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原研生物药专利保护期的结束及生物技术的持续进步,以原研生物药为蓝本的生物类似药正加速驶入发展快车道。
在中国,生物类似药赛道很卷,却也是寒冬下的一抹亮色。由于其研发风险较低、而技术门槛较高的特点,生物类似药既可以为传统药企转型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又可以为创新药企点燃研发驱动引擎。
在国内生物类似药的研发赛道上,既有恒瑞、齐鲁、正大天晴等传统大药企的身影,也不乏信达、复宏汉霖等创新药企的力量。放眼全球,晖致、山德士、安进仍是全球生物类似药的三大巨头,但已经有中国公司闯入这一赛道的全球前列。
国产首家,齐鲁拿下
8月19日,齐鲁制药雷珠单抗注射液(商品名:安卓明)获得国家药监局上市批准。在生物科技的前沿阵地,齐鲁制药缔造了又一个“国内首款”。雷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的上市,展现了齐鲁在生物类似药研发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创新能力。
雷珠单抗是一款罗氏研发的革命性的VEGF抑制剂,重组抗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人源化单克隆抗体Fab片段,靶向抑制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是全球首个在眼科领域使用的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可通过结合并阻断VEGF受体来阻止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新血管生成和血管渗漏,并促进已有的新生血管消退。
自2006年6月在美国首次上市以来,雷珠单抗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多种眼科疾病。
作为眼科治疗领域中的第一代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曾经是全球眼科药物市场中的重磅药物。其销售峰值出现在2014年,超43亿美元。在2011-2021的十年间,雷珠单抗在全球的年销售额基本维持在30亿美元左右。
2011年末,雷珠单抗原研药进入中国市场,售价每支9800元。次年,齐鲁制药也立项开发雷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以满足临床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提高药物的可及性。
截至目前,雷珠单抗原研药在国内已获批6项适应证,包括5项成人适应证,分别为:用于治疗湿性(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用于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引起的视力损害;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用于治疗继发于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黄斑水肿引起的视力损害;用于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导致的视力损害。以及1项适用于早产儿的适应证,用于治疗I区、Ⅱ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和APROP(急进性后极部ROP)。
以生物类似药获批的安卓明,在结构、理化特性、生物活性等质量分析的结果证实了与原研药相似,同样可用于这6项适应证的治疗。
公开资料显示,安卓明的III期临床研究纳入了全球11个国家97家研究中心的616例受试者。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基于主要终点,第8周时,生物类似药组和原研产品组患者BCVA字母数较基线的变化相当,在临床疗效方面具有生物等效性;
在次要终点方面,生物类似药组和原研产品组患者CFT降低、CNV渗漏面积减少、视网膜内积液或视网膜下积液状态改善患者比例、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脱离患者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
在药代动力学方面,两个组患者给药后血清浓度水平和变化趋势一致;
在安全性方面,两个组TEAE发生率基本一致,且大多数为非眼部事件,且生物类似药组的ADA和Nab发生率均低于原研组。
在业内看来,安卓明的获批,标志着齐鲁制药历时十余年研发的这一眼科重磅产品即将进入临床使用,惠及更多患者。中康开思系统数据统计,雷珠单抗注射液在2023年等级医院的销售额达16.48亿元,是自2017年以来的新高。随着齐鲁制药的雷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有望实现雷珠单抗药物在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放量。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安卓明已在今年年初获得欧盟和英国的上市许可,成为首个在欧盟获批的国产雷珠单抗,也是首个成功“出海”的国产眼科生物制剂。
在眼科这一“黄金赛道”,齐鲁制药已经深耕多年。除了近期收获的雷珠单抗,去年12月,齐鲁制药研发的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商品名:卓初明)获批上市,成为中国首个阿柏西普生物类似药,用于治疗nAMD和DME的成人患者,阿柏西普原研药是全球销售量最高的抗VEGF眼科药物。
两款眼科重磅炸弹药物的生物类似药的相继上市,让齐鲁制药在眼科这一赛道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巩固,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步入多点开花收获期
齐鲁如今在眼科赛道的亮眼表现,也是其近年来在生物类似药领域深耕细作、持续创新的缩影。
生物类似药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仿制药,是兼具了更低研发风险、更高技术门槛、更高利润空间的药物。生物类似药的研发面对的是更为复杂的大分子生物药结构,这也意味着在研发过程中并不能完全复制原研药,但要达到与原研药相似的疗效和安全性。
因为生物类似药能够显著降低医疗成本,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生物类似药的研发。
《The U.S. Generic & Biosimilar Medicines Savings Report》(美国仿制药与生物类似药节约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生物类似药帮助美国节省了70亿美元的医疗成本。同时,生物类似药已经用于超过3.64亿天的患者治疗,并产生了超过1.5亿天的额外治疗。
