潮集团前端市场开拓点燃了新引擎。近年来,浪潮集团深入实施“工赋山东”行动,加快行业应用,推动工业“数转智改”步伐,助推全省工业企业提速转型升级。

6月26日,由浪潮主办的2024“工赋济宁”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大会在济宁举办。会上,浪潮与中稀天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进行了战略签约,并启动“工赋济宁”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推动济宁制造业企业数实融合发展。

这是浪潮服务数字强省建设的生动实践之一。2023年,在山东省工信厅的指导下,浪潮正式发起了“云行齐鲁 工赋山东·浪潮七大专项行动”,计划利用3年时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全省工业数字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迈向更高水平,数字产业生态更有活力,推动全省工业经济加力提速、行稳致远。

目前,浪潮已相继在泰安、济宁、日照等市举办了17场城市峰会和研讨会,重点围绕工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智能化、管理数字化等7个方面,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培育工业经济发展新动能。

自“云行齐鲁 工赋山东·浪潮七大专项行动”启动以来,浪潮已参与建设了青岛元宇宙智慧算力中心、济南智算中心等40余个省级和边缘数据中心项目,以及柠檬豆、云帆等19个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了120余个智慧园区、“产业大脑”、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服务鲁商集团、山东港口等220余家重点企业。放眼全国,浪潮已为79户央企、190家中国500强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成功打造了中铁工业、天津特变等全国智能制造标杆案例。

今年以来,设备更新成为企业技术改造的重要抓手,尤其是中小企业,通过设备更新来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可以释放工业经济增长新动能。而设备更新不仅仅是硬件更新,更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应用。

今年5月份,由省市区(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支持共建,浪潮云洲承建、管理和运营的全国首个面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国家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正式开放运营。目前,该中心已汇聚各类服务商近500家,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超过1000套,构建了场景体验、供需对接、人才培训等核心功能,为2700余家企业提供了数字化转型服务,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新标杆。

以数字赋能为抓手,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服务方式和应用场景范式,浪潮积极服务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浪潮软件服务的贵州省、天津市等11省市客户案例入选“2024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榜单,浪潮科技承建的成都市城市安全和应急管理大数据应用平台等3个项目获“2024数据要素×典型案例50”荣誉,浪潮云承建的上海市虹口区“城市智脑1.0”项目荣获第三届中国城市治理创新优秀案例优胜奖,浪潮智慧城市承建的亳州城市大脑获评2024智慧城市先锋榜优秀案例……一项项荣誉奖项,印证着浪潮在助推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方面成果丰硕。截至目前,浪潮已成功服务全国29个省份、135个地市、800多个区县的数字化建设。

加快开拓海外市场,也为浪潮的进一步发展赢得新空间。目前,浪潮已在埃及、沙特、新加坡、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印尼等国家和地区组织参与国际重大峰会、博览会,以及战略签约等活动50余场,成功与沙特LATIS公司、马来西亚Pi DC公司等知名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当地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和保障的同时,浪潮品牌全球市场影响力也大幅提升。

万重山已过,高峰犹在前。站在新的起点上,浪潮集团将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在改革创新的大潮中,朝着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乘风逐浪,勇毅前行。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