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新能源发电规模快速增长,新型储能进入大规模发展期。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较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近年来,储能产业高增长吸引众多玩家布局,与此同时,不少老牌动力电池供应商也开始将目光聚焦于储能领域。截至目前,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孚能科技等多家动力电池企业均已相继切入储能赛道,谋求“动力+储能”双赛道发展。

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

当前,储能市场已成为动力电池企业竞逐的新蓝海。日前,宁德时代发布了全新储能系统——天恒。据了解,储能业务已经成为宁德时代的第二增长曲线。年报显示,去年宁德时代储能电池系统营收同比增长33.17%至599亿元,占总营收的14.94%,且从营收增速来看,储能电池系统快于动力电池系统。

比亚迪也在加速储能领域的布局。比亚迪储能及新型电池事业部市场营总监侯铎近期公开表示,2023年比亚迪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为28.4Gwh,累计出货量达40.4Gwh,业务覆盖107个国家和地区。

除此之外,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动力电池企业也已在储能领域展开相关投资布局。在受访业内人士看来,动力电池企业进军储能领域是为了拓展业务新赛道,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现在储能是发展热点。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高比例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等特点,因此需要大规模储能装置将富余的电能进行储存,以备不时之需。随着大型风光电基地项目的建设和投产,储能电池市场需求还将继续增长。”沃达福数字汽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翔告诉记者。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储能有着较为稳定的增长预期。华泰证券研报指出,2024年光储产业链价格已经大幅下降,光伏配储项目的经济性与需求随之显著提升。配储要求更多的市场化项目不断涌现,多地风光竞配亦将储能配置情况纳入重要考核标准,配储规模有望随风光配储系数进一步提升。同时,政策也在密集出台,助推储能盈利模式走向完善,加快市场化进程。预计2024年国内储能市场装机规模可达65.1—79.9GWh,同比增速达到39.6%—71.5%;中性预计规模可达72.6GWh,同比增长55.8%。

“左手动力,右手储能”

在受访人士看来,由于动力电池企业有消费电子领域、车辆动力电池领域的产品开发经验,且产品工艺、质量水平也已得到用户验证和市场洗礼,因此具备向储能电池领域进军的基础条件。

“动力电池是在车上移动应用,而储能电池是固定应用,因此动力电池比普通储能电池有更高的性能要求,理论上讲,动力电池的生产线也能生产储能电池。并且,动力电池企业生产储能电池也可以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张翔表示。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动力和储能电池行业发展规律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基本相同。“其实动力电池退役后可以做储能,但需根据电池衰减情况进行判断和选择。同时,二次利用也对环境保护有益。”

目前来看,“左手动力,右手储能”已普遍成为电池企业的战略选择。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去年在股东大会上表示,比亚迪未来将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两个方向高度协同发展。“我们把汽车电池的产能和储能电池的产能高度联合,协同形成更大的业务空间。”

“为适应风电、光伏的快速发展,需要迅速提升储能配比,而电动汽车也是中长期补充电化学储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每个入局储能赛道的企业都会‘动力+储能’两手抓,不会只单独布局其中一个,尤其是大型企业。”林伯强表示。

提升产品性价比

不过,虽然前景广阔,但对于进军储能市场的动力电池企业而言,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由于近年来新型储能市场的快速增长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导致赛道变得较为拥挤,入局者面临洗牌加剧、产能过剩等挑战。

2023年以来,储能行业电芯、集成系统价格不断下行,“腰斩”已然成为行业形容储能系统价格走势的常用词。在此背景下,更高性价比正成为行业一大竞争趋势。“储能行业竞争激烈,如果产品没有高性价比,很难找到客户。企业要通过不断创新,寻求最优的技术方案,把储能电池做得更安全,成本更低。同时,企业要积极拓展用户、拓展市场,重点关注与碳排放相关联的行业。比如钢铁、水泥等高碳排放行业,每年有碳排放的指标,如果应用绿色能源的话,就可以抵扣碳排放,因此这些领域的企业对储能的需求较大。”张翔建议。

不过,林伯强也提到,在储能产业规模的高速扩张下,虽然当前产业链部分环节已出现项目实际利用率不高等情况,但是由于未来储能市场的需求预期较大,因此依照目前产能来看,仍然存在缺口。他还提到,未来储能产业的技术路线将呈现多元化。随着需求的增加,储能电池技术将不断创新并趋于成熟,成本也有望进一步降低,为实现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建议,国内储能电池企业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要积极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实现国际化发展。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