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国逐步转向追求高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ESG日益受到中国投资者、企业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和重视。

ESG概念源于上世纪中期,出现在西方工业化后期。随着经济领域对社会和生态系统的负面溢出效应显现,环保主义和社会责任投资浪潮兴起,进而逐渐形成可持续发展理念。我国当前构建ESG体系的探索,是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动选择。主动提出“双碳”目标,充分展现了我国的国际责任担当。与西方发达国家长达200年的工业化进程相比,我们传统产业占比仍然比较高。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占比高,实现“双碳”目标时间更紧,难度更大。这决定了中国ESG体系和“双碳”目标一样,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历史文化传统差异,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本期千合财经将为大家深入介绍中国ESG实践发展的现状,以及中国ESG未来发展的方向。


PART1 中国ESG实践发展历程

我国正在构建的ESG体系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中国ESG实践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始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并融入全球经济。随着社会责任理念逐渐被中国企业接受,2008年政府要求特定公司必须进行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这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直接导致发布报告的上市公司数量显著增加。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议数据显示,到2011年,已有超过500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


第二个阶段开始于2012年中共十八大之后,尤其是在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后。在这一阶段,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目标。标志性事件是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及其他六部委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推动ESG评级和绿色金融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使用。随后,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于2018年部分纳入中国A股进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

第三个阶段始于2020年,当时“双碳”目标被宣布为国家战略,低碳转型成为优先事项。由于ESG强调环境因素,并与资本市场密切结合,ESG变得更加主流,并吸引了各界的关注。

PART2 ESG披露实践

可持续发展报告是为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的衡量和披露机制,同时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工具。在中国,大多数公司自愿披露ESG信息。

中国大陆和香港的ESG披露法规存在差异。2018年6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发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2021年,CSRC修订了年度和半年度报告的要求,要求上市公司披露ESG相关信息。香港方面,香港联合交易所(HKEX)于2012年发布了《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并于2016年和2020年修订了指引,将披露要求从自愿变为半强制再到强制。这一强制性披露要求推动了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可持续信息披露。2023年4月14日,香港联交所刊发咨询文件,就建议优化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框架下的气候信息披露征询市场意见。联交所建议规定所有发行人在其ESG报告中披露气候相关信息,以及推出符合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气候准则的新气候相关信息披露要求,联交所这次咨询的建议正是迈向有关目标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联交所拟就若干披露(例如气候相关风险与机遇的财务影响、范围3排放以及若干跨行业指标)实施过渡性规定,适用于生效日期(2024年1月1日)后首两个汇报年度。2024年4月 联交所就气候相关信息披露刊发《咨询总结》,经修订的《上市规则》将于2025年1月1日生效。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财政年度。

这些ESG披露法规大大增加了中国ESG披露和认证的数量。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的数据,发布ESG或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公司数量不断增加。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调查得知,中国上市公司总量由2012年的638家增至2021年的1,429家。同时,2021年,30%的上市公司发布了ESG相关报告,其中77%为社会责任报告,13%为ESG报告,5%为可持续发展报告。

PART3 ESG投资实践

绿色金融是中国ESG投资的主要表现形式。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和其他六部委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为绿色金融奠定了基础。随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指导和规范绿色金融的发展,绿色信贷和债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中国银行业的绿色信贷余额从2012年的8,950亿元人民币稳步上升至2021年的11.89万亿元人民币。

ESG金融产品包括ESG基金、ESG指数和ESG银行理财产品。其中,ESG基金和ESG指数是增长最快的领域。截至2022年6月,中国已有374只公开发行的ESG基金,总份额超过241.9亿份,总净值达3,925亿元人民币。其中,309只为主动管理基金,主要投资于低碳环保、节能、新能源和碳中和领域;65只为被动指数基金,主要跟踪环保、新能源、光伏、生态保护和电池等领域的指数。共发行了698只ESG指数,包括274只核心ESG指数和424只广泛ESG指数。

ESG投资主要采用七种策略:ESG整合、负面筛选、基于规范的筛选、正面筛选、股东参与、可持续投资和影响力投资。在中国,机构投资者最常使用的是筛选策略,筛选策略帮助机构投资者降低投资风险。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ESG投资特别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85%的被调查证券投资者和82%的股权投资者认为,风险降低是实施ESG绿色投资的主要驱动力。

PART4 ESG评级实践

ESG评级是对公司或金融产品在特定ESG主题上的策略、披露或表现进行的比较性评估。这是投资者衡量公司或金融产品可持续性的重要工具。

中国的ESG评级起步较晚,但覆盖的公司数量逐渐增加。在中国,ESG评级机构自2015年开始涌现,推出了相关评估体系和评级数据。主要的ESG评级机构包括WIND、中证指数、北京商道融绿、华证指数等。在全球范围内,MSCI在2018年将一些中国公司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这使得中国公司更加重视ESG。随后,富时罗素(FTSE Russell)和标普道琼斯指数(S&P Dow Jones)也将A股公司纳入其指数,推动了更多国际评级机构将中国公司纳入其评级范围。

尽管ESG数据源基本一致,不同机构使用的评级方法因范围、衡量标准和权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上市公司的ESG评级并未达成普遍共识。鉴于这种差异,机构投资者越来越多地重新评估和调整其评级数据,以确保其与投资目标的一致性。

PART5 展望

ESG体现的是兼顾经济、环境、社会和治理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一套完整的ESG体系不仅仅是一种追求企业长期价值增长的理念,还包括信息披露、指标评价、投资决策等一系列实践操作,是需要各方共同参与的生态系统。ESG理念的引入,为绿色发展进一步开拓了空间,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抓手。从多年国际实践看,ESG概念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以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为主体的研究框架。下一步,要把ESG理念变为有效的管理工具,衡量ESG投资综合效益,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经营、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引,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企业。

千合财经,作为领域的深耕者,我们始终保持着对全球ESG发展动态的敏锐捕捉,对行业发展细微的变化进行深刻剖析与解读。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ESG不仅是一个企业的责任所在,更是其长期发展的基石和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我们致力于构建全面的ESG信息服务平台,不仅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ESG动向及热点事件分析,通过深度研究,揭示这些变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与未来趋势。积极助力企业灵活调整业务方向与战略规划,确保它们能够紧跟ESG行业发展的步伐,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千合财经拥有服务于港股/A股/美股/新加坡上市公司ESG(CSR/可持续发展/碳中和)报告信息披露的专业团队。自2013年以来,数十年服务于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ESG评级提升、ESG项目管理、ESG品牌传播、指数纳入与投资路演等。千合财经构建了完整的ESG项目业务,可提供“ESG报告编制、ESG评级提升、ESG指数纳入、ESG战略规划、ESG指标体系搭建、ESG项目管理、碳中和项目、ESG实战培训、企业出海认证与培训”等一站式ESG解决方案。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