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在AI时代,更需要通过智能体的开放,连接海量用户、连接千行百业、连接产业上下游,才能共建一个繁荣AI生态,催生新的商机。

作者|刘珊珊

编辑|杨 铭


“AI技术大爆炸”时代,未过半场。


2022年,ChatGPT横空出世 ,点燃AI Native概念,以此为起点,几乎每家大公司、每位科技创业者都卷入生成式 AI 风暴中;进入2024年,大厂又开始狂卷被视为应用落地最重要产品形态的AI Agent(智能体)。


“变革正在发生,人类正在通过人工智能重塑文明。”刚结束的外滩大会主论坛上,《连线》杂志创始主编、未来学家凯文·凯利预言。


毋庸置疑,AI有机会开启人类文明下一阶段。并且,过去几年基于AI诞生的智能化、自动化场景也相当可观。问题是,应用层面的 “iPhone 时刻” 只出现在各类演讲或吟诗作画里,人们日常生活几乎没有因为AI发生明显变化。


AI到底如何才能重塑和每个人相关的智能生活方式?PC时代有淘宝、QQ、百度,移动时代有微信、支付宝、抖音,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杀手级应用”,谁有希望成为AI时代的Killer App ?


“拼应用”“拼场景”由此成为行业竞逐方向。比如在2024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就有数十款行业机器人、数字健康人、脑机接口,以及各类AI助手相继亮相,探索各行业AI落地方向。


其中,最受外界关注的是正式亮相的独立AI APP“支小宝”——根据支付宝说法,支小宝基于蚂蚁百灵大模型开发,连接支付宝生态,通过对话进行订票、点餐、打车等,是国内首款服务型的AI生活管家。


经过20年发展,支付宝拥有超10亿用户,提供超8000种生活服务,无愧国民级应用。那么,“支小宝”们能否成为AI时代的Killer App ?又会给支付宝,带来怎样的焕新故事?


01

向“实”而生,支付宝加速拥抱AI


作为外滩大会主角,面向用户的“支小宝”只是支付宝推出的系列AI新应用中的一个。面向垂直领域,还推出了AI 金融管家“蚂小财”、AI健康管家,三个“AI管家”分别管事、管钱、管健康。


面向行业生态,支付宝正式启动智能体生态开放计划,并推出了智能体开发平台“百宝箱”。


从外界评论看,连续打出多张牌AI牌的支付宝,正全面加速拥抱AI,AI将成为支付宝新的“底色”。


AI早是蚂蚁集团新时代的战略进化方向。在数据要素技术领域,蚂蚁是最早布局之一,且技术储备深厚。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 和蚂蚁数科的蚂蚁链等产品,都处于国内市场的领先水平。


2023年,在蚂蚁集团确定的三大战略中,“AI First”位列其中,百灵大模型通过备案。今年1月,蚂蚁成立AI创新研发与应用部“NextEvo”部门,承担蚂蚁AI的所有核心技术研发,包含百灵大模型所有研发工作。


今年4月,围绕自身业务,基于百灵大模型推出的AI产品“支付宝智能助理”开启内测,用户问一问就能获得超8千项数字生活服务。


同时,以支付宝为核心的AI应用布局一直在加速,在出行、政务、医疗、理财等场景服务亿级用户。有数据显示,过去两年,支付宝App内超500个场景实现了AI化,日调用量超2亿,日均处理千亿级Tokens。


比如,杭州亚运上的全球1亿数字火炬手,背后数字人技术为蚂蚁自研。春节五福节——支付宝每年的重头戏,今年多了AI玩法,近6亿人次通过AI互动玩法体验新年味。


这些“大型战场”的磨炼,让支付宝成功经受了AI大模型落地的两大考验——即算力支撑得住、成本可控。


同时,也帮助支付宝积累了深厚的数据资产、丰富应用场景和产业AI的know-how,有了如今从用户,到垂直领域、行业生态的AI应用大规模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产业界关注点,已从“拼参数”转向“拼应用”,也就是挤掉大模型泡沫,从更大规模的大模型,转向和市场匹配实际应用的落地。


和行业主旋律一样,支付宝拥抱AI思路也是“向实而生”,也是“模应一体”——后者可以理解为,百灵模型团队与产品团队紧密结合,针对某一应用场景去优化专有模型。


这是“三个管家”率先选择生活、金融、医疗三个场景的原因——正好正好对应支付宝有生态积累、用户有需求的金融、医疗、生活三大场景,也恰好为AI大模型提供了实际应用的场景。相关数据显示,有6亿用户用支付宝看病就医,有5亿用户用支付宝日常出行,每2人中就有1人用支付宝办事。


