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新材料是科研、工程技术和产业领域中的瑰宝,它们代表着新型的材料科技。这些材料往往具备出色的性能特性,如卓越的强度、导电性、导热性,出色的耐磨和耐腐蚀性,甚至还有一些神奇的自修复、自清洁和智能响应等功能。研究和探索这些前沿新材料,对于推动科技的飞跃发展、提升人类生活的品质,以及解决全球性的难题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前沿新材料行业分类

目前沿新材料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例如,按照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分为石墨烯、形态记忆合金、自修复材料、智能与仿生超材料等。另外,也可以按照元素或资源类型划分,如稀土、钨钼、钒钛、锂、石墨等。另一种更为细致的分类方式,是根据新材料的类型和来源进行分类,涵盖了先进钢铁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制品,以及复合材料等多个领域。这些分类方式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前沿新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前沿新材料行业发展历程

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重点放在金属和塑料材料的研究上,以寻求更高性能和更轻便的材料。然而,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的时期见证了复合材料和先进陶瓷等新材料的突破,为航空航天、电子器件和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随后的90年代至2000年代初,纳米材料开始成为前沿新材料的焦点,其特殊的性质和潜在应用使得各行各业都对其着迷。而到了21世纪初,前沿新材料行业迈入全面发展的阶段,石墨烯、生物材料和柔性电子材料的兴起引领着科技创新和工业变革。这一漫长历程见证了人类对于材料科学的不断探索与突破,为未来的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前沿新材料行业上中下游

前沿新材料上游包括各种化学元素、化合物和天然资源,如稀土、钨钼、钒钛、石墨等。前沿新材料下游应用行业非常广泛,涵盖了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能源环保等多个领域。例如,石墨烯可以用于制造高性能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形态记忆合金可以用于智能材料的设计和制造;自修复材料可以用于提高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智能与仿生超材料可以用于开发新型传感器和执行器等。前沿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推动科技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前沿新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和增长率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新材料产业正在迅速发展。该产业作为我国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据工信部数据,2015年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为2万亿元,2019年产业总产值已达4.08万亿元,到2021年已经上涨至6.41万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了20.9%。从2010年至2019年的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显示出了强大的增长势头。同时,我国新材料产业结构也进一步优化,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等产品的比重逐年提高。

在具体的前沿新材料中,例如石墨烯,我国石墨烯产业市场规模也在逐年增长。从2017年至2020年,市场规模由70亿元快速增长至23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8.6%。依据这种增长趋势,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攀升至387亿元。此外,全球新材料行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到2020年全球新材料行业产值规模达2.9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9%。

前沿新材料产销情况

在新材料的生产和销售方面,我国几乎能够生产包括高性能工程材料、电子化学品、新型弹性体和新型纤维等所有类型的新材料。此外,特种金属功能材料、现代高分子材料和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在产业结构中占据较大比重,分别占到32%、24%和19%。相较之下,前沿新材料在总额中所占比例较小,仅为3%。

我国新材料产业正在从中低端产品的自给自足逐渐向中高端产品的自主研发和进口替代转型。在全球新材料产业的梯队排名中,我国位列第二梯队。随着国家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新材料行业已成为社会投资的热点领域。根据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材料领域的投资活跃,投资数量达到204起,较上年同比增长15.3%。同时,投资总额也相当可观,高达434.18亿元。

在具体的前沿新材料产销方面,例如生物基材料,其营业收入在近年来呈上升趋势。2018年,生物基材料的营业收入为148.49亿元,而到了2021年,这一数字增加了24.38亿元。这显示出我国前沿新材料产业的产销量正在稳步提升。

然而,虽然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但仍处于从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转型阶段。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镁合金、半导体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全球高新技能产业的快速进步和制造业的不断升级,我国新材料产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前沿新材料行业重点企业

1.西部超导

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高端钛合金材料、超导产品和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西部超导主要产品有三类,第一类是高端钛合金材料,包括棒材、丝材和锻坯等;第二类是超导产品,包括铌钛锭棒、铌钛超导线材、铌三锡超导线材和超导磁体等;第三类是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包括变形高温合金、铸造和粉末高温合金母合金等。

2023年,西部超导营业收入约41.59亿元,同比减少1.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53亿元,同比减少30.25%。

西部超导的主营产品包括高端钛合金材料、超导产品、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2023年上半年分别实现营收13.38亿元、4.016亿元、2.826亿元,分别占比63.41%、19.03%、13.39%。

