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的集团发行H股 初步数据为样本试算。



H股4.92亿股,投入资金(股东权益净资产)折人民币245.35亿元 (1:0.91)

(54.8港元*0.91=49.868元人民币)。

A股Q2归母股东权益账面值1647.98亿元,68.69亿股,每股股东权益账面24元。

增发H股,也可以这样理解:持A股的股东拿出1647.98亿元资产净额,与H股股东“合资”,合资后股东权益合共1893.33亿元,合资后的总股本73.61亿股.,每股权东权益账面值25.72元,比原A每股24元增厚1.72元。是否与你简单直觉想象的“不可思义”:怎么增加了股票股东权益不减还增呢?



由此,是否有必要从新对“增发”与“回购注销”的认知与评判方法。不要只盯着股本,减少就一定“好”,增发就一定“坏”。视觉放远点,视野放宽点,求真、求实、求是。

2024-09-14 08:48:17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本论题主旨是确认一点:增发扩股是否一定会摊薄原股东的“股东权益”。


简易的鉴别方法是:增发价高于原股每股净资产,那么增发后的每股净资产即是每股股东权益账面值会增加。逻辑是增发股每股自身带入的“股东权益账面值”不低于原有股票的水平,就不用拉别的股票权益填自己的缺口,就是所谓的“摊薄”,这逻辑关系应该懂吧?这里不使用“赚了”、“利好”概念,因为这涉及其他多方面的论题,这里仅认定“没有摊薄”,就是这样的逻辑。有股友的观点是“必然摊薄股东权益”,它之所以作出“必然”,其逻辑是:新增的股票本身是不带任何价值的,只会空手套白狼侵占原股的股东权益的。你认为这合乎客观事实吗??


2024-09-14 15:06:38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请问各位:你的股票是哪里来的?IPO中签?IPO就是公司增发股票上市融资,原股东们以稀释自己占股比例为代价,为企业取得增量资金拓展经营(再生能力)。相信我们绝大部份散户的股票不是从一级市场获得(直接投资给公司),而是承继一级市场投资者的投资份额的权益而来。所以,没有增发上市,也就没有你我他今天在股市中混了,也没机会在股吧中讲“子曰”了。不究情由一律贬损增发,实是忘本!忘了自己手上的股票是哪来是怎样来的,你是后进公司的股东,换位思考:是否侵占了最早筹建公司的原始股东权益,你的进来摊薄了原始股东的利益,为体现良心,你是否会考虑放弃分红权?

2024-09-18 11:10:40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概念是立论的基本元素,很多时候争来争去无了结,原来其根源就在对概念的不同解读;二是推理不合逻辑。

就如“增发股票摊薄原股东权益及效益”这个论题。关键词是“摊薄”,其概念是新增股票内含的净资产及新股每股为公司产生或有助产生的效益低于原股水平,至令全公司股票平均低于原股每股的水平。这就可以说:被新增股“摊薄”了。所以,判断原股是否被新股“摊薄”主要看两个数:新股每股的相关数值,原股每股的相关数值,或再看两者合计的相关数值便可佐证落实结论。



股东权益(每股净资产)是否会被摊薄,当增发价一经确定就可有明确结论。



然而业绩与效益是未来的尚未产生的,无论是原股、新股的效益(每股净利润)都是“不确定”的,由此计算的新股、原股的“每股收盗”也是不确定的。这是合乎逻辑的推断。然而竟然有股友认为:新增效益是不确定的,摊薄效益是确定的。不知TA的立论依据是什么?当新增股每股净利润低于原股每股净利润才会导致新股摊薄原股效益,当两个都是“不确定”,又根据什么肯定摊薄收益呢?这不是强词夺理吗?,自己不认真钻研,还倒一把!难道不知道“不确定”的概念定义并不排除新增股提供的作为比原股贡献的效益高吧,在没有确切数据之前怎么就肯定地选“摊薄”呢?



应该不是抱怨我回避我,而是“以客观事实为论据,运用科学逻辑的论证手段”陈述自己的观点论断,批驳我的观点论断,这是论者的基本素养。只要抱着求真求实求是的宗旨,真理越辩越明,习惯这样,才会正确认知万物,提高辨识能力,减少、避免误判,共同进步。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