这也能看出,支付宝全面拥抱AI的不同之处。大多数公司AI产品是定位“生产力工具”,大多侧重于对话聊天、辅助办公、搜索等功能,也让生成式AI App赛道同质化严重,这是当下人们日常生活几乎没有因为AI发生明显变化的重要原因。


但支付宝是围绕业务,从用户实际需求出发, AI 大模型重构用户最需要、最常用的功能,做普通人的“生活搭子”。这也是蚂蚁向AI科技公司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02

AI和超级生态,如何结合落地?


目前,作为“国内首个服务型的AI独立App”,支小宝同时存在于“支小宝”App、支付宝App两个应用端内。


外界疑惑之处是,作为国内第二大商业开放生态,支付宝小程序数量超过400万,覆盖了零售、餐饮等主要行业的90%商家,早就可以足不出户轻松点一点,处理生活、政务、金融等各种问题。


另外,嵌入式AI 应用,也是当下AI主航道。QuestMobile数据就显示,大厂APP中有9成在布局内嵌式AI应用,用AI改造现有服务体验。


不容忽视的还有,独立AI Native应用确实很“性感”,但应用渗透率目前并不高。以独立大模型产品为例,每家产品的几十万或者几百万DAU(日活跃用户数量),对整个互联网12亿人群,渗透率不到1%。QuestMobile在报告中也称,尝鲜用户的不稳定性,导致AIGC行业人均使用时长同比下滑了23.5%。


那么,支付宝还有必要去单独做一个独立App吗?


这其实是一个误区。有业内人士认为,AI作为一种基础技术能力,它的表现形式,是应用插件、小程序,还是独立APP都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找到合适落地应用场景,用户群体有多大,需求有多少。这是此前独立AI APP,未能出现Killer的关键。


但对支小宝来说,连接支付宝庞大超级生态后,将拥有足够丰富的现成、活跃的落地场景,以及庞大的用户流量基础。其中的逻辑是,由支付宝小程序到智能体,支付宝是一个生活工具箱,支小宝是一个生活秘书,可以让老端变得更简单,也能让用户在新端体验更多AI原生服务。


另外,要真正实现“AI First”,是真正懂用户的AI生活管家——需要不止于 All in AI,而是 AI in All,才能推动AI真正走入人们的生活。既然用户过往需求都以支付宝为载体,那么原本就存在的用户需求,通过AI就能更好的放大化服务价值。


更何况,支小宝还是内嵌、独立并存——所以也就有了支小宝独立App的推出。当然决定它未来命运的,还是来自用户端的直接使用感受。



“在使用体验支小宝后,我才真正感受到,AI原来真的可以像最聪明管家一样,‘你说我办事’。”最近几天,Roody反复体验着支小宝带来的“AI生活”,玩得不亦乐乎。


支小宝是通过对话式交互,操作基本上没有门槛,只需简单说句话就可以唤起服务,人人都可以应用。比如,在路上让 AI 买一杯咖啡或奶茶,到地儿就能取,还是熟悉的口味和温度;通勤时懒得打字或腾不出手打字,动动嘴就打车回家,或是喊一嗓子就能找到最近的共享单车,以及一键调出地铁码或公交码。每天早晨,还会根据天气提醒用户别忘了带伞。



另外,外卖点餐、买火车票、订机票、规划旅游,充话费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立刻直达。比如订火车票时,在对话框说清要求,就能一键帮用户买票,甚至连身份证号码都自动填写。


“支小宝不止给我建议,而是会适时提醒我可以做什么,直接给到符合我习惯、喜好的结果,帮我办事。其他Cat类的大模型产品也就是聊聊天,还做不到这种个性化应用。”体验过多款大模型产品的Roody就说。


这来自支小宝的AI场景感知系统——在用户授权后,可以记住个人的习惯偏好,并智能感知用户使用的时间和空间,智能推荐专属的服务,打造其他应用难以做到的“管家感”。


实际上,对正往“想我所想,办我所办”方向前进的支小宝来说,它不仅只是一个“衣食住行”的个性化生活助手,还连接了真实生活中的各种服务。


比如,在政务、健康等领域,也能提供多项便捷实用的服务,包括看医保余额、异地就医备案、给亲友转账或发红包、搜寻电子社保卡等。


不难发现,AI加持下,支小宝角色已经同支付宝完全不同了,极大淡化支付宝支付属性的同时,强化了“生活服务”——目的仍然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把AI放到真实应用场景,同时场景、体验也会持续迭代技术进化,最终做到人人都可以智能化、个性化使用。


