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青白
编辑丨六子
最近的物流领域,非常热闹。
先是顺丰控股准备在港交所IPO,有望成为快递物流领域首个“A+H”股上市公司;紧接着,菜鸟2024全球智慧物流峰会如期亮相,智能快递柜代表企业丰巢控股也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实际上,快递物流行业发展至今,宏观的跑马圈地已基本结束。行业格局稳定之下,部分细分赛道成了少有的突破口。特别是在快递新规等政策加持下,单纯的卷低价已不能完全适应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如何进一步提升效率、加强服务成了个中玩家逃避不开的命题。
当行业进入下半场后,一些企业已经跃跃欲试,各展拳脚的机会公平地摆在了每家物流企业面前。
01
「跑马圈地,格局进化」
实际上,过去数年,中国的快递物流产业从邮政EMS专营走来,逐步到民营快递公司百花齐放,这中间既形成了不同模式,也间接造成市场阵营的分层。
上世纪90年代,民营快递还很稀缺,国有邮政系统仍一统天下。1993年,顺丰掌门人王卫东以10万元入局,成立了顺丰速运,后来宅急送、申通等瞅准时机入局,“三通一达”也正式走入行业视线。
2003年,顺丰和扬子江快递建立了合作,优先开辟了航运市场,一举揽下“国内首家使用全货运专机民营速递企业”的称号。与此同时,阿里巴巴投资创办淘宝网,电商的帷幕逐渐拉开。
一个新时代来临,人们的消费场景和消费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酝酿变迁,快递物流行业的格局亦迎来重塑。
其中,“通达系”网点以加盟制为主,承担快递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工作。后来,“通达系”成为电商件运送的主力,高峰时圆通曾占到淘宝快递业务量一半以上。
另一边,以顺丰为代表的企业坚定押注直营模式,快件揽、转、运、派等环节都由快递公司自主运营。相对加盟制,直营制模式更偏向重资产,但更易强化口碑。
2007年,另一位玩家京东也加入其中,由于自营电商的背景,京东物流采用了直营制模式,并打造出包括大中小件、冷链、B2B等六大物流网络。至此,行业初期群雄逐鹿的格局基本成型。
2009年,随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修订通过,民营快递企业的合法地位被首次明确。有了“牌照”后,快递行业的集中爆发也顺势而来。
至2013年,民营快递企业的市占率超越了国有企业。也是在那一年,阿里联合顺丰、三通一达等企业以及银泰、复星等集团组建了“菜鸟网络”,这个颇有意思的名字和“理想主义”项目寄托了马云“最后一个梦想”,在物流赛道做起了阿里最擅长的“整合”生意。
2016年前后,快递物流行业头部企业纷纷上市。也就在那之后,大量中小企业和二线快递品牌难逃被收复的命运,快递物流行业整体件量增速也出现放缓。
行业进入存量竞争周期,但快递企业的核心能力不能丢失,比如顺丰的货运机储备,京东的供应链体系等;但对各家企业来说,一部分目光开始聚焦到对手身上,卷价格、卷下沉市场成了常态。
在这样的背景下,快递物流企业的“画像”逐渐清晰。顺丰、京东物流站稳了中高端市场,“通达系”则牢牢把控其他电商渠道,并借助菜鸟驿站等以量补位。
不过,对于和阿里走得很近的“通达系”来说,阿里的资金入股支持和订单量保障虽然让人心动,但菜鸟整合数据的同时也间接整合了快递公司资源,将仓储等上游环节揽入怀中。
就在去年年中,菜鸟又以丹鸟为基本盘,升级了“菜鸟速递”,用直营模式主攻散客件和商务件。这样的变局意味着菜鸟从幕后“整合”正式走上台前。
*图源互联网
眼下,在服务同质化更高的今天,没有多条腿走路的能力,也就意味着话语权的拱手相让。
对所有物流玩家来说,下半场更高阶的较量才刚开始。
02
「掘金“同城”,有的放矢」
有物流行业专家曾说,行业卷的本质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这种背景下,细分赛道、细分区域的较量将成为未来主旋律。
快递物流企业也深谙这一点。自去年以来,同城领域成了各大快递企业比拼实力的新“战场”。
实际上,早在2020年,菜鸟就收购了即时物流平台“点我达”,向同城配送进行探索。在2022年8月,顺丰也正式推出“同城半日达”业务,同城配送这块蛋糕的切割权被摆上台面。
分析原因发现,在快递竞争激烈的当下,价格上的优惠在同城领域会进一步稀释,服务能力是企业和消费者更看中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同城快递业务同比增长达20.6%,增长潜力不俗。
另一方面,同城业务的客户群体更多元,服务赛道也很多,市场需要介于传统快递和即时配送间的同城服务,这对新晋玩家实现弯道超车是很好的机会。
正是这些因素为同城速递提供了机遇,赛道的新老玩家们也有了开足马力的动力。
