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industry cluster)亦称“产业簇群”、“竞争性集群”、“波特集群”。某一行业内的竞争性企业以及与这些企业互动关联的合作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厂商和相关机构,如大学、科研机构、制定标准的机构、产业公会等聚集在某特定地域的现象。如信息技术企业和相关厂商、相关机构等在美国硅谷的聚集。美国波特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并详加论述。有助于相互竞争的企业提高竞争力,对特定产业的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增强有重要作用。

产业集群的要素构成

很多产业集群已经延伸涉及到销售渠道、客户、辅助产品制造商、专业基础设备供应商管理、政府以及提供专业培训、信息研究开发、标准定制等机构,以及同业工会和有关于民间团体。

从产业机构和产品结构来看, 产业集群是产品的加工深度和产业链的延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从产业组织的角度,产业集群是在一定区域内某企业或 大公司集团的纵向一体化的发展。

产业集群的关键维度

聚焦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进工业互联网、在线新经济等发展。

聚焦实体经济:通过建设创新集群锻造制造业长板,形成"搬不走、压不垮、拆不散"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聚焦创新能力提升: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全国乃至全球科技创新布局,围绕重点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强科技攻关。

聚焦集群发展:加快集聚创新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院所、科技中介、咨询服务公司、金融和法律机构及行业协会,推动创新资源和产业要素的有机协同性配置。

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

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是工业园区,尽管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形式,但是工业园区所具有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它是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以工业园区作为手段和中介目标,以产业的集群式发展作为最终方向,形成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的良性互动,是区域新型工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产业集群相关概念辨析

产业集中与产业集群

产业集中(industrial concentration)是指某一产业内规模最大的几个企业在整个产业内的份额,是产业组织研究的一个重点。产业集中可以通过绝对集中指标和相对集中指标来反映,绝对集中指标通常用位于某一产业内规模最大的几个企业的某项指标(如市场占有率等)在整个行业中的占比来反映,从中可以看出规模最大的几个企业对整个行业的垄断程度,而相对集中指标主要以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及以洛伦茨曲线为基础的吉尼系数来衡量,可以反映整个产业内所有企业的集中程度。一般来讲,如没有特别说明,产业集中主要反映产

业内企业垄断程度的高低,而与产业的空间分布没有直接关系,同时也没有对产业内企业间联系进行特别关注。因此,产业集中与产业集群的概念相差比较远,两者没有直接联系。

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

集聚(agglomeration)是指事物的空间集中过程,早在一个世纪前韦伯在《工业区位论》中就开始使用聚集(agglomeration)的概念,主要是讲产业的空间集聚。产业集聚(industrial agglomeration)是指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现象,是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产业集聚主要是研究产业的空间分布形态,特别注重产业从分散到集中的空间转变过程。产业集聚在某一共同空间发展,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带来规模经济受益。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关系密切,但是两者又有区别。产业的空间集聚可以形成产业集群,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产业集聚都可以形成产业集群。虽然有的产业集聚在一起,但是相互之间没有联系,就不能形成产业集群。因此产业集聚只是产业集群形成的一个必须条件,而非全部条件。

产业链与产业集群

产业链(industrial chain)是一个十分传统的概念,是指某种产品从原料、加工、生产到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关联,早在1958年赫希曼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就从产业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角度论述了产业链的概念,与产业链相关的还有价值链、生产链、供应链、商品链等不同概念。尽管说法发生了变化,但其内容的实质没变,只不过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产业的联系进行阐述。与产业集群相比,产业链也强调产业之间的联系,但产业链主要侧重于产业间联系,对于产业以外的机构如商会、协会、中介机构等关注较少,此外,产业链没有空间集聚的概念。产业集群的概念则要比产业链的概念丰富得多,它既包括产业间的联系,还包括产业及其他相关机构间的联系,而且还强调空间的集聚。

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

中国的工业园区建设是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密切相关的,1984年中央开始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当时国家对开发区的基本要求是“三为主、一致力”,即以工业为主、以出口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随着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开发区在中国全面展开,各种类型的工业园区也相应建设起来。工业园区建设的初衷是以利用外资为主,因此,园区内的工业主要以区外企业为主。因此,工业园区是典型的外力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正因为如此,就使得很多工业园区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考虑自己的区域背景,致使园区的产业定位与周边地区相脱节,缺少与当地企业的联系,不能实现园区与所在区域产业的联动发展。与工业园区不同,产业集群强调产业之间的紧密联系,是依靠内力发展的理论。但是,在有的工业园区内,企业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形成了产业集群。因此,工业园区为产业集群形成提供了空间,能否形成产业集聚则要看企业之间的联系状况。