2.光启技术

光启总部位于中国深圳,是新一代超材料技术和新一代人工智能覆盖技术领先者,旗下拥有光启技术(SZ002625)与光启科学(HK00439)两家上市公司。作为一家以超材料技术赋能行业为内核的使能型企业,光启以产业化需求为牵引,构建了完整的超材料工业体系,形成了新一代超材料技术,率先应用到我国装备上,在世界超材料产业化竞争中抢占先机,成为行业引领者。

2023年前三季度,光启技术营业总收入12.24亿元,同比上升46.68%,归母净利润4.47亿元,同比上升50.27%。

光启技术主营产品包括超材料和汽车零部件,2023年上半年分别实现营收6.85亿元和1.58亿元,分别占比81.25%和18.75%。

3.贝特瑞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8月,隶属于上市企业——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贝特瑞在新三板挂牌交易,2021年11月于北交所上市,证券代码:835185。贝特瑞是一家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技术领先、产品及产业链布局完善、国际与国内主流客户并重为特色,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及新型材料为核心产品,行业地位突出的新能源材料研发与制造商。

2023年,贝特瑞实现营业收入251.19亿元,同比下降2.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51亿元,同比下降28.5%。

4.铂力特

铂力特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增材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成立于2011年,2019年正式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证券简称:铂力特,证券代码:688333。铂力特主要业务包括金属3D打印设备、定制化产品、原材料、技术服务等,覆盖金属增材制造全产业链,其产品及服务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机械、科研院所等领域。

2023年,铂力特实现营业收入12.32亿元,同比增长34.23%;实现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79.41%。

2023年上半年,铂力特的3D打印原材料产品实现营业2710万元,占总营业收入比重的6.18%。

5.方大炭素

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炭素、蓉光炭素、合肥炭素、成都炭素、抚顺莱河矿业、抚顺方大高新、方大喜科墨、江苏方大等十余家子公司,并在俄罗斯、韩国等建立了海外子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前列的优质炭素制品生产供应基地,国内涉核炭材料科研生产基地,实现从赶跑、并跑到领跑炭素行业。作为炭素行业领军企业,方大炭素聚焦石墨烯制备及技术应用等前沿新材料研发,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23年前三季度,方大炭素实现营业总收入38.77亿元,同比下降1.21%;归母净利润3.84亿元,同比下降17.66%。

     中政商情网-专注于中国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报告,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商业计划书,项目可行性报告,节能评估报告,水土保持方案,项目投资风险评定报告,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投融资申请报告,产业园区规划,工程咨询报告,政府专项债券申请报告,资金申请书,十五五战略规划等权威咨询。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中政商情网覆盖100+产业数据:

信息技术:信创、5G、物联网、传感器、云计算、大模型、网络安全、集成电路、地理信息、精密测绘、软件服务、数字经济、工业软件、智能终端、数据中心、数字创意、新型显示、超高清视频、工业互联网

未来产业:氢能、储能、算力、元宇宙、区块链、人工智能、类脑智能、计算产业、光电通信、基因工程、空天技术、深地深海、自动驾驶、量子通信、量子信息、合成生物、低空经济、卫星及应用、人形机器人、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

装备制造:轴承、激光、北斗、航天、航空、机器人、压缩机、无人机、数控机床、轨道交通、智能装备、工程机械、物流装备、工业视觉、增材制造、农业机械、工业母机、新能源汽车、精密仪器设备、智能网联汽车、激光与增材制造

医疗健康:大健康、医疗器械、医药制造、医疗服务、生命健康、生物医药、智能医疗

新能源:风能、核能、光伏、太阳能、锂电池、新能源、生物质能、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安全节能环保、磷酸铁锂电池

新材料:化工、玻璃、新材料、合成纤维、玻璃纤维、合金特材、超硬材料、磷酸铁锂、新型建筑材料、尼龙(PA)

服务业:时尚、金融、科技服务、文化体育、现代服务业

其他:酒、造纸、印刷、钢铁、食品饮料、纺织工业、海洋经济、家用纺织、金融科技、安全应急、文化旅游、产业用纺织

农林牧渔业、水利、煤炭、电力、新能源、核能、石油天然气、钢铁、有色金属、黄金、石化化工、建材、医药、机械、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汽车、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航天、轻工、纺织、建筑、城镇基础设施、铁路、公路及道路运输、水运、航空运输、综合交通运输、信息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商贸服务业、旅游业、邮政业、教育、卫生健康、文化、体育、养老与托育服务、家政、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公共安全与应急产品、民爆和烟花爆竹产品、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服务业、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农业机械装备、数控机床、网络安全

2025-2031全球及中国前沿新材料行业研究及十五五规划分析报告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