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一下游戏出海这件事。

最近跟圈内的朋友一起吃了个饭,大家一致认为,游戏出海已经进入下半场。

前几年受疫情影响,“居家”成为一种常态,全球移动设备使用量迎来爆增,动手早的游戏厂商能轻而易举吃到肉,当年的出海数据也非常好看,2020年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的收入增速是33.25%。

然后呢,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加入出海大军。但随着口罩的平息,人们工作生活的恢复,海外游戏市场已经从增量时代进入到了存量时代。老鱼认为,游戏出海的下半场,大部分中小游企的命运只能是陪跑,最终留在牌桌上的只能是大厂。

观察游戏出海的成功案例不难发现,游戏企业逐渐趋向于集中精力打磨一个大IP,然后一次性在全球同时发多个端口。这种研发成本、时间成本、试错成本,以及全球发行需要协同的各方资源,非大厂不能承受。

对初创或中小游戏公司来说,要么学米哈游、游科,融够了钱,憋几年弄出个大作,全球捞金,要么只能去小游戏赛道去卷卷。

游戏圈内流传这样一句话,1亿美元做游戏,再花1亿做推广。这种大手笔的投资布局,多数公司不可能承担得起。同样是依靠打造大IP出圈的游戏《原神》,光研发团队就超400人,研发周期耗时4年。要知道,一般手游的生命周期也才3到6个月,竞争非常激烈,晚一天上线就可能面临着生死考验。这种局面下,小公司根本赌不起,甚至连赌的资格都没有。

真正值得关注的倒是大厂,以腾讯为例,旗下手游《王者荣耀》在国内人机必备,堪称国民游戏,但它的出海之路却充满坎坷。腾讯2016年信心满满地进军海外市场,先是试水东南亚兵败,而后折戟欧美,直到2018年不得不宣布出海失败。不过,碰了一鼻子灰的《王者荣耀》并没有放弃出海,重整旗鼓后,于2023年3月推出国际版《Honor of Kings》,准备再次出发。这一次,带着前面的经验,《王者荣耀》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在今年6月22日全球推出当日,《Honor of Kings》分别拿下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六个市场的下载量冠军。

谈到游戏出海,大家经常提到的另一个问题是:本土化,加入符合当地玩家文化、习俗的内容,比如《原神》的场景融入了各国古典建筑风格,比如《王者荣耀国际版》推出斋月主题的设计,在我看来,这些的背后都是人力成本,你得储备足够的设计和研发团队,才有人去帮你做游戏的本土化。

目前来看,网易、米哈游在IP打造、本土化策略运营方面做的都不错,业绩上腾讯、米哈游网易。不过腾讯和米哈游的出海策略不同,腾讯综合实力更强,采用“自研+发行+投资”三位一体模式。米哈游专注二次元赛道,潜心打造IP+爆款。爆款的优势是容易迅速出圈,这也是为什么米哈游2023年的海外营收会首次超过腾讯。不过,爆款的可复制性低,能否持续产出爆款,无论是公众还是米哈游自己,我相信都不能给出肯定的答案。

从长期角度看,腾讯的三位一体模式貌似更加稳定。“自研+发行+投资”三大业务齐头并进,它的优势不仅仅在于业绩的叠加,还在于任何一方都有了试错喘息的机会,让整个发展更加健康。从腾讯财报看,海外游戏市场的收入确实是连续多年保持增长,从2020年到2023年,收入分别是337亿元、455亿元、468亿元、532亿元。一个不能忽略的现实是,由于海外游戏赛道竞争加剧等因素,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在2021年达到顶峰后,在2022年、2023年接连出现下降。也就是说,腾讯最近几年的海外游戏市场收入属于逆势上涨。

9月10日,腾讯的新游戏《王者荣耀:世界》在苹果发布会新机介绍上做了露出,这款游戏从名字看,生来就是为了面向全球市场的,这次的露出等于给全球玩家做了个预告,可能很快就会上线,《王者荣耀:世界》能否超越《Honor of Kings》,交给时间来验证。

游戏出海下半场,要看几家头部大厂的神仙打架了,从综合能力、长期价值看,我认为腾讯值得关注。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