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市场,已经没人看了,今天来跟大家聊下,中国有能力生产first in class类创新药,也能生产me too类创新药,后者,事实上是以绕开专利保护为目的的仿制类创新药,但是,为何就生产不出first in class(一流的)仿制药?

前几天,网上有一篇文章比较火,《进口阿奇霉素希舒美去哪儿了》,文章作者的女儿,得了支原体肺炎,在杭州三甲医院买不到进口的阿奇霉素(希舒美),只有国产的阿奇霉素(巴珠)可用,而国产的巴珠效果太差,使用几天都没效果,一气之下,向“集采”制度开炮。

此后的几天,好多流量大V都来蹭流量,抨击集采,所以,我就写了这篇,《医保基金的那些事儿》,集采是没办法的办法,要么全民为不合理的医药销售模式买单,要么改革销售模式,药企让渡利益。

今天中午,有博主又来蹭集采的热度,拿集采制度和拼夕夕“yazha”商户做对比,此前,人家为抨击集采,发表过经典言论,“集采之后,生理盐水效力比以前下降”。

作为制药工程专业毕业的小卡拉米,大学虽没学下啥知识,但看到这种明显乱扯的,还是想秀下自己的知识储备,所以,就在微博上科普了下,为何,国产阿奇霉素为何不能治病?没想到,转发量还挺好的,晚上,我又整理了下内容,跟大家做个科普分享。


1、中国为何生产不出一流的仿制药

阿奇霉素,由Pliva在1980年发现和研制,辉瑞在获取销售权后,于1996年在国内获批上市。

根据药智网去年的一篇报道,《阿奇霉素市场,一文分析》,国内,阿奇霉素的生产批文有629张,有批文就可以生产,涉及包括辉瑞在内的312家药企,也就是说,平均每家药企拿到了2张批文。

有人可能会好奇,一家企业为何会拿多张批文?是这样的,阿奇霉素,有片剂、混悬液、注射液等多种给药形式,每种给药形式又有不同的规格,一家企业,要生产多种剂型、多种规格的药品,就需要拿多张批文,这是合理的。

根据医院销售数据显示,就阿奇霉素这一款药,2022年,国内有116家制药企业在实际生产,剁手用同花顺i问财查了下,整个A股,也才157家化学制药企业。

大家知道,阿奇霉素,在国内的市场规模有多大吗?15个亿不到,其中,辉瑞占了一半的市场份额。也就是说,115家企业,要抢食8个亿的生意

大家敢想象嘛,这个竞争压力,要是放在除医药外的任意一个行业,它的利润率会卷到什么程度,大家想想半导体、光伏、新能源车等等等。

就是这么的内卷,国内(仿制药)化学制药的毛利率,依然有50%左右,没有一家净利润是亏损的,不是我臆想的,我是看了上市公司财报的,懒得多翻,就看下输液剂龙头,$科伦药业(SZ002422)$,毛利率62%。

剁手见习实习去过的一家企业,$九典制药(SZ300705)$,做原料药和化药的,拳头产品是一款狗皮膏药,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

这么高的毛利率,化学仿制药企业的净利润率怎么只有20%左右了呢?原因在它的销售模式,带金销售。

医药行业,是个信息高度不对称的行业,消费者的选择权,不在消费者手里,而是院方、药店,或者说在医生手里。去医院/药房买药,患者能买到恒瑞的仿制药,还是某不知名企业的仿制药,患者基本是无选择的。

所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不公平的消费环境中,药企就把显性的广告费,变成地下的,通过药品加成、折扣、佣金、返点给到医院、药房。因此,药企只要有批文、有销售渠道,不管它生产的药品质量如何,都能通过这一模式卖出去。

因此,正是这样的带金销售模式存在,导致中国仿制药技术长期止步不前,而非技术专利保护、原料药质量的问题,这都是扯淡,中国是全球原料药出口大国

因为仿制药企业不用搞研发,药卖的好与不好,可以说与药物质量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只要是安全的,吃不死人,你就是淀粉片也能卖99元/盒,这也不是我的臆想,是写进财报的事实,也是我大学实习看到的。

湖南株洲的千金药业,这是家中成药制药企业,拳头产品,妇科千金片,是国家保密配方产品,但是,人家也有一个阿奇霉素颗粒生产车间,规模很小,订单加工销售模式,你说,这类企业,怎么可能持续投入资金做工艺优化,提升药品质量?

因此,中国仿制药质量差,不是因为集采变得差,是带金销售模式、是非市场化竞争,让中国仿制药技术停滞不前,是在还郑筱萸时代的历史欠账


2、实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的背景

郑筱萸,何许人也?原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因渎职而获死刑的部级高官第一人。

在它担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期间,那叫一个荒唐,1)擅自批准降低药品批文审核标准,也就是降低生产标准;2)收受贿赂,你若是不知道怎么生产阿莫西宁,给钱,他会把别人的生产工艺倒卖给你,还给你批文;3)给假药发药品批号。这在网上是可以搜到的。

前文有讲,药品批文就是制药的准生证,有批文就能生产。所以,那些年,中国制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假药横行,药物疗效不一,花高昂的价格,买到的不过是“玉米粒”。

三联生活周刊发的这篇文章,《国产药的质量差在哪里?》,披露了一组数据,据统计,中国现有的18.9万余张药品批文,有95%是在2007年以前发放的,分布在将近5000家药厂手里。

郑筱萸在2006年12月29日被查,在2007年7月10日上午,被执行死刑。他被执行死刑,给他的人生画了一个句号,但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难题,哪张批文是滥发。

中国当时有十几万张药品批文,哪张是合格的,哪张是不合格的,根本无从查起,但是,你又不能一纸文件,把所有的批文,给废了。若是这么干,哪家企业都不服啊。

因此,就有了后来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把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上市的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重新做一次审批,想趁机完成供给侧改革。

2012年启动,也就是新时代开始的时候,目标是在2018年底完成。

想啥呢,我企业拿到的药品批文,也是有官部门发的,我只要能生产,干嘛花钱去做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所以,雷声大雨点小,截至2018年11月底,只完成了112个品种的一致性评价


3、集采对国产仿制药发展的意义

因此,在2018年11月15日,启动的集采试点方案中,明确要求,带量采购,必须从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中进行采购

庙堂有高人啊,这是一箭三雕的政策,既可以推动医药销售模式改革,又可以为医保账户深浅,还可以推动企业完成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淘汰掉不合格批文,你不做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无法参与招标,要少很大一块市场的。

根据赛柏蓝报道,“截至2023年12月31日,CDE共受理5429个一致性评价补充申请受理号,共872个品种;通过/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共1172个品种,8543个受理号。到2023年,按3类申报的化学仿制药过评数量较2018年已翻了超100倍,达1242个受理号”。

这就是集采的力量!

所以,可以说是集采制度,改写了中国仿制药的发展历史,没有集采,咱们吃的仿制药质量或更差,别说药效了,你淀粉粒都有可能吃到,不信你去网上查下2010年前后的新闻。

展望未来,中国仿制药行业,一定会淘汰掉一半以上的制药企业和批文,药品利润向恒瑞、科伦、石药、齐鲁这样的头部企业靠拢,先做精再做强,就是中国仿制药企业的成长路径!$恒瑞医药(SH600276)$

同时,我也希望,中国的制药行业,能向中国的手机、汽车行业看齐,每次集采,不只是拼价格,还要和同行对比质量,把临床对比数据,发在网上,拍在医保局工作人员的脑门上,做好互相监督。

全文完,求赞、在看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