发展首要因素

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是产业链有效整合,通过确立产业链环节中的某个主导企业通过调整、优化相关企业关系使其协同行动,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能,最终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过程。产业链整合发展具有降低成本、创新技术、开拓市场、扩张规模、提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竞争优势,同时它还是发展区域经济、促进产业转型的重要形式。

产业集群发展的首要因素是具有行业领先的主导企业和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两者缺一不可,若缺少行业领先的主导企业,则群龙无首;若缺少完整的产业链,则市场风险因素较高。因此分析这两个条件,成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首要分析要素。

 发展背景

我国产业集群演进历程基本上是沿着经济发展及政策演变脉络进行的,早期受计划经济影响,产业集群按照国家总体规划实行政策性布局,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市场开始出现并逐渐取代政策性产业集群的地位,形成了市场型产业集群为主导,政策性产业集群并存的产业集群格局。中国产业集群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产业集群初步形成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我国按照各地资源禀赋进行了产业布局规划建设,选取一些重点城市建设大型基础工业项目,以150余项大型项目和配套中小项目为基础,形成了以钢铁、石油化工、重型机械等企业为核心、以某一产业部门为主的产业综合体。

其中大部分产业集群分布在华北和东北地区,四川等金属矿产丰富地区也形成了以矿产开采和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这一阶段的产业集群以政策性产业集群为主,根据国家经济和政治规划通过行政指令的方式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主体以重工业为主。

这些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为我国奠定了良好的工业基础,极大地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和就业,也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以高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为主要特征的重工业产业集群无法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部分产业集群中企业效益大幅下滑、失业率攀升、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开始广泛出现,计划经济背景下的产业集群格局开始出现变革。

(二)产业集群转型发展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在沿海地区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首批经济特区,之后又陆续将海南等设为经济特区。在经济特区“三来一补”的政策推动下,沿海地区利用优惠政策、临海优势、廉价劳动力资源吸引外资,承接国外制造业转移,形成了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的产业集群。

此外,改革开放后民营经济的合法性确立,大批民营企业家依托本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集群经济。小商品市场的开放,如一九八二年浙江义乌开放小商品市场,促进了小商品生产,由于其技术含量低、投入资金少,在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下,大批企业纷纷效仿。

地理位置的集中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保证了生产链条中供应或销售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一些制造商逐渐从“家庭作坊”发展成为中小企业,通过“一乡一品”以及“一县一产”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小型化、分散化的“块状经济”,如绍兴纺织产业集群、诸暨轻纺产业集群以及永康五金产业集群等地区特色产业集群。

这一阶段的产业集群虽然也是由国家政策推动的,但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中的角色逐渐转变,市场的推动力量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沿海地区依托于良好的区位优势、劳动力优势、市场优势以及国家支持民营经济的政策优势,形成了一大批以轻工业、小商品制造业为主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规模也逐步积累扩大,为地区经济增长、扩大地区就业提供了强大动力。

但该阶段集群数量和规模较小,集群规模、集群经济增长还十分缓慢且新兴产业集群主要集中于沿海开放地区,产业集群的辐射带动作用还十分有限。此时中国的产集群地区分布呈现出北方重工业大型产业集群与沿海地区轻工业小型产业集群并存的特点。

(三)产业集群快速发展时期

在积极推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支持乡镇民营企业发展的同时,我国开始注意到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力图通过建立高科技产业园区的方式促进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一九九一年国务院公布全国首批37个国家级高新区,涵盖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多个高科技领域。

一九九二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制度上的改革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科技及经济园区建设的加快吸引了大量相关企业聚集在特定区域,园区型产业集群开始出现并快速发展。在产业园区内,企业间分工与协作日渐加强,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集群内初步呈现网络结构的产业生态形式。

