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中概指数暴打空头,大涨4.15%,搞得我都很不习惯。

但今天一开盘就习惯了,LPR纹丝不动,说人话就是没降息。

给出的解释大概是,降息、降准、存量按揭定向降息都会有的,但你们要等等;因为银行很苦,平均息差大概只有1.5%左右,如果立马降息的话息差会进一步降低,还会引发存款搬家之类,balabalabala...

我先从技术上解释下这个问题。

所谓息差就是贷款和存款之间的利息差,所有金融机构基本都靠这个赚钱,本质来看就是银行的毛利,然后扣除各项经营成本、税收、坏账以后就是净利。全球不同地方息差不一样,大部分国家的平均息差在2%以上,我国目前是1.5%左右,的确是低于平均水平。

息差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活期存款和贷款利率之差,活期那个利率基本就等于没有,所以一旦降息,这部分息差妥妥就是下降。

二是定期存款和贷款利率之差,这部分理论上来说是同步的,但降息时可能会有人取出存款去买理财产品、保险等其他金融产品,也有人会去买股票,会导致银行用来赚钱的本金减少。

所以降息对银行是利空、加息是利好,通常来说降息周期银行股会跌,加息周期会涨。

息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个东西,在通胀型社会大家都喜欢借钱,利息高点也无所谓,所以息差通常高于2%;但反过来的话,大家都喜欢存钱不喜欢借钱,息差就会很低,比方说日本最低的时候就到过0.5%。

由于全球绝大部分地区都是通胀型的,所以其息差高于2%很合理;我们目前制造能力远大于消费能力,所以息差低于2%也很合理。

按照我善意的理解,可能存量按揭降息的确在进行中,这件事给银行的压力太大了,所以反而会延迟正常的降息步骤。类似于打人一巴掌,就得先给颗糖吃。

从各方面准备来看,其实也很充分。

比方说8月底你们都知道的,保险产品的预定收益率都从3%降到2.5%,明摆着意味着全社会的利率水平都要普降0.5%左右。往好里想,降息的路径已经非常清楚了,早降迟降都会降,相信这一点的今天在买入。

但这里有个点就是,随着息差的减少,金融业就不再是一个高富帅行业,而会变成苦逼行业。

这个很好理解,以前你赚钱多当然是高富帅,未来赚的少当然就苦逼。

在美国金融业一直是高富帅,因为华尔街的确能赚;但在日本和欧洲其实一般般。给你们举个例子,日本金融行业大学生入职起薪平均大约就是20万日元,折合1万人民币左右,和下车间的待遇是差不多的,这就是长期低息差的结果。一直到去年开始日本股市开始涨,今年才开始涨薪,大概涨到26万左右,也就是1.3万人民币左右。

这工资水平我都觉得寒酸,这还是老牌发达国家的金融行业水平么?

啰里啰嗦写了一大堆,其实我最关心的还是到底啥时候降息啊。

这股市我都亏了三年多了,好不容易现在看到点翻身的希望,能不能拉兄弟一把?

嗯,今天港村表现又比A村好很多。

因为港币是完全绑定美元的,昨天立马降息50BP,所以港币的流动性立马就起来了。哪怕只有一部分持有港币的人选择买入股票,也能形成一股力量。

另外近期又有一批港股宣布了高额回购方案,比方说昨天石药集团就加码50亿回购金额。目前大鹅每天回购10亿、团团5亿,阿里大概5-10亿的样子,京东也是上亿,那跟着搭车痛打空头不香么?

写到这里,突然发现药明系起飞了。

原因是美参院最新纳入法案中没有包含《生物安全提案》,也就是和药明相关的那个。

以后还会不会有不知道,但反正现在没有。

虽然我没有药明系,但估计恒生医药ETF多少能沾点光。

就这些吧,过周末去了。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