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又起风波的生物安全议案以及下跌的股价,药明康德又拿出了真金白银来提振信心。$创新药ETF沪港深(SZ159622)$

药明康德9月10日晚间公告,公司计划以自有资金进行股份回购,总额为10亿元,用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药明康德年内第三次10亿元级别的A股注销式回购计划。在此之前,药明康德分别于2月5日及5月22日完成前两次回购计划,累计回购29亿元A股股份。

今年以来,受美国拟议《生物安全法》立法草案影响,药明康德在二级市场上屡受冲击。就在10日早间,美国众议院就拟议《生物安全法》通过了立法草案,尽管众议院的通过与此前诸多立法进程一样属于立法过程中的一个节点,但药明康德A股和H股分别下跌5.38%及10.43%。为维护公司价值和股东权益,药明康德今年在A股和H股市场已先后完成了超过33亿元的注销式回购。近日药明康德还开启了2024年度奖励信托计划下的H股回购事项,意味着其A股和H股回购事项将同时开启。

虽然今年1月以来,美国政客以生物安全提案为抓手,花样磋磨药明康德,但是,随着第二季度CXO板块中报的出炉,重压之下的药明康德反倒是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在巨大的挑战面前,依然新增客户超过500家,在手订单规模也首次突破400亿元,这也意味着其未来的业务转化为营业收入有了向好的基础。据药明康德中报业绩交流会上给出的信息,80%的在手订单预计将在未来18个月内转化为收入。

杀不死我的,令我更强大。很适合药明康德。

药明康德独特的“CRDMO”模式是其核心竞争力。药明康德在中报里提到,这多出来的“R” (研究)能“推动公司紧跟科技创新,产生行业洞见,及时捕捉新分子机遇,持续驱动公司长期发展。”立于产业的最上游,就是站在了赋能的制高点,能从上至下地打通产业全链条,实现从R端到D端,到M端的引流。从首批PROTAC分子,再到首款FDA获批的TIL疗法,背后都有药明康德的影子。再有比如近年来司美格鲁肽等减肥药物的大放异彩,让产业意识到了多肽类药物的巨大潜力。而早在许多年以前,药明康德就已默默布局了多肽类药物的CDMO能力,并在2019年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几年后的今天,更是已将产能扩大了60余倍。众人蓦然回首,才发现这家公司牢牢占据了龙头的位置。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ADC、CGT(细胞基因治疗)、多肽药物等新兴领域新药研发不断获得突破,全球CXO产业需求增长空间值得期待。众诚智库预测,2025年,全球新药研发投入规模有望达到2954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超过30%。不同于小分子药物,持续火爆的ADC、GLP-1以及CGT均有着更为复杂的药物结构,相关药企对于CXO服务的依赖性更强未来CGT、GLP-1等创新药赛道供需关系不平衡仍将持续,国内企业将承接大部分产能,中国CXO产业有望持续分享全球创新药景气红利。

滑稽的是,在生物安全提案进程中试图取代药明康德的那些公司一个个正暴露出的问题。Endpoints于8月底撰文,指出目前生物医药产业并不急于将业务转移到印度的CDMO公司。在政治造成的不确定里,唯一确定的,是印度CDMO不大可能在短期内看到业务的激增。

从行业的角度而言,强制与中国CXO脱钩不利于美国生物医药的发展。此前,美生物制药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最新一轮文件显示,大大小小至少有十几家公司强调,《生物安全法》是即将到来的重大风险,因为它们将不得不在未来八年内放弃许多中国供应商。此外,《经济学人》发文指出:“对于大型制药公司来讲,取代中国的制药方面的产能,至少需要五年时间,而且肯定会花费更多的成本;而对于初创型公司来讲,甚至会威胁到他们的生存。

能提供大量、相对便宜、受约束、又高质量供给,这是中国头部CXO的叙事体系。无论是CRO还是CDMO,制药行业的外包本质上是一种围绕“人”的服务。它不是某个产品、某种原料,无法靠技术迭代或是通过规模扩大去取代。能在相对较低的成本里提供靠谱的活儿,这才是中国CXO没法替代的地方。

虽然上半年因为生物安全法案遭受接连重创,不过,目前来看,估值连杀三年后,CXO板块终于见到曙光。

从二季度数据来看,行业发出拐点信号,令人稍显安慰。市场也给出积极反应,每每药明系拿出订单超预期的财报,总是以上涨来回馈,也算扫除了年初以来CXO概反复遭遇的晦气。 2024年上半年,CXO企业大多数都取得了盈利,其中药明康德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2.40亿元,康龙化成的归母净利润则达到了11.13亿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业务订单数据和新增客户量方面,环比改善的氛围弥漫。

后续,随着国内医药产业政策持续优化,CXO板块逐步走出低谷,多家企业展现出复苏迹象,未来在美联储降息、医药投融资环境变好等积极催化因素推动下,有望迎来强劲复苏。

此外,以药明康德为首,国内CXO企业正在加快推进海外产能布局,以降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影响,同时进一步深耕欧洲、东南亚等差异化市场。据药明康德中报,该公司位于新加坡的研发及生产基地已于今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凯莱英此前公告披露,正在加快推进海外从中试到商业化产能建设工作,已完成首个欧洲研发生产基地布局。

困境反转?比历史上96%的时间都便宜,创新药板块或迎布局窗口期

超跌背景下,对于医药困境反转预期高涨。医药较2021年6、7月高点已回调超过三年,补涨需求较高,近日来板块已出现止跌企稳迹象。基本面角度,多家券商机构认为,行业基本面有望从三季度开始改善。

截至2024/8/30,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估值(PE-TTM)为18.4倍,处于指数发布以来4%的历史低估位置,比历史上96%的时间都更具性价比(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Choice金融终端,东财基金整理,2020/02/20-2024/8/30)。

目前创新药企重磅新药收入高速放量,研发和销售费用指标改善,盈利能力提升,商业化进入加速收获期,创新药估值与筹码结构均具备走出大行情的前提条件,考虑当下基本面政策面的拐点位置,叠加老龄化背景下医药行业长期的成长趋势,后续有望迎来持续催化,创新药中长期布局的重要窗口期或已来临。

(以上信息来源:公司公告,东财基金整理)

 

创新药新周期开启,一键布局50家沪港深头部创新药企业

创新药ETF沪港深(159622) 

注:基金管理人对文中提及的板块和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管理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个股涨幅不代表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

$药明康德(SH603259)$$康龙化成(SZ300759)$#第三次10亿元回购,药明康德股价稳了?##医疗领域扩大开放,行业影响几何?##美众议院已通过《生物安全法》草案##医药板块活跃,能否持续?##创新药全链条支持方案通过,哪些股受益?#

买ETF,上东财!

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业绩如下:2015年32.9%;2016年-4.0%;2017年53.8%;2018年-29.0%;2019年56.0%;2020年47.4%;2021年-12.5%;2022年-22.3%;2023年-14.6%;2024年1-7月-25.1%。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也不代表本基金未来表现。(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基日:2014-12-31)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