与此同时,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各地政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通过科学规划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吸引高新技术公司进入园区,形成了若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以园区为载体的产业集群。二〇〇二年党的十六大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改善经济增长质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从此我国产业集群开始由传统劳动密集型向绿色创新型转变。该阶段产业集群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集群产值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随着集群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区域品牌”。产业集群内部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采用产学研合作的方式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该阶段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形式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带动新型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创新要素开始聚集在产业集群内,产业集群的发展重心也明显从华北地区转移至东南沿海地区。截止二〇一八年三月,全国共有169个国家级高新区。在地区分布上目前我国国家级高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而在东南沿海地区推动产业集群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同时,我国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不断回流、承接产业不断增加,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加速发展与此同时,以产业园区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发展并没有挤占轻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空间,随着国内消费市场逐步扩大,对外贸易日益紧密,交通等基础设施日渐完备,各地轻工业以及小商品产业集群继续发展扩大。

但此时轻工业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仍处于独立发展的状态,二者并没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没有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为轻工业发展赋能,存在技术转化应用率不高、轻工业产业集群仍以劳动要素投入为等诸多问题。

基本因素

1经济原因: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首先是由于经济规模效应的作用。在一个特定的地区,同一产业内相互竞争的企业相聚在一起,可以共享基础设施、人力资源、供应链等各种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进而增加企业的利润。

2.地理原因:

地理因素也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一些产业,比如石油、钢铁、煤炭等,其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因此往往选择在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另外,交通和物流等因素也会影响产业的聚集。如果一个地区的交通便利,有便捷的运输网络,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在该地区建立生产基地。

3历史原因:

历史原因也是产业集群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产业在一些地区有 着长期的历史积累,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传统,吸引了大量的企业聚集在该地区。这些企业在该地区建立了供应链、技术合作、人才培养等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了一种惯性效应,使得该地区成为该产业的中心。

4政策原因:

政策也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因素。政府可以通过出台各种扶持政策鼓励产业集群的形成,如减税优惠、土地政策、财政支持等,吸引企业在一些地区 建立生产基地。政府还可以推动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对产业集群的管理和服务,提供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5.文化原因:

文化因素也对产业集群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些地区具有特定的文化氛围和文化传统,使得该地区成为一些产业的发源地或中心。例如,意大利的米兰被誉为时尚之都,这与当地的设计、艺术和时尚文化传统密切相关。这种文化因素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竞争优势,吸引更多的企业在该地区建立生产基地。

综上所述,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地理、历史、政策和文化等因素相互交织,促使同一产业内的企业在一个地理区 域内聚集形成集群。产业集群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优势,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政策因素

珠海市印发《珠海市新型智慧城市“十四五”规划》为珠海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明确了总体思路,规划范围以珠海市行政区划为规划范围,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其中指出,到2025年,珠海将成为全国领先的新型智慧城市标杆。

《珠海市新型智慧城市“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包括:规划背景。总体思路。夯实数字新基建,打造国际化数字基础设施示范区。建设“城市大脑”,构筑智能集约的城市数字新底座。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打造数字化城市治理大湾区样板。提供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务,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发展融合创新的数字经济,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推动区域数字化协同发展,打造粤澳数字合作新支点。9. 保障措施。

地理条件因素:地理条件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一些地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如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气候宜人等,这些条件可以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重要的支撑。

政策支持因素:政策支持是产业集群形成的保障,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的产业政策,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

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以下简称集群)是定位在县级区划范围内,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主导产业聚焦、优势特色突出、资源要素汇聚、协作网络高效、治理服务完善,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第三条 集群促进工作以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激发县域经济活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关键环节配套能力为目标,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坚持培优企业与做强产业相结合,坚持动态管理和精准服务相结合。

第四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集群促进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推动出台扶持政策,发布认定标准,开展认定、监督和考核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以下统称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集群培育工作,协助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本地区集群开展申报受理、初审、推荐、监测和其它日常工作。

第五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集群动态管理和跟踪监测机制。“十四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内认定200个左右集群,引导和支持地方培育一批省级集群。

第二章 培育要求

第六条 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重点围绕以下方面开展集群培育工作:

(一)提升集群主导产业优势。精准定位集群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固链强链补链延链,畅通集群协作网络,增强专业化配套能力,强化质量品牌建设,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加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支持集群参与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培育和建设。

(二)激发集群创新活力。构建多层次集群创新平台,集成和开放创新基础设施和服务资源,推动集群与大型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稳定的创新合作机制,开展主导产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共性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标准研制。

(三)推进集群数字化升级。加强集群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推动先进安全应急装备应用,搭建资源共享和管理平台,提升集群数字化管理水平。引导集群企业运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及评测指标,推广智能制造装备、标准和系统解决方案,深化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集成应用,提高数字化转型水平。

