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节后障眼法很多,大家看错就亏大了。很多东西多借鉴数据,看一下本质的变化,否则就是人云亦云,被人带沟里也不知道。下面我详细说一下,最后还有福利给大家。


一,节后第一目障

这个中秋,讨论节后降息的人极多,但数据和感觉完全不是一个结果。感觉上就是大利好。但数据上,我只想弱弱地问他们一句,在2000年12月和2007年9月首次降息后,美股都上涨了吗?当时你们有谁在降息前提前正确预测到了吗?

2000年和2007年,在首次降息之前,虽然保持峰值利率,美股的确还一直持续不断创出新高。但是在首次降息之后,美股上涨了吗?


二,一念障心

节前市场整体低迷,谁都看得见。在股市里我也呆了20多年,我这20多年的观察,每次股市到了底部,大家的问题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不一样只是每次底部的位置有深有浅。有的人不理解,你只要回想一下08年,沪指从6100点跌到了1600点,这种深度的下跌,你脑补一下会是什么状况。而为什么每次底部看起来都深不见底,答案就是“贪得无厌”。就「贪得无厌」四个字来说,现在和1998、2005、2008、2013年的底部有何区别?


三,一念正心

好多朋友看淡经济,这次延迟退休也有人说是国家没钱,又跟经济不好挂起钩来。实际跟钱关系真不大,人的平均寿命增加,自然工作年龄也会增加。之所以网络上反感声音较多,本质就是大部分人的工作不好,而且在职场位置较低。如果你对现在自己的职业比较满意,那你可能更喜欢延迟退休。这才是本质。


四,你做你的,我做我的

金融本身就是你做你的,我做我的。美国降息的事情都预期了多久了。市场该反映出来的,老早就反映出来了。对A股哪还有什么利好可言?唯一清楚的就是,由于这事情万众瞩目,所以必然会借题发挥。

实际最近几个月,机构一直就是这么在做,提前埋伏,借题发挥,随时撤退。


只是由于机构的作用和散户、游资的交易都混在一起了。让多数朋友看不出来。

虽然大家都知道,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与散户是完全不同的。

但问题是,多数人根本看不出这种不同,那怎么办?

其实,早就有这样的大数据统计工具了。

简单说就是:先把所有的「交易行为」数据先保存下来,经过长期的积累后,再通过大数据模型计算,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交易行为」特征了,这太重要了,大家看下面的数据:


如道明光学,该股是有折叠屏题材的,并且机构也确实借题发挥了。该股在长阳大涨前,系统观察便可发现,大涨前虽为调整,并且还创新低,但橙色的「机构库存」数据在最后的一波下跌中持续出现,表明机构积极参与调整,而不是看到连续调整,机构就跑了。细心者定会发现,此前所有调整中,「机构库存」数据皆消失,唯独8月调整时出现,显然这就是跌到最后阶段,机构投资者态度改变的明证。显然,如果看走势,8月上旬是绝对看不出机构在大举参与这个股票,但观察「机构交易特征」,能够直接通过「机构库存」数据观察到变化所在。


另外,机构如果不愿意积极参与,那么这个股票,或者板块,有点利空就会跌的不成样子。就像周五砸盘的主要是白酒,茅台、五粮液等创2020年4月以来新低。

实际上,白酒板块讨论的人很多,但只要用系统去观察「机构库存」数据都是持续消失的状态,所以哪怕上周有明显触底反弹的报复大涨,但大涨背后依旧没有「机构库存」数据,所以看似反弹很快,但调整也非常快。最终反而是创新低。


五,数据福利

看懂了上面的图,那么你就明白,我们现在就应当多关注机构行为,而我用的大数据系统把整体市场里被机构资金关注的品种都列出来了,大家看下图:


「6-10日库存」和「11-20日库存」:就这个数据还是值得注意的,这两个数据目前差距巨大,那么在1000多只股票持续10天机构积极参与之后,必然会有很多继续积极参与,就会导致「11-20日」库存数据快速提升,而周五这个数据果然还在提升,这背后必然是发力拉升的股票特别多,也是短期市场最值得注意的机会所在。

「即时库存」:该数据低于2000家了,整体机构趋向于谨慎。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