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遇到我师父,他的一句话就把我点醒了。不涨停的股票不值得关注。这样我就把选股的范围从几千个缩小到了几十个。从研究技术面转化到研究市场热点,研究市场人气,研究市场情绪。

其实股票的涨停,是由各种力量组成的结果。(当然庄股除外,一个没有人气的小盘股是可以用个不到上亿的资金把它封板,因为没人关注,拉板之后,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就会面临出货的问题,这就是庄股很多都是拉升之后连续的跌停。)如果把涨停板比作是一个工艺品,那么在它的整个诞生过程中会有很多到工序。

首先是点火资金,点火的把股票拉出来,如果发现抛压不大,

那就进入第二道工序突破资金,这个资金会在股价出现在重要点位需要放量推动的时候,他们就要出力了。

突破之后就到了半路板的工序了,这批资金看到股价已经放量突破,为了得到更低的成本,提前进去了。

然后股价就要到涨停了,这个时候就要有扫板资金,把卖单统统吃掉。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死死封住涨停到收盘,一个完整的涨停就出现了。

有的时候甚至可以省略前面很多道工序,直接就被扫板封板了,只是因为大家都太看好,不需要资金来点火了。这中间一旦有一道工序出现了问题,那就是一个半成品(冲高回落)或者是次品(涨停被砸)。

在短线的眼里,并不存在吸筹,洗筹这样的说法。一个股票上不去,或者涨停封不住,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多空分歧太大,买力还不足以把它封上板。当多空情绪出现一致的时候,就会出现加速,一致看多的时候,持股的锁仓,持币的封板,造就缩量一字板。

一致看空的时候,就是持股的抛售,持币不买,就是无量跌停板。



至于仓位管理的问题,我以前也分仓的。但是后来发现这个不对,仓位不应该是这么管理的。

分仓可能会去买两个股票,虽然是平摊了风险,同样也平摊了收益,得不到想要的效果,只是把操作复杂化了。如果买半仓,空半仓的轮动,这样做有一点好处就是,开盘可以不用因为追逐想要买的股票而着急处理手中的持股。但是不妥的地方在于,极容易陷入到补仓或者加仓中去,而且人是很情绪的,很难保证每天收盘都会有半层仓位空出来,一不小心就会两个股满仓或者一个股满仓。

所以我现在一切从简,超短的仓控来自于空仓。想买的股票就满仓,不给自己任何余地,不敢满仓买的股票,就关注手不买。五月份到现在,只操作了8个半股票,(半个是伟隆股份,周五买的还没有卖)基本上一半时间是在空仓。所以我觉得对于超短来说,满仓空仓是最好的仓位管理。



至于买入和卖出位置的选择。

买入其实可以分为三种,启动之前买叫做低吸,启动之后买叫做追涨,涨停后买叫做打板。

卖出也可以分为三种,集合竞价卖,盘中冲高卖,临近收盘卖。竞价卖和临近收盘卖,这两个比较容易掌握,卡住了时间点,就是9点25之前下单和14.59下单。盘中冲高卖,就比较难把握,因为没人能确认高点是在哪里,我现在的卖点就设在出现的第一个次高点。因为这种次高点的出现时间会很快,基本上10分钟之内肯定出来了,有利于我去进行下一步买入的操作,如果板住了,当然是持有不卖了。每一种模式都会有自己对应的买卖点,我的卖点,大多数时候会成为做低吸模式的买点,因为做超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有不同模式的人在参与的,买卖不存在对错,你卖出的是风险,别人买入的是机会。至于你卖出后,这个股就跟你一点关系也没有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去买属于自己的机会。


做低吸,追涨,打板,没有说哪一个模式是最好的。

低吸当天可能产生的浮赢最大,但是确定性最差。打板当天只可能出现浮亏,但是确定性最强。追涨介于两者之间。

我走过的弯路就是,低吸,追涨,打板都干,结果做的根本找不到方向,怎么做都是错。

2016年10月份开始打板,受不了打板出现的暴亏,一天全仓亏10多个点,加上次日大幅低开,一个票亏损近20个点,这对心理的打击太大,这中间还是出现了很多模式外的操作。印象最深的就是三月份先是追涨乐心医疗被套了,次日割肉,为了挽回当日的损失,又选择了低吸水下的飞凯材料,再一次被埋了。

买入的模式不一样,所对应的卖出也要做出调整,所以整个系统就会混乱。

适合自己性格的才是最好的模式,文中前面我就说过了,我喜欢赌,打板符合我的性格,我喜欢上板的那一瞬间,下单买入,然后盈亏交给市场,板住了,就看次日开大开小,冲不上去我就了结,开始新一轮的赌局。

股市唯一不缺的就是不确定性,在这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市场里面,如果我们连自己的模式都没有办法确定下来(什么模式都做=没有模式--因为不能做到交易的一致性,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也就不可能归纳总结,这样下去,炒一辈子股也不可能提高,一辈子都是碌碌无为),买卖点都是随机的话,那么造成的结果就是亏钱是必然的,赚钱是偶然的。

我的生命2018年04月16 日说------好贴,只有懂得人看的懂,恭喜悟道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