(四)加快集群绿色低碳转型。优化集群能源消费结构,推广清洁能源应用,开展节能改造和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强化资源综合利用与污染防治,完善绿色制造体系。

(五)深化集群开放合作。支持集群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人才、技术、资本、资源等合作,以集群为单位参与国际合作机制和交流活动,建立贸易投资合作境外安全风险防控机制。

(六)提升集群治理和服务能力。加强集群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强化服务考核,建立“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集群治理机制,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和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保护。统筹规划集群发展,制定集群培育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和工作措施。

第七条 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制定和完善本地区集群发展规划和专项扶持政策,建立集群培育库,加大引导,加强服务。

第八条 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加强对集群的财政、金融、产业、创新、土地、人才等政策支持,落实好各类惠企政策,加强对集群参与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加大对集群的投资力度,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第九条 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充分发挥集群运营管理机构、龙头企业、商协会、专业机构、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作用,不断完善提升集群服务体系。

第十条 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及时总结集群在提升创新、服务、数字化、绿色化和国际化水平,以及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经验做法,开展集群典型实践案例和优秀集群品牌宣传。

第三章 认定程序

第十一条 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认定坚持申报自愿、公开透明、以评促建、持续提升、跟踪监测、动态调整的原则,工业和信息化部与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分工负责,统筹开展,有序推进。

第十二条 申报认定的集群应在县级区划范围内,并已认定为省级集群(首批申请除外),由所在地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作为申报主体。

第十三条 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负责对集群申报进行受理、初审和实地抽查,在符合认定标准(见附件)的基础上,择优推荐至工业和信息化部。

第十四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对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推荐的集群申报材料进行复审(包括实地抽查),择优形成集群名单,经公示无异议的,确定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并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户网站公布。

第四章 动态管理

第十五条 集群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满后,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复核工作,并考核集群三年发展规划目标完成情况,复核通过的有效期延长三年。

第十六条 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加强对集群发展规划执行情况、目标进展、工作经验、问题与改进措施等进行持续跟踪,并组织集群于每年4月30日前填报集群上一年度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报送至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监督和考核,编制集群发展评估报告。

第十七条 已认定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如发生以下情形之一的,撤销其认定:

(一)有效期满未申请复核或经复核未通过的;

(二)发现虚假申报或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

(三)未及时报送集群年度培育情况信息表,不接受、不配合监测监督工作的;

(四)集群发生主导产业、空间范围、运营管理机构变更等重大变动未及时更新报备的;

(五)集群企业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质量和环境污染等事故,重大及以上网络安全事件和数据安全事件,以及偷税漏税、违法违规、严重失信和其它重大问题的行为。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22年9月13日起实施。

市场因素

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对于该国或该地区资源禀赋结构(比较优势)和市场环境的反映和调整能力。同一产业相关的企业群居在一起,相互竞争和协作,对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现代组织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创新因素的集群和竞争能力的放大。波特教授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从世界市场的竞争来看,那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散的。

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一般说来,当产业集群形成后,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剧竞争等,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并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这种新的竞争力是非集群和集群外企业所无法拥有的。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集群将比非集群更具有竞争力。集群加剧了竞争,竞争是产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动力。竞争不仅仅表现在对市场的争夺,还表现在合作上。

产业集群的最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地理集中性,即大量的相关产业相互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自强化机制将在集群内形成“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刺激企业创新和企业衍生。在产业集群内,大量企业相互集中在一起,既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又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如联合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建立生产供应链,由此形成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合作竞争机制。这种合作机制的根本特征是互动互助、集体行动。通过这种合作方式,中小企业可以在培训、金融、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出口、分配等方面,实现高效的网络化的互动和合作,以克服其内部规模经济的劣势,从而能够与比自己强大的竞争对手相抗衡。在产业集群内部,许多单个的、与大企业相比毫无竞争力的小企业一旦用发达的区域网络联系起来,其表现出来的竞争能力就不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力,而是一种比所有单个企业竞争力简单叠加起来更加具有优势的全新的集群竞争力。集群使得许多本来不具有市场生存能力的中小企业,由于参与到了集群里面,不但生存了下来,而且还增强了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加强了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