03

双向奔赴,开放专业智能体生态


伴随AI飞轮转动,AI能力触手可及的支小宝,是否能成为时代的 Killer App 或王牌应用,还取决于未来支付宝平台上能否有丰富的智能体(AI Agent)生态。


智能体没有统一定义,最早的概念由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在他1986年出版的《思维的社会》一书中提出。40年间,智能体的概念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特别是大模型兴起之后。


不过一般认为,智能体是在 AI 基础上借鉴人类的思考方式,构建更加专业的推理和决策能力,提供更加智能化的用户体验——随着大模型的进化,智能体能像人一样琢磨事儿和办事。比如,能自己拿主意、安排事儿、调度工作,甚至还能自己学习和变得更厉害。


作为解决一般问题的能手,智能体由此被认为会跑出下一个未来超级应用。医疗、金融、教育、政务等垂直领域的智能体,比比皆是。


进入2024年,智能体台逐渐开始成为大模型厂商的标配。百度文心AgentBuilder,字节跳动有扣子(Coze)以及 HiAgent,阿里巴巴有钉钉智能体,月之暗面由Kim+,腾讯有云开发AI智能体,华为方舟实验室此前也发布了一款盘古智能体框架(Pangu-智能体)……


基于不同厂商的理解,智能体诞生的底层逻辑存在些许差异。比如,腾讯字节是不断扩大自身AI开发者生态,为智能体的开发和变现提供渠道;钉钉是聚焦到企业办公场景,主打企业数智化转型;智能体的创业公司,则是聚焦行业、垂直应用场景,比如智能客服、智能投顾等,试图在场景中找寻智能体商业化变现路径。


但整体来看,大部分标榜为AI Agent的智能体,其实主要还是常规的ChatBot(聊天机器人)用户最主要收获的是情绪价值。相比之下,钉钉的AI 助理更接近实质上的智能体。


这里面的判断逻辑很简单,AI 智能体是主驾驶,而不是副驾驶。这意味着通过AI大模型决策和规划上的参与程度,就可以判断。


就支付宝打造的智能体生态系统来说,蚂蚁集团大模型应用负责人顾进杰在外滩大会上介绍了三大特色:

一是高效连接服务,让AI连接真实商业服务;二是多场景分发,也能打通IoT、智能车机等线下场景;三是聚焦专业智能体,与行业伙伴及专业机构携手共创。


其中,最大特点是聚焦的专业性,从行业中来,到行业中去。


面向C端用户的智能体,带来人人可用的科技平权,需要注重用户体验的创新效果,但目前在C端真正实现商业化落地的希望并不高——包括支小宝也是免费给C端用户使用。而面向B端的智能体,通常被认为能找到合适的落地应用场景,打造新的商业模式。也就是朱啸虎此前所说的观点,“真实场景中的大规模应用,是大模型价值验证和通往AGI的必由之路”。



智能体要在B端和医疗、金融、政务等千行百业结合,专业、安全必不可少。要专业,就得有来自C端的高质量的数据供给,这是那些垂直领域的创业公司难以解决的困难。


对支付宝来说,作为国内最大的服务型超级App,拥有海量的用户和千行百业的应用场景。同时,长期深耕出行、医疗、政务等行业,且每天有数亿海量用户在试用这些行业服务。


数据优势与场景优势叠加,意味着支付宝面向行业,可提供一系列面向行业的智能体解决方案。


但是,千行百业的业务场景探索,不是支付宝可以做得完的——如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小程序一样,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建成,也不是一己之力能承担的。


事实上,随着行业从模型创新走向应用创新,流程、数据、业务知识、应用场景探索离不开行业。同时,很多行业并不是通用协同环境,而是有个性化、深度定制化的场景和生态需求,甚至还有不少行业客户有生态开放要求。


这就需要支付宝开放智能体生态,和千行百业一起,“双向奔赴”共筑专业的智能体生态。


因此,支付宝推出智能体开发平台支付宝百宝箱,帮助商家机构、个人开发者0代码、最快10分钟创建AI智能体、实现多端发布,提供一系列的智能体行业解决方案,并支持与生态伙伴的深度定制。


