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看看这个变化,细思极恐

2021年到2024年,新发行股票总数量1289,占2020年底的30%+,退市了164家。

2021年底全市流通总市值最高110万亿,总市值144万亿。

2024年的今天全市流通市值59.4万亿,总市值77.8万亿。

股票增加了3分之一,市值减少了一半.......


2013年市场极差,IPO被暂停了,只上市了2家,但是2013年股市新开了一个业务叫转融通。

2013年到2019年一共上市了1322家,几乎等同于2021到2024的总数量。

记住这两组数据后面要考。


看吧,转融通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那么活跃了,很明显从2020年开始剧增,为什么呢???

因为2020年新发行股票数量开始翻倍增长了,单2020年一年就上市了436家,2021年上市了523家,2022年428家,2023年313家... ...


转融通成了套现最佳法宝,堪称神器啊,总市值减半,转融通到底贡献了多少能量???

虽然现在转融通被控制了,但是就目前的数据和2019年相比,依然是2019年的3到5倍,切记融资可以做多,融券只能做空。2019年以前融资是融券的几倍到几十倍,2024年前融券普遍是融资的十倍+。


融券顶峰23年8月2584亿,第二23年6月,第四23年3月,第七23年12月,第八23年7月......前十名23年占了6名,24年1月1名。这样的市场有能力做多???

到最近一次数据,24年7月融券数量依然高达589亿元,出借家数96家历史最高... ...


抛开技术层,以及其他的影响,就这样的做空手段面前,如何才能让市场起来呢???

高息股,低市盈率的股票?银行涨了三倍对整个市场来说有合影响?没用的,一点用都没有。


然后通过政策继续大力刺激消费吗?

最简单的比方,一台车从50万降低到10万,就会有人去买吗?

以家庭为单位,收入从2020的20万+到目前的10万+,收入降低5成,消费意愿到底会降低多少?会为了物价降低一半而消费吗?还是收入增加一成,物价上涨三成,愿意消费?


这中间有一个简单的词语“希望”,收入微弱持续的增加,物价增加消费了无所谓,未来能够赚到,但是收入开始下降哪怕降低一成,希望就没了,因为无法保障未来的赚钱能力了。这是一个螺旋下降的过程,收入缓慢下降,消费观会成倍增加,而不是按照收入下降比例下降,一旦这个螺旋形成,短时间根本没法改变,而且要想改变,要花费的气力是开始形成前的几十倍上百倍。


消费意愿和消费增加,不是靠刺激和降价补贴来完成的,而是收入的增加。

全社会物品价格降低一半是多少钱,影响多少个链条,多少家企业,多少个家庭?

把未来价格降低一半的钱,拿出来刺激股市,补贴股市会变成什么样?


1个股民三个家庭,最低配置5口人,持股资产翻倍,5口人的消费能力是什么样?

1个敢学,2个敢吃喝买车买房买衣服,2个敢天南地北的旅游,能带动多少消费?

2亿股民传闻降低到了1亿内,那也就是一个股市直接影响5亿+人口的消费观,这些消费的释放到底会带来多少经济增长?


如此简单的算术题难道高层看不到?这种能量形成之后,用得着去劝说外资入市,劝说大型资本变耐心资本?我怕门槛都会被踩烂,到时候就是想办法拦着,让慢一点了。


那会儿在大力清理,虚假公司,严格退市,清理队伍,它不香吗?

一个市场,拥有最完善最多的做空机制,却没有一个长期有效的维稳机制,顶层大型资金通过融券转让离婚等等手段赚钱了,中小投资者呢,只有一个做多才能赚钱的手段,公平从来都不在。


说那么多,到目前为止,市场已经到了绝地,螺旋已经开始了,一旦破了2700绝对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起点,要么止跌于此启动一段上涨之后在继续调整,要么破了螺旋加速,信心加速毁灭,指数加速下跌破年初低点,然后打出一个无法想象的低点。


这里靠市场自救一点可能性都没有,需要的是财政发力,看不到有效的财政政策,下跌便不会停止。


没有明确的财政政策支持,也就是直接拿钱出来的政策,市场就不会起来。

其他所有的政策不管是刺激消费,刺激改革,刺激合并,都只会加速市场下跌。

在此之前保护好本金,不要入市,不要关心上涨,不要关心任何技术支撑,到这里所有的上涨都是为了加速下跌而准备的,新低反弹会更低,不是简单的一个技术支撑就能启动的了的。

单独概念的上涨,是不符合大众获利先决条件的,大众获利的唯一途径是普涨,散户当中没有天选之人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