在绝大部分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都是创新体系主体,因此,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和其他的非正式互动关系就成了知识转移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形式。因此,企业间合作的基础是信任而不是契约。没有企业之间和企业领导人之间的深刻信任,任何形式的契约都难达到合作的预期目标。集群的发展正好符合了这方面的要求,集群运行机制的基础便是信任和承诺等人文因素。群内的企业因为地域的接近和领导人之间的密切联系,形成共同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行为规范和惯例,彼此之间容易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从而减少机会主义倾向,降低合作的风险和成本。因此其合作的机会和成功的可能性无疑会大大增加。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够创造的力量大于单个企业力量的简单总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进行有效的合作,因为他们不一定能搜寻到合作伙伴,即使搜寻到了,也要进行一番严格的考证。而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合作却有独特的优势。现代组织理论预言,产业内企业联合的形式很可能是未来的潮流,它将取代公司之间一对一的竞争,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者将走到一起,共同分享技能、资源,共担成本。

增加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促进企业增长

集群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率,也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这种创新具体体现在观念、管理、技术、制度和环境等许多方面。一般地讲,集群对创新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三 个方面:

1.集群能够为企业提供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温床。企业彼此接近,会受到竞争的隐形压力,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由于存在着竞争压力和挑战,集群内企业需要在产品设计、开发、包装、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需 要。一家企业的知识创新很容易外溢到区内的其他企业,因为这些企业通过实地参观访问和经常性的面对面交流,能够较快地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术。在产业集群中,由于地理接近,企业间密切合作,可以面对面打交道,这样将有利于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传播,由此形成知识的溢出效应,获取“学习经济”(Learning Economies),增强企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2.集群有利于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产业集群与知识和技术扩散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自增强关系。在新经济时代,产业布局不再像工业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简单地聚集在一起,而是相互关联、高度专业化的产业有规律地聚集在一个区域,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 群。集群内由于空间接近性和共同的产业文化背景,不仅可以加强显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强隐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并通过隐性知识的快速流动进一步促进显性知识的流动与扩散。产业集群内由于同类企业较多,竞争压力激励着企业的技术创新,也迫使员工相互攀比,不断学习;企业间邻近,带来了现场参观、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这种学习、竞争的区域环境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集群内领先的企业会主导产业技术发展方向,一旦某项核心技术获得创新性突破, 在集群区内各专业细分的企业很快会协同创新,相互支持,共同参与这种网络化的创新模式。事实也已经证明,产业集群内知识和技术的扩散要明显快于非集群化的企业。

3.集群可以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由于地理位置接近,相互之间进行频繁的交流就 成为可能,为企业进行创新提供了较多的学习机会。尤其是隐性知识的交流,更能激发新思维、新方法的产生。由于存在着“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使集群内专业化小企业学习新技术变得容易和低成本。同时,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竞争合作机制,也有助于加强企业间进行技术创新的合作,从 而降低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成本。

集群对新企业的进入和企业增长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良好的创新氛围、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完善的地方配套体系,使集群在吸引新企业进入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地理集中性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不仅鼓励产业新手的出现,也有利于现有企业的增长和规模扩张。在产业集群形成后,不仅吸引来的工厂会根植于本地,还会有很多新企业在本地繁殖和成长。因为集群内长期形成的完整产业链体系,促使企业在集群内“落地生根”,除非整个产业链出现转移,企业才会考虑迁 移到其他地区。

发挥了资源共享效应

有利于形成“区位品牌”

产业集群具有地理集聚的特征,因此,产业关联企业及其支撑企业、相应辅助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都会在空间上相应集聚,形成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构成了区域的核心竞争力。此外,集群的形成使政府更愿意投资于相关的教育、培训、检测和鉴定等公用设施;另外,这些设施的设立又明显地促进了集群内企业的发展。公共物品共享使资源在产业集群内具有更高的运用效率。随着产业集群的成功,集群所依托的产业和产品不断走向世界,自然就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区域品牌。“区位品牌”即产业区位是品牌的象征,如法国的香水、意大利的时装、瑞士的手表等。单个企业要建立自己的品牌,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然而企业通过集群,集群内企业的整体力 量,加大广告宣传的投入力度,利用群体效应,容易形成“区位品牌”,从而使每个企业都受益。区位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直接,是众多企业品牌精 华的浓缩和提炼,更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它是一种珍贵的无形资产。这种区域品牌是由企业共同的生产区位产生的,一旦形成之后,就可以为区内的所有企业所享受。因此,区域品牌同样具有外部效应。这种区域品牌效应,不仅有利于企业对外交往,开拓国内外市场,确定合适的销售价格,也有利于提升整个区域的 形象,为招商引资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而区域品牌共享大大增强了集群内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

