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消费讯,近日,一位福建的消费者投诉称,在一家杨国福店中吃麻辣烫,发现碗里有大量黑色小虫子,密密麻麻,感到十分恶心。
该消费者和店员及时反馈后要求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进行赔偿,店家不仅没有马上排查食品安全问题,反而在协商时态度不友好、言语挑衅,让消费者走法律程序,“看一下法律能不能让我赔1000元”。
最终,在消费者曝光后,该店店长按法律赔付了1000元。
食安问题频发
作为中式快餐领先企业,杨国福用一碗麻辣烫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2003年,杨国福夫妇开出第一家“杨记麻辣烫”。2007年,杨记麻辣烫改名杨国福麻辣烫,“杨国福”商标注册成功。2017年,杨国福集团落地上海长宁,并开启品牌加盟、快速扩张的道路。
杨国福曾于2022年2月22日递表港交所,计划在主板上市,并于同年8月末失效。当时披露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杨国福门店总数已达5783家,其中自营店仅3家,5759家国内加盟店贡献了超过九成的收入,供应链和加盟费则是杨国福的主要收入来源。
然而,加盟是把双刃剑,依靠加盟模式快速扩张的背后,杨国福麻辣烫屡屡被曝食品安全问题。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在湖北咸宁市一家杨国福麻辣烫用餐时,发现调料里竟然有蛆。据咸宁市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顾客是9月15日前去该店用餐,9月18日,进行了投诉。对于视频中蛆的来源,顾客坚称是商家调料有问题,而商家不予认可。双方各执一词,陷入争执之中。
今年5月,有广东中山的消费者投诉,在杨国福麻辣烫菜品区域发现活的老鼠。根据视频,在杨国福麻辣烫的菜品区域,有老鼠出现在两个食物柜的中间白色透明挡板处,该消费者称吃完饭后发现有个黑色的物体在动,细看发现是老鼠,并担忧老鼠可能会爬到食材上。
据DV现场报道,涉事门店为杨国福麻辣烫(三角大信·新都汇店),位于广东中山。该消费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商家表示会进行整改,可以给两瓶饮料作为补偿,但要求其删除视频。涉事门店店长称,当时老鼠并没有接触食品,只是待在柜子缝隙间,并称已将食材更换,进行大扫除,提高消杀的频率。
今年2月,浙江杭州一名网友发布视频,称其在杨国福麻辣烫外卖碗底发现了4块刀片,已经将此事投诉至相关部门。
去年12月,天津一名消费者反映,她女儿在食用一盒杨国福麻辣烫自热火锅时,疑似在碗里发现蝙蝠。视频显示,一盒已开封的杨国福麻辣烫自热火锅中有一块黑色的不明物体,与蝙蝠翅膀非常类似。
2021年7月,曾有视频博主暗访杨国福门店,就发现仓库有老鼠、被老鼠啃过的食材继续使用等问题。其后,经国家市场监管部门统筹,对杨国福全国3000余家门店进行集中排查,超过800家责令整改、5家被警告、24家被立案调查。
在黑猫投诉平台,杨国福麻辣烫累计投诉量近900条,不少网友投诉吃出头发、虫子、食品变质等问题。
杨国福也曾提出过整改方案,包括尝试关闭加盟通道,整顿加盟商管理体系,将加盟商管理外包给第三方等,但仍未能杜绝食安问题的发生。
麻辣烫“刺客”?
