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联储加息后,有很多事情对我触动很深。一些感悟和大家分享,最后还会送一个福利给大家。

一,看实际行动强于看分析报告

都说这次老美降息50个基点是超预期,原因就是海外众多分析机构,预测的都是25个基点。

但,根据海外实时赔率来看,降息50BP的概率是53%,25BP的概率是46%,不降息的概率是1%。显然这个准确率数倍于那些国际投行的分析报告。

显然说明,嘴上说的时候,可以天马行空,但真正下注,那是得拿出真本事的。所以看行动比看分析报告,更靠谱。

二,信感受还是信行动?

对于A股来说,也是一样的,对于市场的未来,我们是信感受还是信行动?

如果相信感受,那么A股现在非常低迷。

如果相信行动,那么我们看到外管局这两天公布了一个很重要的数据:8月,银行结汇1902亿美元,售汇1914亿美元,结售汇逆差12亿美元。


回顾过去几个月,结售汇逆差自2月以来,几乎逐月扩大,到了7月,到了骇人的545亿美元,也就是说,企业拿了美元之后,都不找央妈去换回人民币了,导致央妈的外汇储备持续的失血,增大了人民币的汇率压力。

而仅仅一个月之后,8月,逆差就从545亿变成了可以忽略不计的12亿,大幅好转。这说明企业以实际行动,体现出他们对人民币资产的信心。

如果相信实际行动,而不是嘴上的忽悠,那就应该对9月以后的市场抱有信心。

三,股市里的动作

对于A股市场,现在同样也是要看清真实动作,而不是单纯分析美元降息后股市会如何,看清机构行动,要比分析降息影响,作用大的多。

比如,现在机构常规操作就是,机构提前埋伏,择机启动,顺势抱团,随时撤退。

但机构动作确实不容易发现,因为和散户、游资的交易都混在一起了。让多数朋友看不出来。

虽然大家都知道,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与散户是完全不同的。

但问题是,多数人根本看不出这种不同,那怎么办?

其实,早就有这样的大数据统计工具了。

简单说就是:先把所有的「交易行为」数据先保存下来,经过长期的积累后,再通过大数据模型计算,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交易行为」特征了,这太重要了,大家看下面的数据:

比如说,尚太科技,该股是做锂电负极材料的,属于锂电池板块,这个板块也是2023-2024年A股的重灾区。用系统去观察八月下旬之前,「机构库存」数据都是消失状态,机构不积极,所以每次反弹之后都创新低,坑的一塌糊涂。

一直到8月中旬后,橙色「机构库存」数据出现,意味着机构重新积极参与进来,而彼时市场A股多数股票还没有「机构库存」数据,更说明当机构对尚太科技的态度。所以同样的反弹,之前都是涨两天就跌没了,而这次反弹能持续大涨。

还有很多快速调整的股票,看走势是可能要崩溃的,但机构行动却完全不同。比如两周之前也是连续大跌,基本把此前的反弹全部跌掉了,但大跌背后,用系统观察,「机构库存」数据却反而出现,并且持续不断,大跌背后机构是提前动手,一路要货。当筹码收满之后,自然就发力启动了,借老美降息的影响,赶快拉出短期新高。

四,数据福利

这里再送出一个数据,上面连续出现「机构库存」的道理大家应该也明白了,那么今天有多少只股票连续出现机构库存,发展趋势如何,看下图一看便知。

截图的来源跟上面用的系统是一样的,10天以上「机构库存」持续增加,今天增加到了400多家。而机构愿意积极参与10天以上,就算不涨,也要想办法拉升了。否则机构持续活跃,图啥?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