成功要素

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产业集群现已成为我国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模式和发展趋势。据粗略统计,我国现有各类产业集群3000多个,在形式上体现为综合性产业集群和专业化产业集群,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特色产业基地、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农业科技园,以及众多的专业镇与专业村。可以这么讲,产业集群是中国经济崛起的重要诀窍。工业经济时代,跨国公司是欧美发达国家掌握主导权的重要工具,而我国作为后发展中国家,已经很难在短时期内与发达国家比拼,唯有群狼战术才是最终出路,而产业集群就是我国经济整体崛起的重要竞争工具。我国产业集群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全球化条件下的产业分解和集聚、我国次一级政府的积极有为以及民营经济的奋起发展这三条重要因素。

产业集群通过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并发挥专业化分工、创新能力与技术扩散能力等独特优势,不断吸引区域外资源流入,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实现区域竞争力提升。最终,在各个区域形成增长极和增长点,通过其辐射、带动效应,引致区域经济环境优化,进而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崛起之策、成功之道、必由之路,是推动产业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动力。

产业集群的基本分类

以产业特征及企业间关系分类

以产业特征分类:

资源型产业集群:依托自然资源,以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通过企业之间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相互链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组织形态。

传统产业集群:以传统产业为基础,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将具有相互关联的企业组织在一起,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以企业间关系分类:

纵向型产业集群:企业之间以产业链为纽带,上下游企业之间存在紧密的供需关系,形成产业链的垂直分工。

横向型产业集群:企业之间以地域为依托,同一产业内的企业之间存在水平分工,形成横向并列的产业组织形态。

混合型产业集群:既有纵向分工,也有横向分工,形成纵横交错的产业组织形态。

从产业层次和实体间关系分类

按产业层次划分:

核心层产业集群:由构成主导产业的。

支持层产业集群:由为主导层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上下游产业的企业和相关的。

配套层产业集群:由为主导层企业生产配套产品的上下游产业的企业和相关的机构组成的。

按实体间关系划分:

内生型产业集群:是由区域内企业家精神所驱动而形成。

外生型产业集群:是由外部力量所驱动而形成。

外资嫁接型产业集群:是本地经济与外资融合而形成。

按产业集群内在关系分类

水平型产业集群:同一产业内的企业以及与之关联度较高的其他产业的企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

垂直型产业集群:相互独立的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由于存在产品上下游关系而形成的企业集合。

混合型产业集群:除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群外的其他种类产业集群形式。

产业集群机制分类

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

此类集群是指凭借本地区独特的产业专业化条件、工商业传统和自然资源,依靠民间微观经济主体的自发创新,并在内生性民间资本积累的推动和获得相对全国其他地区体制优势的情况下,借助市场力量逐渐生成的产业集群。此类集群包括社会资源驱动型和自然资源驱动型。前者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所凭借的是当地的工商业传统、文化等社会资源,如江浙一带的纺织产业集群,广东的五金、家电等产业集群;后者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所凭借的是当地的矿产、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如云南的烟草产业、山西的煤炭产业集群等。

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

此类集群是指以本土企业为主的国内贸易和出口贸易带动的产业集群。此类集群的起源往往是当地一些企业家在国内外市场中看到了商机,开始进行单个家庭或小规模企业的创业,成功之后迅速带动其他企业跟进,并有相应的配套企业共同成长,最终形成了面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产业集群。资源驱动型和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都是自发形成的。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广泛分布在纺织品、机电产品、家具等技术含量较低的日用消费品行业中,以浙江温州、广东中山等地的产业集群为典型。

外商直接投资型产业集群

此类集群是指一些地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优惠的投资政策、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在地方政府培育、企业创造性模仿和企业家精神等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的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

科技资源衍生型产业集群

此类集群是指凭借各类科研资源和人才,形成的以科研资源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重点、以技术推广应用为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关村产业集群是科技资源衍生型产业集群的典型代表。中关村是我国教育和科研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63所著名大学和以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270家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51个,占全国的28%;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22个,占全国的22%;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有13个;还有跨国公司设立的研发中心65个。中关村形成了以信息产业为龙头,软件、集成电路、网络通信、生物医药、环保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国内领先的产业集群。