全球范围内,生物类似药的使用量正在迅速增长,并在未来十年保持上升趋势。
根据IQVIA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0年间,生物类似药市场以年复合增长率7.8%的增速持续上升,于2020年达到约179亿美元。据预计,2020至2030年间,生物类似药市场将以15%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发展,2030年将达到750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IQVIA预测,到2027年,随着全球各种生物药的专利到期,以原研生物药为蓝本的生物类似药将加速驶入发展快车道,在市场上贡献显著的份额。
虽然中国生物类似药行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政策的支持为生物类似药的研发和上市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2015年2月,原CFDA发布《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首次明确了生物类似药的定义,标志着我国对生物类似药的评价管理工作有了可供遵循的基本原则,中国的生物类似药行业开始了蓬勃发展。
尤其在2016-2017年,与生物类似药有关的产业政策接踵而至。
2016年10月,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发布《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提出加快临床急需的生物类似药的研发与制备;
2016年11月,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支持生物类似药规模化发展,开展专利到期药物大品种研发和生产;
2017年3月,国家药典委员会发布《关于对“生物制品通用名命名原则规程”征求意见的通知》,其中规范生物制品通用名方法,生物类似药命名和原研无区别,我国生物类似药管理逐步走向正轨;
2017年7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关于“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药临床研究设计及审评的考虑”征求意见通知》,这是首次基于单品种研发制定审评要点;
2017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再一次明确提出支持生物类似药发展;
2017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明确首家生物类似药为高端药品,鼓励市场潜力大、临床价值高的专利到期,首家化学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的开发及产业化。
这些政策的陆续出台,不仅明确了生物类似药的定义和管理原则,鼓励创新药物和生物类似药的发展,还强化了审批标准和监管体系,加强了生物类似药的质量控制,以促进医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齐鲁已经开始涉足基因工程药物研发,生物药发展基础不断夯实。2010年,聚焦肿瘤、自身免疫等疾病治疗领域精准布局,一系列关键技术不断突破。2020年起,多款生物药相继在国内上市,打破进口药物的市场垄断,实现优质国产药替代,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构筑。
不论是仿制药、还是生物类似药,都则肩负着增加药品供给、提供多样化用药选择的重任。齐鲁自本世纪初起,就在持续布局创新药和高质量非专利药,在重大疾病和罕见病领域填补药品空白,为患者提供多样化用药选择,并推动国产好药“走出去”惠及全球患者。
在生物类似药的布局上,齐鲁的管线进度都处于国内的第一梯队。从研发策略来看,齐鲁以大品种为主,重点覆盖某些潜力领域,进度上则追求在前三的基础上争取做到首家。
若说齐鲁的生物类似药布局,就不能不提安可达(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
安可达是国内生物类似药中,实现国产替代代表性的产品之一。
贝伐珠单抗原研药2010年在国内获批,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2015年又获批了第二项适应证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原研药上市同年,齐鲁立项研发其生物类似药。
虽然早早上市,但由于高昂的价格,原研药在国内迟迟得不到放量。在进入医保目录前,原研药价格高达5223元/瓶。直到2018年进入医保目录,降价60%至1998元/瓶,在国内才实现了放量,2018年第二季度销量同比增长250%,在销量的带动下,销售额也增长了50%。但原研药此时也即将遭遇专利悬崖。
2018年原研药专利到期,2019年12月,齐鲁的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安可达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并在上市当月就紧锣密鼓地挂网,挂网价格为1266元/瓶。
值得注意的是,安可达作为首款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有整整半年的“独享”窗口期。
一方面生物类似药具有价格优势,另一方面贝伐珠单抗原研药已经在院内积累起的医生教育、患者教育作为铺垫,安可达在上市首年实现快速扩张。据药融云统计,齐鲁制药贝伐珠单抗注射液上市后首年(2020年)销售额达到12亿,2021年同比大增184%至35亿元,市场份额成功超过原研罗氏,达57%,成为首个实现国产替代的生物类似药。
此外,政策的出现,更加助力了生物类似药的生长。2019年11月,国家医保局65号文件规定,“在医保协议有效期内,如有同通用名药物(仿制药)上市,医保部门将根据仿制药价格水平调整该药品的支付标准,也可以将该通用名纳入集中采购范围”。
除了最为人称道的贝伐珠单抗,齐鲁的生物类似药在近两年呈现井喷式获批。2023年,地舒单抗、阿柏西普、依那西普上市,2024年,曲妥珠单抗、雷珠单抗上市,帕妥珠单抗、帕尼单抗申报上市……
截至目前,国内企业在生物类似药研发管线布局已经覆盖超过45个原研品种,参与厂商超150家。以齐鲁为代表的生物类似药研发企业,正陆续步入收获期,随着越来越多产品获批上市,将进一步打破原研产品垄断,大幅降低药品价格,最终实现患者用药可及,将中国人的“药瓶子”紧紧攥在自己手里。
参考资料:http://www.cnzhilian.com/pinpai/2024-07-11/687720.html
一审| 黄佳
二审| 李芳晨
三审| 李静芝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