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丽迪(SZ300905)$  

MOFs(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与COFs(共价有机框架材料)都是美国化学家Yaghi的科研成果,MOFs发现1995年,COFs发现于2005年。虽然有着相似材料结构与功能,但从命名来看我们也不难理解,相比于MOFs材料,COFs完全由有机构成,不含金属节点,这使得在很多应用中较MOFs材料具有独特的优势,比如更好的热稳定性和更好的化学稳定性,由于COFs主要由C、H、O、N这四种化学元素组成,不含金属元素,单位质量的材料重量更轻,最终材料成本也较MOFs材料更低。


MOFs/COFs都是国际上目前的热门材料与研究方向,由于MOFs材料发现比COFs材料早了10年,所以MOFs相关研究更多,但最近几年COFs研究的热度更高,学术材料发表的增速更快,MOFs材料去年底在世界范围内率先被巴斯夫量产,产能100吨,随后国内广东碳语宣布量产,产能10吨,但COFs材料在全球范围内只有宝丽迪旗下的耀科新材料上个月宣布量产,产能10吨,并表示可以根据下游需求扩大产能,在此之前,COFs材料的合成还只停留在实验室里,毫克级、克级的合成,采用的方法以溶剂热法为主流,溶剂热法反应条件苛刻,需要高温高压,而且作为反应介质的有机溶剂剧毒,对人员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合成反应的时间需要几天,这样的产能,先不说价格,产量只能供学术研究,行业应用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合成成本就达到400元/克(即每公斤40万,每吨4亿),售价就更高了。在这种情况下南开大学张振杰教授发明了独创的绿色熔融技术制备COFs材料,反应简单,不需要有机溶剂,不依托复杂设备,不需要那么高压条件,合成时间几分钟至几小时,环境友好,能耗低,这样制备的成本从每公斤40万降到了每公斤500元,成本下降到原来的千分之一,合50万每吨,现在10吨这个产量只能叫实验室量产,随着产能扩大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成本会进一步大幅降低。


在市场价格与空间方面,有球友问巴斯夫预测2030年MOFs市场空间90亿,宝丽迪耀科说COFs市场空间千亿美元如何理解,我想这并不矛盾,巴斯夫预测的应该是2030年巴斯夫产业化MOFs材料种类实际产生的销售额,或者已经量产的MOFs材料种类所能占据的市场份额,而耀科说的千亿美元应该是未来MOFs材料整体的行业空间。再来说说售价,作为世界唯一的新材料,怎么定价可以说耀科完全掌握定价权,跟成本无关,一个世界唯一的高科技产品,哪怕成本只有一块钱,卖十块只要有人需要,都是正常的,不要觉得国产的东西就不应该贵,当年我们没有技术突破之前,欧美日卖给我们的东西,哪个不是天价,只要下游行业应用能承受的范围,耀科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产能定价,全世界这么多需求,终会有需要。现在COFs成本50万一吨,卖到百万一吨不要觉得奇怪,毕竟几十万一吨的精细化学品屡见不鲜,单壁碳纳米管天奈量产之前只有俄罗斯一家企业可以量产,价格更是超过1000万一吨,稀释后的导电剂浆还要几十万一吨。所以我说开始价格不会很便宜,但毛利净利应该都会很高。对比MOFs,就算2030年COFs空间100亿吧(理论上COFs的市场空间会比MOFs更大),将来成本进一步下降,独占产品的毛利60%—70%净利30%—40%不过分吧,那就是30—40亿净利润,假设有后来者进入,那么头部企业抢占先机吃掉50%市场份额不过分吧,还有15—20亿利润,再打个折就算10亿,宝丽迪耀科应该值多少钱,吸附材料行业的蓝晓科技净利润5亿,估值250亿,这还仅仅是吸附材料一个行业。COFs材料的应用空间不仅仅吸附材料行业。有人担心其他人的进入以及MOFs材料相似功能的竞争,先不说其他人进来的门槛,门槛那么低也不至于发现COFs20年后才量产,至于MOFs,虽然类似,但毕竟仍是不同的东西,有些领域各有优势,很多领域COFs综合优势更大,更多领域并非替代关系,我想说的是,电车没出来之前,奔驰不会因为有宝马有奥迪的竞争就会自降身价便宜卖给你,大家都会共荣共生,相反,一个行业只会因为新进者的降维打击而失去市场地位。


新生事物,新兴科技,不好估值,上文仅仅列举数据供参考比对,欢迎前来理论探讨交流,有些没脑子、没素质的不要留言,没人绑住你的手,买卖自定,盈亏自负。$宝丽迪(SZ300905)$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