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一向是秋天最大的消费旺季,其中以月饼带动的消费热潮,无疑会让商家大赚一笔,甚至有“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一年”的说法。而像A股中广州酒家、五芳斋这样的上市公司,中秋节自然是它们冲业绩最好的时机。
可惜,相比与过去的2023年,今年的月饼产量预计与销售额比上一年有所降低,2023年创下32万吨、销售220亿元的纪录,今年则是预计产量30万吨、销售额200亿元,此数据出炉后,果然在中秋掀起一股寒流,引发食品板块的113家公司股价下跌超过30%。伴随着不尽人意的月饼产量和销售额,多家公司股价走低,市场也出现了打折和低价的促销,往年的高价月饼似乎销声匿迹,中低端则成了消费主力。
月饼卖不动、年轻的消费者不再对中秋礼品“感冒”,成了今年的关键词。事实上,不止月饼销量下跌,连高端白酒这些与过节有关的消费品也遇冷,A股黄金个股——茅台都出现了罕见的股价下跌,跌幅超过25%,与2021年的最高点相比几乎是腰斩式下跌,市值跌破1.6万亿。这也说明,消费萎缩是不争的事实,年轻群体不再像以前一样痴迷高端白酒,随之折房地产、大基建、金融等行业的消退,直接反映出社会消费需求下跌、行业面临高库存、动销低、价格倒挂等问题,市场真正的寒流可能还只是开始而已。
热度和业绩不相符的月饼公司
任何一个节日,只要是节日前后,都会出现一波热搜关键词,今年也不例外,在以抖音为社媒的搜索中,中秋和月饼的搜索热度分别增长365.38%和375.00%,与之对应的月饼销量也大幅提升,仅抖音平台近30天就销售出2.5亿元。如果再去线下的实体店走访,也会发现,无论是超市,还是商场、店铺,都是一股非常壮观的销售热。
不过,以A股上市公司的五芳斋和广州酒家为例,它们的业绩与看似火爆的热度并不相符。其中五芳斋在上半年营收15.81亿元,同比下降15.2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34亿元,同比下降8.92%。当然,这份数据并未将下半年中秋的业绩计算在内,财报看上去并不理想,也是情有可原。但如果再看其他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在中秋节的表现,会发现一个惊人相似的共同点:月饼不好卖,是无一例外的共同现象!
更为致命的是,原本以传统厂家一统天下的月饼市场,今年在直播带货的大潮之下,出现了一些所谓的直播大咖带货,原本大家以为会掀起一阵带货高潮,没想到却是适得其反,让销售不尽人意的月饼雪上加霜。
中秋前夕直播间宣传的“香港高端月饼”,30天内以美城为代表的销量突破5000万,因为产品和产地不符、广告宣传涉嫌欺诈、实物辨识不符等原因,对消费者构成欺诈行为,这些直播网红直播带货涉嫌假冒伪劣,夸大虚假宣传,也让月饼“躺枪”,成了年轻消费群体“嫌弃”的替罪羊。
传统没落,创新还有出路
尽管A股的许多月饼公司尚未公布中秋真正的销量,第三季度的业绩也有待观察,但传统月饼企业没落、被年轻的消费群体抛弃,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因为,相比于多年以来一直忠于传统、弘扬传统文化的老一辈,年轻人根本不买账,他们看中不会是那些花里胡哨的高端包装盒,也不会是为了社交而花重金购买的礼品,反倒是自己吃到嘴里感觉可口的,才是他们愿意消费的对象。
因此,一些颇有创新的新产品,仍然是年轻人趋之若鹜的消费品,也是他们认为具有超高性价比的东西,就像今年出现的多口味组合装月饼、低糖月饼等,在年轻人看来,能尝到不同品牌、不同口味的月饼,花钱才心甘情愿。
至于在品类和派系的细分领域,包括馅料的品类划分上,年轻人则以偏甜的口味占据了71.7%的选择比例,因为前段时间《黑神话·悟空》游戏走红的原因,山西的空壳月饼也因此爆红,成交额同比增长432%,也说明不是月饼不好吃,而是购买月饼的群体变了,他们需要的口味,更加多元化,即便是像高端食材的鲍鱼口味、黑松露口味,也能成交额增长超110倍、411%,并不是“买不起”,而是看消费者愿不愿买而已。
前几年的一套玩法可能已经不再适合如今的市场,但并不能说明是月饼不受欢迎,反而是市场规模一直在扩大,2027年预计中国月饼市场规模将扩大到402亿元。不太理想的业绩,必然催生更多的营销手段,月饼或许只是载体,真正的资本铺路,往往都体现在渠道上。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