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的纷繁世界中,存在着一些备受关注的大V,诸如唐朝、谷子地等,他们的行为和言论着实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剖析与审慎的思考。

 

事实上,这些大V在股市从熊市迈向牛市的进程里,仅仅是借助了市场的大势而已,却将此标榜为自身的非凡能力,其行径与忽悠普通投资者无异。他们运用各种方式进行诱导,投资者盲目跟从他们的结果,常常还不如遵循自身的基本常识来得可靠。市场的上涨在很多时候是由于资金充裕所引发的牛市效应,与公司自身的关系并非绝对紧密,然而这些大V却将其夸大为自身的功绩,致使投资者跟风操作后遭受亏损,实际上与行骗之人并无二致。

 

以谷子地为例,招商银行本是市场抱团的产物,他却运用似是而非的论调宣称自己比银行业内专业人士还要精通银行事务。在三道红线对招行房贷新增予以限制的情况下,他依旧在大肆鼓吹。其惯常使用的手段是偷换概念,言说一些难以验证其正确性的话语来迷惑投资者。例如在2021年,他宣称加息会促使银行股价上涨,还以建设银行股价为例,采用股息除以3.5%这种缺乏合理性的方式进行计算,要知道银行股息并非国债,其折现率却比国债还低,这显然是毫无根据的胡乱论断。股价上涨时,他便吹嘘自己判断精准,股价下跌时就声称还会继续上涨,若股价未如他所预期上涨,他就搬出自己那套理论,坚称自己对银行业务了如指掌,计算毫无问题,即便事实已证明他的错误,他依旧死不认错。他们通过看似高深实则毫无依据的计算方式,以一种更为隐蔽的手段欺骗投资者。

 

他们利用过去表现良好的股票,找出一系列过去表现良好的原因,以此忽悠投资者买入。股价下跌时,就宣称市场是非理性的,是难得的“送钱”机会,鼓动投资者继续买入,直至股价跌到极低的水平,便引用茅台股价上涨的例子来为自己的言论背书。整个过程无疑是一个极为隐蔽的骗局,由于其难以被证伪,所以很难被轻易识破。即使股价已经跌到很低的位置,他们仍然让投资者“用盆接”,股价上涨后就将功劳归于自己的英明决策,股价下跌就归咎于市场,声称是市场给予投资者机会,只要公司不退出市场,他们就能够一直凭借这种方式蒙蔽投资者,佯装成“投资导师”的模样。

 

这些所谓的大V们,要么是愚昧无知,要么是居心叵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原本能够较为轻易地识别出骗子的真面目,但他们以长期持股作为幌子,使得问题变得复杂起来。股价上涨就标榜自己英明神武,股价下跌就声称是时间积累不够久,这种看似无懈可击的逻辑,实际上是欺骗投资者的狡黠手段。在股价暴跌时,他们还美其名曰为投资者进行心理安抚、灌输心灵鸡汤。一个长期投资的口号、一个茅台股价上涨的故事、一个西格尔的计算案例、一个巴菲特的投资实例,便成为了他们标榜自身永不失败的宣传招牌,如同“心诚则灵”一般,让人无法进行有力的反驳。

 

还有一些具有误导性的言论,例如“涨了赚钱,跌了赚股息”“涨了赚钱,跌了赚股票”,这些话语看似正确无误,实则缺乏实际的操作指引意义,无法明确告知投资者应该选择买进、卖出还是持有,却容易让投资者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按照这种说法去做就不会出错。类似的还有“努力就能成功”,成功了就表明这种说法正确,没成功就是努力程度不够,这种基于错误前提推导出的结论毫无实际价值可言。

 

就像唐朝所宣称的“宏观不重要”,其理由仅仅是因为巴菲特这样说过,然后便陷入一种既然无法研究宏观就不去研究的错误循环之中,引导投资者仅仅关注公司层面。还有“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句话,同样没有任何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信息,股票上涨就宣称自己的观点正确,股票下跌就归咎于投资者没有对公司进行深入研究。

 

曾经甚至出现过一个原本从事导游工作的人,都能被投资者视为股神,忽悠人们买入晨鸣纸业,投资者经历股价大幅波动后遭受巨额亏损,却仍然秉持着是市场错误的可笑想法,依旧将这位导游视为投资导师,此种现象实在是令人感到可悲可叹,又好气又好笑。

 

我们在股市投资过程中,务必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这些大V的真实面目以及他们言论的本质,切不可轻易被其误导。要坚定不移地秉持独立思考的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理性的投资决策,避免陷入这些看似合理实则荒谬的陷阱,切实守护好自己的财富。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