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群

此类集群是指围绕逐渐做大做强的传统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壮大的其他大型企业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和专业化分工的演进,很多大企业往往专注于某一环节的核心能力建设,而将其他业务外包出去,这样就吸引了众多的中小企业依附在周边为大企业配套服务,进而形成了全产业链的产业集群。

这类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汽车、家电、通信设备制造等具有较高技术含量且产业链较长的产业中,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都有分布。如长春的汽车产业集群以一汽集团、一汽大众为核心,众多零部件生产企业和机械研究机构等围绕它们形成产业集群。

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

此类集群主要在中西部地区。近几年,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北移西进”的转移态势十分明显,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为主的产业集群。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的形成一般依赖于当地已有的产业条件,很多情况是该地区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企业集聚,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进一步的产业转移使得集群快速形成和发展。

 

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

专业化特征

专业化是产业集群最显著的特性。专业化使得单个企业能够专精于某一产品,而多个同类产品企业的地理集中,则能够生产出较大数量的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

专业化促进了集群中的企业勇于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集中化是通过分工专业化而实现的,充分获得因专业化而产生的高效率和低成本化。

产业集群的网络化促进了集群中厂商之间共同行动,强化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社会资本较厚,彼此之间的交易费用较少。

技术聚集性特征

技术聚集性:产业集群中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扩散,形成具有特色的技术,进而吸引相关企业聚集,形成技术聚集性。

技术学习性:产业集群中企业通过相互学习,提高技术水平,形成技术学习性。

技术网络性:产业集群中企业通过建立合作关系,形成技术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和技术扩散。

网络化特征

构成要素的复杂性:产业集群主要是指具有复杂拓扑结构和动力学行为的大规模网络,它是由大量的节点通过边的相互连接而构成的图。

成员联系的复杂性:节点与节点之间连接的多样性,决定了网络化产业集聚的成员联系的复杂性。

交互影响性:各种各样的复杂网络相互连接起来以复杂的耦合方式进行互动并影响各自的行为模式。

根植性特征

产业集群具有根植于本地的性质。集群企业的经济行为深深根植于共同的圈内语言、背景知识和交易规则,因而具有本地化的产业氛围,易于产生集聚效应和深度建立制度机制,使众多企业粘合在一起进行竞争合作。

学习性特征

知识溢出效应: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的相对集中,使得知识在集群内传播和溢出变得更加容易。企业之间通过交流、合作和竞争,能够更快地获取和学习新知识。

集体学习氛围: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通常有相似的产业背景和业务范围,这使得企业之间更容易形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和语言。这种集体学习氛围有助于企业之间互相学习、分享经验和知识,从而提高整个集群的竞争力。

创新驱动发展: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能够推动整个集群的持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压力,促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和管理创新,从而推动整个产业集群的升级和发展。

这些学习性特征使得产业集群成为一种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

以高端型集群发展为方向

集群内企业竞争与合作:在产业集群内,企业在展开激烈市场竞争的同时又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如联合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建立生产供应链等,由此形成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合作竞争机制。这种竞争与协作所带来的外部的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是单个企业无法比拟的,具有产业放大的作用。

克服企业内部劣势:通过这种合作方式实现高效的网络化的互动和合作,能够克服单个企业内部规模经济的劣势,使其能够与比自己强大的竞争对手相抗衡。

形成“区位品牌”:由于集群地理集聚的特征,公共物品可以在集群内共享,资源在产业集群内具有更高的利用效率。发挥集群内企业的整体力量,加大广告宣传的投入力度,利用群体效应,容易形成“区位品牌”,获得单个企业所无法获得的整个产业的优势,从而使每个企业都受益。

空间聚集性特征

产业集群是一种大量企业、产业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聚集的经济过程或现象,这是产业集群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首要的基本特征。

产业集聚发展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产业内或产业间诸多企业、机构、服务性组织在某特定地理空间范围内集中性发展。该地理空间区域并不以行政区划为边界,而主要以区域内产业集聚强度的强弱而定。

开放性特征

企业网络外部效应不断强化: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一个企业网络外部效应不断自我强化的反馈过程。

群内企业与群外企业必然存在的多种联系:这种联系不仅使产业集群外的生产要素向集群内聚集,而且能够促进产业集群内都在竞争中不断优化整合。

产业集群的开放性只是一种适度的开放性:因为完全的开放性意味着与环境的融合,那么集群将不复存在。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