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风华1999
这一周以来,安徽省医保局对部分中成药OTC进行了集采意见征集,但是在股市却引起了轩然大波,具体内容可以自行参看原文件,在此不做赘述。
在此对一些重要误读点评如下:
误读一:中药OTC第一次纳入集采体系,所谓中药OTC长期投资逻辑被破坏
1、大多数人所谓强力枇杷露、感冒灵颗粒、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等OTC第一次纳入集采,然后大呼狼来了,其实OTC集采在2021年的吉林省与之后的广东省都发生过,而且2021年吉林省中成药谈判品种多达300+,OTC不少于50种,具体见于下图或链接:
2、可以得知中药OTC集采议价并不是首次,更称不上破坏投资逻辑!

误读二:如果企业参与集采会造成大品牌OTC全国药品定价的连续下调
1、而实际上品牌OTC企业不会参与院内集采议价,也即意味着主打放弃院内市场,所以这导致了某些院内开的OTC都是杂牌的原因,(例如2023年数据院内感冒灵颗粒只有0.22亿,而且都是杂牌)。
2、而那些参与院内医疗机构集采的主体多为份额小、无品牌竞争力的小企业,实际上并不会对药店内的品牌OTC造成销售影响。
3、今天所谓强力枇杷露、感冒灵颗粒,过去在2021年吉林都有进行集采议价,真正的品牌OTC企业:例如白云山、华润三九、葵花药业均没有参与,证据见于下图或链接:

4、由此可以得知大品牌OTC企业基本不会为了院内那一丝丝销量而参与医疗机构的集采,也就不存在全国药品定价的连续下调!
误读三:如果定点药店自愿参与集采,购买小企业OTC产品,会导致大品牌销量下滑
之前也提到了,参与院内医疗机构集采的主体多为份额小、无品牌竞争力的小企业,从以下2点可以得知它们的低价药并不会对药店内的品牌OTC造成销售影响。
1、从药店利益端而言:如果自愿参与购买小厂的低价OTC,会导致自身产品盈利空间的大幅下滑,而药店不是公益机构(背后要付出大量成本),不会做违背自身核心利益的事。
2、从消费者自主选择而言:以华润三九的感冒灵颗粒为例,长期以来药店都存在6-10元的其他感冒灵产品,而999感冒灵通常在12-15元之间,如果说低价就能得到消费者青睐,为何这些低价产品过去市占率没有得到扩大,而在持续缩小?原因是药品的选择是需要慎重的,太廉价的商品站在消费者视角是不太愿意购买的(担心品质与效果带来得不偿失)。其实几元钱一盒的药品与十几元一大瓶的化妆品、几块钱的书籍一样,在消费者心里:一分钱一分货,低价商品在收入持续提升的过程中属于被市场逐步淘汰的劣等品(经济学常识:随着居民收入的逐渐提升,劣等品的需求量持续下滑,而优等品逐步上升)。
3、综合以上因素,即使药店采购了部分低价OTC,而品牌OTC的销量依然不会受到影响!
误读四:如果企业不参与集采降价,就不能在全省范围内的医疗机构与药店进行售卖
1、如果某些自媒体或者个人表达了此种观点,可以说非常愚蠢,如果不参与集采医疗机构不会采购是真实的(导致了医院内基本缺少优质OTC药品,都是杂牌居多),而由此推论到不能在药店进行售卖,这是典型的忽视常识,简单理由如下:
药店选购什么药品进行销售,是根据产品的畅销程度、盈利空间而进行选购,属于市场自发行为,医保局不能够干涉药店的具体采购,否则违反基本法律(这属于强买强卖罪,医保局不能够凌驾普通法之上)。
2、所以不能在全省范围内的医疗机构与药店进行售卖的说法,丝毫站不住脚!
误读五:股价剧烈下跌就是中长期投资逻辑发生了翻转,需要跟随卖出
1、以2021年吉林省300+中药品种,60+OTC品种集采为例,当时国内经济+股市总体处于乐观期,且中药版块处于估值上升期,丝毫没有影响典型企业的股价涨势。
2、为何如今一个政策被被如此多误读与负面声音,且股价大幅下跌呢?原因也很简单,目前处于大熊市的末期,上证指数接连新低,而代表股票:例如华润三九、云南白药、羚锐制药、江中制药股价处于历史新高附近区域,一旦有风吹草动容易造成抱团股的向下波动(持有者由于恐惧盈利被吞噬,以及熊市带来的悲观氛围,加上羊群效应),而熊市末期缺少承接资金,于是造成了代表企业的集体下杀!
3、足以说明股价下跌就是投资逻辑的瓦解这种说法并不可靠!
综上所述,所谓“安徽首次中药OTC集采”带来此轮股价剧烈下跌是彻头彻尾的闹剧,对于中长线投资者应对具备独立思考能力,该出手时就出手,适当逆势而行。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