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最近卖爆了。

9月10日,$小鹏汽车(NYSE|XPEV)$小鹏汽车向供应商发布内部信,里面提到,继上市48小时锁单3万后,近日单日新增订单超过2000辆。

这个数据,得到了第三方的佐证。

据汽车大V博主孙少军的数据,上周,小鹏汽车新增订单突破1.6万辆,理想汽车新增订单量突破1.3万辆。也就是说,在MONA M03上市后,小鹏汽车现在的新增订单,甚至超过了理想汽车,登顶“造车新势力”的榜首。

不出意外的话,小鹏汽车的月交付销量很快就会达到2万,甚至3万以上!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细节,现在的小鹏似乎变得更低调了?

原因可能有这么几个。

第一,从G6到G9,小鹏都在宣传自己的预售订单多么炸裂,但最后交付订单却寥寥;第二,今年以来,随着各大品牌纷纷秀订单,消费者已经越来越不相信“注水”后的订单;第三,新车发布越来越频繁,更新换代的节奏越来越快,相比于初期的火爆订单,车企更希望细水长流,订单能够稳定增长。

除此之外,小鹏也可能有其他顾虑。

小鹏P7+即将发布,定价大概率在20万以上。另外,2024年到2026年,小鹏将推出30款新品或改款产品,覆盖10万-40万的价格区间。也就是说,如果过分宣传MONA M03的话,那么可能不利于接下来其他车型的售卖。

对小鹏汽车来说,如今的宣传力度不是很大但是新增订单却又很足,或许就是最好的状态!

何小鹏说过这样一番话:

“未来10年,中国汽车主流品牌或许只剩下7家;未来10年,年销量100万辆只是AI汽车的决赛入场券。”

尽管国内车企会剩下几家不太好说,但是,国外车企现在也表示顶不住了。

日前,大众宣布将至少关闭一个德国工厂,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要知道,这不仅关系到近30万德国员工的饭碗,而且也关系到百年德国车企的形象,更关乎到整个欧洲制造业的未来。

表面上看,大众关闭德国大本营工厂,跟中国车企没直接关系,但其实不然。因为,关闭工厂和裁员的根源是,大众集团认为要想实现电动化转型,靠德国工业是没有办法完成的。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欧洲的电动车销量会下滑?

真正的原因是,欧洲车企没有把智能化和成本做好,导致跟燃油车比没有竞争优势。就拿ID3为例,国内市场的售价就10万元出头,但是大本营德国的销售价格却接近4万欧元,即30万人民币。

大众集团高管的原话是:“大众还有一两年的时间来扭转颓势。”为什么会这么说?一方面,中国车企尽管智能化领先,但自动驾驶时代并未真正到来;另一方面,因为关税的影响,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欧洲建厂至少需要1-2年时间。

这就是为什么,大众在一年之内,与小鹏汽车连签4分协议的原因所在,让小鹏直接变成了一家靠卖技术就有望实现盈利的公司。因为,在大众看来,能花钱解决的事都不叫事,真正害怕的是输掉时间。

关于这一点,福特也表达了相似观点。

近日,福特CEO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电动车企业正光速前进,近几次访华行程让我彻底意识到,中国企业在电动车竞赛中已经大幅领先。

尽管说,因为关税保护,延缓了中国电动车企业进入当地市场的步伐,但是,从技术和产品的角度来说,这更像是落后地区的“闭关锁国”,并非长久之计,甚至还会导致差距越来越大。

坦诚地讲,国内新能源车市场非常卷,就拿9月中下旬来说,包括乐道L60、腾势Z9GT、极氪7X、深蓝L07以及智界R7和阿维塔07将先后发布,几乎是隔天一个热门车型上市。

所以,走出去将成为所有国内车企的共同命题。

9月11日,继$比亚迪(SZ002594)$比亚迪、长安和奇瑞之后,吉利汽车也传出正在寻找在欧洲建设汽车工厂的地点。另外,小鹏汽车也计划在欧洲建立制造基地,以实现“未来10年,小鹏的一半销量来自海外”的豪言壮语。

一句话,留给欧美车企的时间不多了。

#何小鹏增持小鹏汽车,股价见底了吗?#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