而和食品安全问题一同被曝出的,是杨国福越来越贵。
曾经,“雪糕刺客”一词在全网流行。如今,一向被视为平价美食的麻辣烫也跻身“刺客”一员。“月薪过万,吃不起麻辣烫”一度引发热议,据不完全统计,在2023年,麻辣烫上了7次热搜,每次热搜的核心关键词都是:贵。
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不少消费者晒出在杨国福购买的小票、外卖订单,表示“吃不起”,分量少是其一,动辄50左右的麻辣烫,让很多消费者都觉得杨国福“飘了”。
从手机外卖端来看,土豆4.28元(约50g),折合每斤42.8元;藕片3片3.98元;冬瓜3.98元(约50g),折合每斤39.8元;油麦菜3.98元(约50g),折合每斤39.8元……即便是抛除因平台抽成的溢价,每一个都超过日常菜价。
在线下门店,杨国福首先推出的“按斤称重”并且荤素均价的策略,确实是打破了普通人的基本常识,毕竟很少有人会去在意“一斤究竟有多重”。
如今,“按斤称重”成为行业内普遍的销售手段,它将定价权和选择权交到顾客手里,让“上帝”感受到选择的权利掌握在自己手上,“想吃什么吃什么,少吃少花钱,多吃多花钱”。有业界人士在评价这个改变时称其为“模糊定价”,意为大幅度增加消费者“比价”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让你因大脑无法快速运转,自觉主动放弃。
“除了让商家节省计算时间,提高门店运营效率外,按重量计算降低了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从而抬高了客单价。”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去麻辣烫消费的顾客中,年轻人占很大部分,“几乎没有人会核算称重是否足量,也很少有人会像抠门高手一样,称重之前会挤掉菜里的水分。”
不过,在“麻辣烫变贵”的话题持续发酵后,杨国福方面回应称,麻辣烫经历了消费升级以后,原材料品质变高,成本自然有所增加。
有行业分析认为,麻辣烫一直在走一种缓慢的高端化路线:越来越多的麻辣烫门店从路边摊进入商场,走起了日式风、小清新风,产品也开始往高端上靠拢,豪华版麻辣烫应运而生,例如新西兰雪花和牛、谷饲鸭胸肉、日式鱼籽福袋和手打虾滑等。
但麻辣烫的品牌方忽略了其中一个关键点,对于打工人来说,麻辣烫在心中的定位是一顿比预制菜健康的“工作餐饮”而已,特别是麻辣烫还兼顾了“一人食”属性,因此,当麻辣烫客单价到达一定程度,或是在一个有社交属性的场景下,接近的价格下,人们更愿意选择火锅。
暂不再寻求上市
从2003年哈尔滨永和街的“杨记麻辣烫”到如今风靡全国、超6000家门店,杨国福麻辣烫用了20余年时间走到了麻辣烫行业的前列。
然而,这家大型连锁企业的成长之路,并非是人们传统意义中的商业巨擘崛起方式,而是成长于小作坊、家庭式管理,是一家典型的家族式企业,杨国福一家三口控制着杨国福集团上市之前的100%表决权。
透过此前披露的招股书,杨国福集团中的杨氏家族其他成员也逐渐浮出水面。杨国福麻辣烫执行董事分别为杨国福、朱冬波女士、杨兴宇、孙伟、周峰、李双印;独立非执行董事分别为汤庆顺、徐长宁、程如龙。其中,杨国福、朱冬波女士为夫妻关系,杨兴宇为杨国福、朱冬波女士的儿子。
IPO前,杨国福、朱冬波直接持股分别为38.79%,杨兴宇持股为19.39%,杨国福通过员工激励平台上海福果果及第三方管理伙伴负责人激励平台上海圣恩福间接持股3.03%。
公司董监高中的关键岗位,也全部由杨氏家族占据。由9人组成的董事会中(6名执行董事、3名独立董事),杨氏家族成员占有4席,均为执行董事。杨国福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朱冬波为执行董事;杨兴宇为首席运营官;孙伟是杨国福的表妹夫,为执行董事兼四川杨国福董事兼总经理,掌管公司生产环节。
杨国福的表妹韩晶为公司监事会主席,同时还担任子公司上海煜纳董事、总经理;朱冬波的外甥女张帆、白杨夫妇俩,分别是杨国福集团旗下子公司上海昂铮、鑫绪信息、上海蓝月的董事、总经理。另外,朱冬波的堂妹朱丹丹任职子公司沃福楼董事、总经理。
招股书中还显示,杨氏家族十余关联人,在全国多地有54家加盟餐厅,以及日本、新加坡10家加盟店。
自2015年在上海设立公司以来,杨氏家族作为一个统一的集体共同管理和控制着上海杨国福。2021年12月10日,杨氏家族还订立了“一致行动人协议”,就集团财务、经营政策、人力资源和其他重要事项的决定采取一致行动。协议显示,若杨氏家族未能就有关事项达成一致意见,杨氏家族同意按照杨国福的指示行动。
从财务数据方面看,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9月,杨国福麻辣烫的收入分别为11.82亿元、11.14亿元及11.6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1亿元、1.69亿元及2.02亿元。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加盟餐厅收入分别为10.36亿元、10.56亿元、10.97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7.6%、94.8%、94.3%。
与蜜雪冰城类似,杨国福加盟餐厅的收入来源包括加盟费及系统维护费和销售货品(包括自产货品和向第三方采购的食材、调味料及其他产品等)。报告期内,杨国福向加盟商销售货品收入分别为9.77亿元、10.00亿元、10.58亿元,占比分别为82.7%、89.8%、90.9%;加盟费及系统维护费收入分别为5841.6万元、5543.6万元、3873.8万元,占比分别为4.9%、5.0%、3.3%。
加盟的形式使杨国福麻辣烫得以在短时间内开遍中国,但餐厅网络的迅速扩张也让杨国福集团对旗下加盟餐厅的管理越发困难。如上文提到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蚕食着杨国福的口碑。身为行业头部的杨国福麻辣烫,要想成功上市,面临的挑战无疑是巨大的。
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杨国福麻辣烫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暂时没有上市计划”。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