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最近成功解析了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的三维结构。这一成果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饶子和,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胡忠玉研究员,和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助理教授王权等人的团队完成,相关论文已于2024年9月13日在《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
HBsAg是乙肝病毒的关键蛋白,对于病毒的入侵、复制和包装起着决定性作用。尽管HBsAg自乙肝病毒发现以来一直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但其结构形态一直未能被解析。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HBsAg的三维结构,还表征了其高度结构柔性,并揭示了病毒粒子表面多样寡聚形态的分子基础。研究团队通过观察和分析亚病毒颗粒表面的一种典型三聚体和三种不同四聚体局部组装模式,解读了球形颗粒如何延展形成更长的管状微丝结构,以及如何与内部核衣壳相适配组装形成完整病毒的分子机制。
这一研究不仅解决了结构生物学和病毒学领域的长期谜题,还为疫苗的优化、中和性抗体构效关系的理解提供了重要依据。特别是,这一成果有望加速直接靶向病毒表面蛋白和囊膜组装的小分子药物以及引导表面蛋白降解的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AC)的研发,为乙肝防治的攻关解锁了一条全新路线,有望推动乙肝治疗进入新阶段。这对于全球范围内的乙肝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的乙肝高负担国家。
论文的评阅专家认为,这一成果对于理解乙型肝炎病毒粒子的结构和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是该领域一个非常重要、基本和长期存在的问题的解答。研究团队的这一成就,不仅在学术上具有重大意义,也为未来的乙肝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方向。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