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表示,AI技术推动算力中心扩展业务,带动光模块需求激增。企业大通量产品出货量节节攀升,同时竞相布局硅基光电子、CPO、LPO等先进技术路线。不过,当前硅光路线发展进度仍较慢,需在设计、封测等薄弱环节加速突破。

光模块是实现光电转换及电光转换功能的光电子器件,主要应用于数通、电信等领域。随着与AI算力相配套的交换机网络需求激增,数通市场需求增长较快,并超越电信应用成为光模块第一大市场。

在市场需求大增的背景下,中际旭创等光模块厂商交出亮眼成绩单。其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800G等高端产品出货占比显著提升,同时产品不断优化。

“部分客户已给出2025年趋势性指引,比如全面部署800G光模块。至少两家大客户将在2025年开始批量部署1.6T产品。”中际旭创相关人士在接受调研时表示,预计2024年一季度,订单及出货量会保持较快增长。

布局新技术路线

400G、800G、1.6T……光模块在通量不断扩大的同时,对其在能耗、延迟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并推动相关新技术发展。其中,硅光路线最受关注。

上市公司中际旭创表示,2024年,公司400G和800G硅光模块有望进一步放量;1.6T硅光是技术发展趋势,在成本、性能和功耗等方面具备优势。Light Couting预计,基于硅光的光模块市场份额将从2022年的24%增加到2027年的44%。

“硅光路线本质上是硅基光电子技术,光电器件在硅片上进行大规模异质集成,制成硅基光电集成芯片,以提升光模块的传输、转化效率,并缩小体积。”北京大学教授、上海光机所特聘首席研究员周治平表示,目前,硅基光电子路线理想状态下的“单片集成”尚未实现,但在向这一目标发展过程中的过渡产品逐步成熟,采用LPO、CPO封装技术进行混合集成的光模块逐步出现。

国泰君安研报,LPO光模块最大特点是低成本、降功耗、低时延,可以满足AI集群在进行训练、推理等任务时的需求。CPO(光电共封装)是将不同组件封装在一个芯片包中,以实现器件间物理路径缩短,提升效率和性能。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光模块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封测难度加大,组装厂已经完成手工组装向机器辅助的过渡,目前正从机器辅助向全自动设备或全自动流水线改进。“以CPO为例,其对耦合封装的精度要求小于0.1微米,目前仅少数厂商能够做到。”            AI大客户目前已明确提出了1.6T的需求,2025年开始规模上量。1.6T产品定价有望在600美元左右,同时伴随生产规模扩大和成本控制,毛利率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