今年4月,京东物流上线了“云仓达”服务,提供全城送、半日达等服务。京东物流可以根据“云仓达”推荐,将商品送到离消费者最近的快递站,然后由快递小哥完成配送。相比传统运输,“云仓达”推荐下的送货时效大幅提升,送货范围也拓展到30公里以上。
顺丰对细分市场的嗅觉也十分灵敏。7月初,顺丰在香港地区正式启动同城业务,初期主要集中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的油尖旺区、观塘区等区域,后期业务将逐步拓至全港。
*图源互联网
基于传统同城运输能力建设,顺丰这次以“SoFast”品牌亮相港湾,服务范围从非餐品类配送切入,派送效益相对更高。顺丰还对外宣称,“骑手每小时收入最高可达300港元”,这无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同在7月,圆通速递时效产品“同城特快”也迎来上线,并在江苏、山东等多地进行布局,从市场反馈来看,稍大一点的网点就可以实现自己“揽收+派送”,大量快件实现快进快出;同月,菜鸟旗下“菜鸟速递”也宣布进入同城配送市场,并在多地进行试点,以菜鸟在广州升级的同城快递服务为例,其可以提供同城半日达服务,只要当日14点30分前的订单都可以保障当日送达。
不过,同城业务虽然炒得火热,但大众认知还相对有限。对眼下已躬身入局同城赛道的企业来说,如果想在争夺战中占据领先身位,提升品牌认知、圈住用户心智将是未来一个时期的主要课题。
当然,物流竞争更加激烈的今天,每个突破点都蕴藏机遇,同城肯定也不是“内卷”的终极战场。
03
「左手科技,右手出海」
高速前进多年后,快递物流市场增速出现放缓,却也进入由量到质的关键阶段。特别是在今年初,快递新规等一系列政策刺激下,行业内外关于高质量发展的声音就没有停歇。
从重速度向重效率转型,从重低价向重质量转型,各家企业都面临服务边界的辩证思考。而从主流企业的动作来看,卷科技和卷出海或许是未来一个时期的新风向。
首先,不管是从效率还是从市场环境来看,物流的智能化都具备前景。
这方面,京东通过构建起包含“亚洲一号”智能物流中心和上千个核心仓库的物流网络,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智慧物流骨干线路。
*图源网络-2023年京东最新投用的昆山亚-2期
在智慧仓网的基础上,京东还搭建了“天地狼”机器人系统,极大提升了运营效能,支撑供应链全面数字化。
顺丰和菜鸟等在智能仓储的布局虽然稍晚一些,但凭借无人机物流配送技术、与AMR厂商合作等模式,也打造出相对完备的智慧物流体系。菜鸟还借助信息化WMS仓库管理系统,将工厂物流与仓储物流紧密结合,有力解决了效率和成本难平衡的问题。
而在全球加速AI布局的浪潮下,物流领域作为大模型落地的一大垂直产业场景,各方的新争斗也进入白热化。
去年以来,菜鸟和京东分别在物流产业侧发布了基于大模型的数字化供应链产品“天机”和“京东物流超脑”,行业加速驶入“大模型时代”。今年以来,顺丰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丰知”物流决策大模型,并在近期推出了垂直大语言模型“丰语”,在保证模型能力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着模型实际应用能力。
当然,快递物流企业“执意”去做大模型这项极其消耗研发成本的工作,主要还是从长期角度出发,争取为业务实现赋能。
比如菜鸟的“天机”就可以在销量预测、补货和库存等方面产生作用,“京东物流超脑”也可以在遇到异常运营问题时主动干预、给出建议。但整体来讲,物流大模型的“混战”才刚刚开始,谁能借此更好的服务业务,未来就大有希望站上新的台阶。
另一方面,海外市场成为快递物流企业的必争之地。
瞄准跨境电商这一增量市场的菜鸟一直想做“电商物流行业全球领导者”。从布局来看,菜鸟已启动全球第二批eHub建设,在全球运营超80万平方米海外仓,在18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专业服务;同时,菜鸟也在积极打造类本地电商的服务体验,在去年提出“全球五日达”概念后,目前已在全球14个国家实现了服务覆盖。
另一边,京东、顺丰等国际化步伐也在加速。京东在2020年海外仓建设加速后,到去年末跨境网络总仓储面积已突破90万平米,海外仓、保税仓和直邮仓体量接近90个,仍在努力把自动化设备、系统经验复制到海外。今年上半年,顺丰也推出“定时派送”履约服务,加码新加坡市场,力争打造海外物流的新招牌。
可以预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加速迭代、扩张建设仍将是行业争夺的主旋律,而这些机遇背后也隐藏着成本拉升、市场竞争、水土不服等潜在挑战。
对于本土快递物流企业来说,下一阶段固然美好,但专注当下才能行稳,也才有机会把中国物流的名片散播至世界更远之地。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