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股份(SH600884),这家从服装业起步,成功跨界新能源,成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的领航者的公司,如今却因控股股东杉杉集团的债务问题而陷入困境。从辉煌的巅峰到如今的低谷,杉杉股份的发展历程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剧本,展示了企业在行业周期波动和内部管理挑战下的生存现状。

杉杉股份的故事始于1989年,彼时它还只是一个濒临破产的服装厂。在创始人郑永刚的带领下,杉杉股份不仅成为了中国服装行业的“上市第一股”,还成功转型,涉足新能源领域,最终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供应商。1999年,当锂电池还未成为主流时,郑永刚便前瞻性地布局新能源,使得杉杉股份成为了国内第一家产业化负极材料企业。

借助新能源行业的腾飞,杉杉股份在2021年实现了历史最佳业绩,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6.99亿元,同比增长151.94%,净利润更是暴涨2320.00%。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终端市场需求增速放缓以及锂电池行业的去库存压力,杉杉股份的业绩开始下滑。

近年来,杉杉股份面临着行业景气度下行、经营业绩下滑等挑战。更为严重的是,控股股东杉杉集团的资金占用问题引发了监管机构的关注。据统计,从2022年至2024年4月间,杉杉集团累计占用杉杉股份资金达17.88亿元。此外,杉杉股份还存在部分关联交易未遵循审议程序的情况,这些行为违反了相关法规,并受到宁波证监局的警告。

2024年8月,杉杉集团因资金安排原因,未能如期向多家银行支付总计约1170.71万元的贷款利息,涉及十多家银行。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杉杉集团的流动性问题,还导致其信用评级被下调至AA-,评级展望为负面。虽然杉杉集团表示主营业务正常开展,但外界对杉杉股份现金流状况的关注却愈发强烈。

2023年2月,郑永刚因病去世,其子郑驹接任杉杉股份董事长。然而,郑驹上任后,公司业绩并未得到明显改善。截至2024年6月底,杉杉股份营业收入约88.2亿元,同比减少6.84%,归母净利润仅1757万元,同比减少98.27%。郑驹能否带领杉杉股份走出困境,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杉杉股份在负极材料领域依然保持着领先地位。2024年上半年,其负极材料人造石墨产量占比蝉联行业第一,偏光片业务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杉杉股份表示,将继续深耕锂电池材料和偏光片两大业务板块,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力求在未来实现更好的发展。

杉杉股份的发展史是一部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科技领域转型的成功案例,同时也揭示了企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与挑战。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