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荻微接连获得全球科技巨头认证 小小芯片担当机器之心

南方日报09-10 10:08

2024年,全球AI赛道风起云涌,微软、苹果等硬件厂商争相推出搭载AI功能的硬件产品,例如全面融入苹果AI的iPhone16、搭载讯飞星火大模型的AI学习机等。

不过,融入AI功能的消费电子产品可能更加费电,给电源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让AI硬件在续航上不会大幅缩水?佛山一家企业就提出了解决方案——今年上半年,希荻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希荻微”)创新推出了一款专为硅阳极锂离子电池设计的DC/DC(直流转直流)芯片,能够大幅提高电池的电量输出和续航能力。

不仅如此,希荻微曾推出多款创新产品,获得高通和联发科两家国际巨头的全球参考设计认证。这家企业是如何持续领跑创新前沿的?答案藏在芯片行业的特有规律,以及希荻微对规律的尊重和“有形之手”对科创企业的呵护里。

8项核心技术行业领先

模拟芯片,顾名思义就是处理模拟信号的芯片,它能够对实时变化的电压、电流、电磁波等模拟信号进行各种处理,包括信号采集、放大、滤波、调制、传输等,在通信、汽车、工业、消费电子等诸多领域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希荻微深耕的就是模拟芯片,2012年成立以来,希荻微推出了一系列模拟芯片产品,包括DC/DC芯片、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端口保护和信号切换芯片等。

其中,希荻微重点布局的是电源管理芯片,也就是将电源输入的电能转换到电路中各负载可接受的电流电压范围,并在不同负载之间进行合理的电能分配,同时监控、调整电源的工作状态的芯片。对电子设备而言,如果把中央处理器(CPU)和传感器(Sensors)分别比作是“大脑”和“五官”,那么电源管理芯片就像是电子设备的“心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电源管理芯片是手机里作用最重要、数量最多的芯片种类之一。资料显示,一部5G手机可能需要3-10颗电源管理芯片,而相关芯片希荻微几乎都能提供。“从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到给CPU、LPDDR等手机内部主要功能模块供电的芯片,我们都有布局和量产。”希荻微佛山研发团队负责人谭小亮说。

凭借自主研发,截至2024年6月末,希荻微先后掌握8项主要核心技术,包括高性能DC/DC变换技术、锂电池快充技术、车规和工规模拟集成电路技术、端口保护和信号切换电路技术等。

由于部分产品关键技术指标超过国内外竞品,希荻微得到了高通、联发科等主芯片平台厂商的认可,打入了三星、小米、荣耀、OPPO、vivo、传音等全球知名消费电子客户的供应链,还搭载在奥迪、现代、起亚、小鹏等知名品牌汽车上。

眼下,服务AI产业的产品又成了希荻微开发的重点。“未来,我们将积极布局汽车电子领域,发力通信及存储等领域,培养与国际龙头厂商相竞争的技术实力,推动产品往低功耗、高性能、高精度、集成化的方向发展。”谭小亮说。

“牛人”带队打造创新闭环

希荻微的创新密码,首先隐藏在芯片行业的特有规律里。

与其他芯片一样,模拟芯片本质上是高度集成的电路板,对芯片进行设计,实际上是对芯片上的电路图进行设计,因此前端的架构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想要拥有高水平的架构设计能力,顶尖的人才和丰富的经验必不可少。

希荻微是国内较少能成建制引入国际模拟大厂核心研发与管理团队担任高层的芯片设计公司,核心高层团队来自Fairchild Semiconductor、Maxim、IDT、Lucent Technologies、NXP、MTK、TI、北京大学上海微电子研究院等知名大厂,最长从业年限已经超过30年。

“凭借丰富的经验,在开发新产品的时候,他们往往能想出更好的芯片架构。”谭小亮透露,在开发新项目尤其是比较复杂的项目时,公司高层基本上都会参与进来或者提供建议。

在指导具体研发业务开展的同时,这批顶尖人才还持续探索着技术前沿。希荻微组建了CTO办公室,一方面综合各方面的前沿信息,搭建最前沿的顶层架构;另一方面与普林斯顿大学等顶尖高校合作。

