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苍穹猎鹰第345篇演化日记

探索智能时代:世界机器人大会的观察

本文只是小编的观点分享,列举的数据和逻辑只为了分析说明,不构成任何的决策建议。

8月21日到25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庄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遗憾的是,小编没有机会,也没有时间去参观,但也一直关注相关的发展和趋势。不管喜欢还是讨厌,机器人时代已经来临。

世界机器人大会是国内最大的机器人展会,从2015年到现在,已经举办了九届。

今年的展会规模,是历年最大的的。一共有169家企业参展,展出的产品数量超过600款。展品包括工业机械臂、商用机器人,还有现在风头正旺的人形机器人。

当ChcatGPT的横空出世,不但带火了大语言模型,还推动了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过去的机器人之所以智能化程度不高,硬件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关键在于软件。

就像人一样,不但要肢体健壮,还要头脑睿智、灵活。当前大火的Transformer模型,有没有可能成为未来机器人的大脑?

正好最近,OpenAI所投资的机器人创业公司1X,正式发布了其专为家用场景设计的双足机器人NEO Beta,迅速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根据科技观察家王煜全老师的文章,这个机器人身高约1米65、体重30公斤,行走速度也比较快,能够承担起高达20公斤的负载,在人形机器人当中属于比较灵活和能干了。

尤其是,在1X的演示视频中,NEO Beta轻松完成了整理高脚杯、递送鸡蛋等任务,看起来其手部控制的精细程度有新进展。

对于机器人来说,尤其服务机器人,拿起一块砖头早就可以做到,但拿起一枚鸡蛋,或者一个水果,目前看来,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因为后者对于手部的精细控制、触觉感知要求非常高。

1/4 不拘泥于人形

这两年,人形机器人非常火,但机器人一定要做成人形么?不一定。

如果汽车拘泥于像人一样走路,就不可能发展到今天;如果还严格仿照人清洁的动作,那么扫地机器人也不可能那么快普及……

王煜全老师还有个观点,未来真正实用的机器人形态不是人形的。

他认为,实际上,真正解决核心需求的还是机械臂/机器手。极有可能是以分体式设计为主流,甚至可以将机械臂、视觉系统、传感器、计算单元等各部分拆为多个独立模块,这些模块通过网络实现高度协同,共同完成任务。

机器人,不一定要被人形束缚住,它的作用是为人提供服务,不必完全长得像人,而是只要有某一部分比人突出就可以。

双腿行走不稳,就可以改成轮子,五只手指不够用,那就做六只,总之,怎么方便怎么来。

而且,机器人未必需要是一个整体,它也可以是散装的。比如一个机器人两只手在叠衣服,另外双腿可以运送东西。

2/4 资源的消耗

机器人做得像人一样,最大的制约就是资源消耗巨大。

在特斯拉老板马斯克的推波助澜之下,人形机器人火爆全网, Optimus也了各大科技媒体的宠儿。

《卓克·科技参考2》里提到,马斯克介绍过,他的人形机器人将用自家的 D1 芯片来实现高算力。而特斯拉的 D1 芯片也在发布会上仔细介绍过,单颗算力 22.6TFLOPS,要实现 9PFLOPS,两个数字除一下就能知道,得 408 颗芯片才可以(小编算出来是398.23颗,四舍五入也就是399颗,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查了一下,FLOPS是指“每秒浮点运算次数”(Floating 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的缩写,是衡量计算机或处理器浮点运算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1 TFLOPS(teraFLOPS)= 每秒一万亿次浮点运算

1 PFLOPS(petaFLOPS)= 每秒一千万亿次浮点运算

根据卓克老师的计算,单颗 D1 芯片满载的功耗是 400 瓦,要实现 9PFLOPS,需要的功耗换算成功率大约相当于 223 马力。

这比绝大部分电动车的最大动力还要高,要想把这些集成在一个 1.7 米出头、50 多公斤的机器人体内,光是发热问题都没法解决。

要支撑 9PFLOPS 也依然需要 15000 瓦的电力。这依然不是一个人形机器人可以胜任的。人形机器人体内的算力最多 500 瓦,不能再高了。

也就是说,按照数据计算,人形机器人无论算力,还是功耗,都是巨大的。

火爆的人形机器人,到底是一个噱头还是方向?需要搞清楚,有没有必要为了追求人形,消耗海量的算力和能量。

3/4 意识与智能

随着AI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AI会不会取代人”的讨论一直热度不减。

万维钢老师在《精英日课6》有一个判断标准,看AI有没有意识。

他进一步解释:“”意识“”和“智能”是两种不同的东西。智能是精巧的计算,意识是主观的体验。我渴了想喝水,这是我的意识;我知道怎么拿起水杯喝到水,这是我的智能。

AI和机器人的后者,也就是智能水平肯定是碾压人类,但它们没有意识,未来有没有可能发展出意识,这个有待于验证。

不过,AI或者机器人短期内出现意识的可能性很小。如果没有意识,那么取代人的可能性就不大,但取代大量重复、繁重、危险的任务正在进行。

比如扫地机器人,只会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打扫拖地,但它不会有扫地的意识,这个意识是人赋予的。

4/4 自主探索

与其纠结机器人会不会取代人,不如考虑一下可以利用它做点什么。

万维钢在《AI时代十大生存策略》提到一个策略:先试着用AI替代你自己。去探索AI的边界,把你工作中的所有事,都用AI先做一遍。

也就是说,当新的技术或者产品出现,比如AI、机器人,先试着用起来,看看能不能解决问题,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

使用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摸索、试错、改进的过程。

试错是比模仿更基础的学习能力,好奇心不是个可有可无的情绪,而是生存发展的关键战略。

小编也考虑过,给小孩买一个智能机器狗,提前进入智能时代,但价格实在是太贵了,而且孩子还太小。

这次世界机器人大会,宇树科技展出了自己最出名的四足机器狗,价格一万元。虽然相比之前动则百万起步的机器人,无疑降价了许多,但要让工薪阶层花一万多买个玩具,还真心骨疼。

不过,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相信不久价格还会进一步下探。也许,机器人行业已经到了iPhone时刻。

本文只是小编的观点分享,列举的数据和逻辑只为了分析说明,不构成任何的决策建议。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