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枚金融圈内搬砖人,圈内见闻多,见多识广好成长。
换股逃命,杀人诛心,中秋一劫意难平。
最近红利股跌,小盘涨,一鲸落却未见万物生。这自然有资金不足的原因。但A股自身的缺点,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一,AH比价又过150
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又回到了150以上。
按照最近10年的数据经验,溢价指数一旦超过150,要么港股补涨,要么A股补跌。至少从A股和港股整体的对比来讲,要么就是A股还是太贵了。要么就是港股太便宜了。
问题是,去买港股的资金,也是从A股南下的。
看看当前还有很多公司A股比港股贵了好几倍,凭什么?
问题大量A+H的股票,可并非垃圾股啊,但确实相对贵了。
二,市净率也来凑热闹
昨天市净率数据又在网上疯传,大体意思如下:
A股主板整体市净率已经跌破1.6倍了。
2015年这个数字是6倍。2018年最低是1.8倍。2008年金融危机最低是1.64倍:
但还未到2005年跌破1000点998的1.49倍。不过要到也很快。
1.49倍之后A股两年涨了6倍。
1.64之后A股一年基本翻番。
我不是说这次也能怎么样,而是陈述历史事实。
然而,最容易套人的就是这种时候,看上去便宜了,实际便宜了还有更便宜,市净率再调10%不是没可能,但个股在最后10%的过程中,跌掉30%-50%一点都不稀奇。就像今年1-2月那轮跳水不就是如此吗?
三,便宜和行动必须一致
所以便宜和机构行动必须结合才有作用。这道理并不高深。但机构的动作和散户、游资的交易都是混一起的,确实很难区分。
虽然大家都知道,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与散户是完全不同的。
但问题是,多数人根本看不出这种不同,那怎么办?
其实,早就有这样的大数据统计工具了。
简单说就是:先把所有的「交易行为」数据先保存下来,经过长期的积累后,再通过大数据模型计算,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交易行为」特征了,这太重要了,大家看下面的数据:
比如下面的如菜百股份,由于6、7月月以来,金价屡次创新高,对于市场认为,对金饰、宝石等也会是利好。业绩上看也确实如此,菜百股份业绩增长16%不算差吧,并且该股的股价此前一直处于调整阶段,没有上涨,所以也根本不存在利好被提前消化,8倍市盈率也不能说贵吧,仅看走势和基本面,更容易得出该股在6月底、7月初的时候,会见底反弹的判断。但结果是,「机构库存」数据持续消失状态,说明机构本身就是放弃的态度,不出意外,上周又创新低。
而有些股票,虽然持续调整,但只要调整中用系统观察「机构交易特征」,看到「机构库存」数据持续不断,那也是很有机会的。转折也是特别强,比如8月初的创维数字很好地展示了机构的操作手法。在上涨前的调整期内,机构资金早已跃跃欲试多日,准备充分。通过系统查看其操作,我们会发现橙色的「机构库存」数据在股票上涨前已显著上升。这就是机构的策略,仅凭走势无法察觉。因此,近期「机构库存」数据至关重要。您可前往应用市场下载并安装博尔系统的手机应用,观察「机构库存」数据的变化,了解是否存在持续库存。
四,数据福利
看懂了上面的图,那么你就明白,我们现在就应当多关注机构行为,而我用的大数据系统把整体市场里被机构资金关注的品种都列出来了,大家看下图:
「即时库存」:目前2756家,比昨天有所提升,超过3000家就开心了。
「4-5日库存」:今天684,最近几天明显提升,这个状态下都是机构试盘为多,只有试盘的多,日后拉升才能多。
「11-20日库存」:241家的水平还是低的,说明没机构愿意持续参与拉升,赚钱效应就匮乏,这种时候,行情走弱,可能就会鬼哭狼嚎。这个状态目前依旧没改变。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