企业想要持续引领技术前沿,只有“军师”还不够,能够将创新设想化为现实的“实战型”员工同样不可或缺。希荻微就很重视实战人才的引育,截至2024年6月末,希荻微284名员工中研发人员达到189名,占比超过60%,其中博士有11名,硕士有63名。

全球化布局也是希荻微创新的法宝之一。国内,希荻微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西安等地组建研发、销售及现场应用支持团队,提供灵活、快速的技术支持,谭小亮就是佛山研发团队负责人,专为硅阳极锂离子电池设计的DC/DC芯片就出自他的团队之手;国外,希荻微在韩国、新加坡等国家设了子公司,还与韩国动运等公司展开了业务合作以及收购了韩国上市公司Zinitix。

借助全球化布局,希荻微得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市场的需求和趋势,为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提供方向,并掌握国际先进技术的独占使用权,拓宽技术与产品布局。最终,希荻微实现了创新的正循环。

“有形之手”力促企业上市发展

如同很多声名显赫的科创企业那样,希荻微也是从“草根”一路走来的。事实上,公司名称中的“荻”,就寄托着公司创始人对公司具有像荻花那样旺盛的生命力的期待。

从2012年到2015年,也就是诞生的最初四年,希荻微尚未获得客户批量订单,营收亦远远低于研发阶段的巨额投入。

帮助科创企业穿越“死亡谷”,政府部门的参与至关重要。创业初期,在场地、融资等方面,相关部门都给希荻微提供了大力支持。

在场地方面,希荻微作为佛山市南海区第一批“蓝海人才计划”引进的A类人才团队企业,享受到了南海区提供的免费办公室。

在融资方面,作为南海区A类人才团队企业和佛山市创新科研团队,希荻微多次被邀请参加相关融资对接会;2014年,佛山又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提高金融机构向包括希荻微在内的科创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金融机构果真被“吸引”过来。2014年,希荻微获得了首笔“佛山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贷款,总金额达到数百万元。很快,希荻微又获得了首笔种子投资。

在“烧钱”的起步阶段,系列资金的作用可谓雪中送炭,希荻微也一步步站稳脚跟。从2015年到2019年,希荻微营业收入连续翻倍式增长,2018年一举突破5000万元大关,2019年又突破了亿元关口。

已经成长起来的科创企业,是否就不需要“有形之手”的扶持?答案并非如此,因为科创企业的发展如同“打怪升级”,在每个阶段都会面临新的问题。

对希荻微而言,步入亿元时代后最突出的短板可能就是人才。对此,希荻微的对策是上市,而政府部门正是希荻微上市的“好帮手”。从2019年希荻微启动IPO以来,佛山市各级部门先后数十次召开专题沟通会、督导会和宣讲会,帮助企业完成上市前各项步骤。2022年1月,希荻微成功登陆科创板。

上市后,更多人才涌入希荻微,谭小亮就是见证者:2020年他刚刚加入时,佛山团队只有寥寥数人,到2024年,他的团队已经增加到数十人。

眼下,相关部门还在想办法为企业引进更多人才。2024年7月,南海区提出,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设立“企业创新发展主题奖学金”,希荻微也成为首批参与公司之一,将携手政府部门一起引导更多高校人才投身创新前沿。

“有形之手”如何助力科创企业“打怪升级”?

科技创新赛道门槛高、投资大、回报周期长,企业发展如同“打怪升级”,资金、产品和市场,任何一块短板都可能让其倒下。所以,“有形之手”的支持不可或缺,但如何精准支持却是一个不小难题:一方面政府部门并非专业的投研机构,很难精准把握科技创新的方向;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天然就存在不小的风险。

怎么支持最稳妥?希荻微的案例提供了一种思路:首先在融资上,政府部门可以成立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或担保基金,通过分担机制降低各方的风险;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可以力推企业上市,要知道资本市场集结了最专业的投研机构和最丰富的资金资源,科创企业只要上市,就再也不用担心被“看不懂”和“看不到”。

在融资支持和上市支持等举措下,希荻微成立短短十多年就在行业小有名气。接下来,佛山各级政府部门还将继续陪着希荻微等科创企业一起“打怪升级”。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