这并非支付宝第一次开放AI能力。此前,在民生领域开放 “政务AI客服”解决方案;医疗领域开放“AI就医助理”解决方案……同时,还联合行业推出了一系列的智能体,如浙江卫健委“安诊儿”、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公济小壹”、江西赣服通数字人客服“小赣事”等。


基于支付宝的国民级地位,以及千行百业的生态长期深耕,支付宝的智能体开放生态,对于开发者来说吸引力不小。


另外,从行业发展背景来看,大模型领域存在商业化之困,而支付宝开放智能体生态后,可以一键连接真实商业场景后,在激发新商机上具有极大的潜力。


今年9月,安徽黄山风景区就宣布携手支付宝,打造国内首个“全程 AI伴游”景区。当游客抵达黄山后,打开支小宝就能快速进入黄山空间智能体——通过 AOI(Area of Interest)技术,它能根据用户的实时位置介绍当前景点,图文并茂地导航或示范怎么拍打卡照;此外,它还能提供攻略推荐、快速购票、查询附近餐馆及充电宝等服务。


“开放的智能体生态,是新商业时代的服务载体。”顾进杰就认为,支付宝启动智能体生态开放计划,希望助力更多商家机构,一起推开智能体商业时代的大门。


04

第三次开放,如何焕新支付宝


支付宝2003年诞生于淘宝网。2004年,支付宝正式成立。20年来,支付宝有着三次重要的开放历程。


2005年5月,支付宝将担保交易与支付接口开放给所有行业,成为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2017年8月,支付宝开启小程序公测,并面向商家机构进行开放。2年后,支付宝宣布向小程序商家开放主搜热搜榜、首页腰封等六大中心化入口。


第一次开放,是支付的开放,本质上是能力开放,让能力能够被他人集成、使用,让支付宝“走出淘系”,成为电商、O2O等一系列泛交易属性平台的支付通道。第二次开放,是数字化开放,帮助千百万的商家完成数字化升级。


不过,总结起来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本质:连接。连接足够多的用户与行业,产生规模化的效应,才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才能形成足够有力的商业模式。


如今,AI能力和智能体的开放,可以说是支付宝第三次重要的开放。


当下,AI应用正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让更多普通用户感受到AI带来的不同生活,但评价标准也越来越严苛——用户为王、场景为王、产品体验为王的背后,意味着需要更个性化、多元化、更便捷、更高效的AI服务和用户创新体验。


那么,这就更需要通过开放,连接海量用户、连接千行百业、连接产业上下游,共建一个繁荣AI生态——基于大模型学习能力,C端和B端融合成为新趋势,AI厂商提供的是大模型通用能力,但在智能体生态中,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开发者,应用场景、落地形式、用户体验都离不开用户和千行百业的“合力共创”。


一切为了用户。这也是巨头间“拆墙”原因。就在外滩大会召开前,行业发生了一件大事——淘宝宣布接入微信支付。支付宝的回应是:开放、协作、创新、共享是互联网的基本精神,也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同日,美团外卖和美团酒店上线支付宝小程序,大厂之间的墙正逐渐被拆开。



用户价值带来商业价值。开放不仅直接决定10亿用户体验,让每个人都能享受AI红利、体验技术变革带来的生产力、创造力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直接决定自身未来全面服务价值、行业价值上限的基石。


比如,支付宝可以用开放去搭建更有趣、更有想象力的智能体生态,这将会带来新交互、新连接,并进而催生新商机。


外滩大会上,蚂蚁的未来出行展区上,就迎来了红旗和小鹏,一老一新两大品牌。尤其是红旗,未来或将加入支小宝车载助手,具备智能点单、电影推荐、充电推荐、理财资讯等功能,对支付宝来说,这意味着未来碰一下、扫码进入、车机互联等新交互都可能开放,让AI触手可及,有望成为下一个用户体验爆点。


甚至,未来更开放的互联网,可能通过智能体之间的连接来完成,从而改变现有服务及商业模式——比如未来智能体不仅能帮用户自动、高效完成定制化工作,还能带用户进行虚拟旅行,连接地球另一端的其他智能体,体验当地人文风貌。


只要用户有想象力,智能体就有创造力。一个开放、协作的未来互联网世界,正在被缓缓开启。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