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有XX(穷尽词典也找不到可表达该类动物的词汇,只好用XX替代)发布了一个清单,其中包括13只ST,并称这些有可能立案调查。

立案调查对于任何一个上市公司的杀伤力可想而知。在我的词典了,立案调查是第一条红线。

立案调查的执纪机关是证监会。可能立案调查清单,按我的理解应属于绝密文件。这么绝密的文件怎么就出现在公共平台上呢?这就不得不好奇XX的身份了。

XX是证监会稽查?有这身份能得到可能立案调查清单没毛病。问题是:不是有保密法吗?证监会稽查人员有可能泄露自己掌握的有保密要求的信息吗?

如果XX不是证监会稽查,那这份XX发布的可能立案调查清单,那就是XX自己的杰作了。还有真实性可言吗?

我不知道XX是如何确定这份清单的,依据是什么。确实,立案调查具有突然性,对于普通投资者完全不可预知。

但是,立案调查并非全无踪迹可循。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立案调查是可识别的:

第一  会计差错

某种意义上,会计差错等同于财务造假。典型案例:博天、东园。博天是因为会计差错更正而立案,东园是因为立案而进行会计差错更正。

实际上,是否存在会计差错,随着管理的提高,是可识别的。年报是标准格式。其中有一栏是: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R是 否

追溯调整或重述原因

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差错更正

以上是示例。

这是编制选项。如果选择是(如示例),在“追溯调整或重述原因”以下的选项是“会计差错更正”,且本身未经立案调查,是可能涉及到立案调查的。

但有的上市公司并不会在此处主动选择“会计差错更正”的。如高鸿在审计报告专项说明中有“国家审计署通知表明高鸿股份 2021 年及以前年度财务报表存在差错的可能,高鸿股份待收到二审生效的判决结果后予以判断并采取相应的合理整改措施。”,这本身指向存在会计差错。而高鸿正是在年报后被立案调查。

第二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非标(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

内控非标(内部控制审计报告非标)在新规中已经构成风险,连续2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实施退市风险。

内控非标,一方面指向上市公司制度存在缺陷,另一方面指向制度形同虚设。大量的各类风险包括违规担保、违规占用、财务造假等,都因此而起。而这些风险的查处,是立案调查的重点。

内控非标,与控股股东资本属性有着较强的关联性。果子控股的上市公司在内控方面,相较于非果子上市公司,在内控方面有着更为完善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无疑,ST上市公司或多或少存在各类问题,管理层有着严格的立案调查立案标准。但如XX般在公共平台散布毫无依据的负面信息,往小里说是制造恐慌误导读者,往大里说未必不是违规-中通客车事件相去不远哈。奉劝XX们: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安要找到你,分分钟的事儿。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