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23年南非对中国轮胎征税后,中国轮胎位于东南亚的制造基地也被盯上了!日前,南非国际贸易管理委员会(ITAC)针对中国轮胎涉嫌倾销和规避反倾销税,启动新的反规避调查。
被调查产品为新型充气橡胶轮胎。据称,这些产品“从中国跳转到泰国、越南和柬埔寨出口,以规避现有的关税”。
东南亚轮胎制造基地,遭针对
据悉,本次反规避调查的申请人,仍然是南非轮胎制造商协会(SATMC),成员包括普利司通、大陆集团、固特异和住友橡胶位于南非的子公司。
被调查产品包括乘用车轮胎(涉及海关税则HS 4011.10.01、HS 4011.10.03、HS 4011.10.05、HS 4011.10.07、HS 4011.10.09)和卡客车轮胎(涉及海关税则HS 4011.20.16、HS 4011.20.18、HS 4011.20.26)。
SATMC称,在对中国轮胎征收最终反倾销税后,中国出口商已将相关产品的出口从中国转移到他们在泰国、越南和柬埔寨的一些相关公司。
SATMC提供了一份中国出口商名单,这些公司在最初的调查中确定并被指控,通过运营或所有权联系,在柬埔寨、泰国和越南开展业务。
SATMC认为,这种关联性,加上临时措施和最终反倾销税的征收,直接导致了贸易模式的改变,并削弱了反倾销措施的补救效果。
对此,SATMC申请对泰国、越南和柬埔寨的被调查产品,分别征收至高68%、84%和21%的关税。
本案倾销调查期为2023年11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规避调查期有两个,用于判断是否存在销售转换的情况,分别是:2022年3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对比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4月30日;2023年4月1日至2023年10 月31日,对比2023年11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
南非轮胎关税,曾遭强烈反对
据车辕车辙了解,南非是中国轮胎在非洲的主要出口国。据海关数据,今年7月中国出口南非小客车轮胎约2716.61吨,价值约692.81万美元。
2023年,ITAC发布公告,对自中国进口的机动车用小客车轮胎和卡客车轮胎产品反倾销案作出终裁,决定征税。抽样企业税率为0-43.6%;未被抽样的合作企业税率为14.56%,其他企业税率为41.47%。
然而,该关税曾遭到南非轮胎进口商协会(TIASA)的强烈反对。TIASA代表表示,关税“荒谬且误导”,并指出,关税将导致轮胎更多地从欧洲和日本进口,这些产品质量相似,但价格更高。
TIASA估计,对中国轮胎征税后,南非出租车轮胎的成本可能上涨41%;小型乘用车轮胎的成本可能上涨38%至40%;卡车和公共汽车轮胎的成本平均上涨17%。
同时,南非公路货运协会的代表估计,卡车轮胎价格上涨17%,将产生运营商成本增加6%的连锁反应。
中国轮胎应由出海1.0,转为出海2.0
车辕车辙将中国轮胎2012-2021的10年间,定义为出海1.0时代。在此期间,中国轮胎实现了海外产能从无到有的变化,也通过海外产能,承接了部分因为贸易制裁而丢失的欧美地区的订单。
限于地缘政治、人工成本、基础设施、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出海1.0时代企业建厂地点集中选择了与中国距离较近、文化同源、成本较低的东南亚地区,但这也给2021年双反的落地带来了隐患。
在2.0时代,企业的出海目的地则显著差异化、分散化。从大洲上来看,除了亚洲其他地区以外,欧洲、美洲、非洲都成为了轮胎企业的目的地,这一方面给出海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将更好地规避长期性的产能集中的风险。
同时,在2022年以来的出海2.0时代,尤其是202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轮胎企业出海的步伐加快,公布出海建厂规划的项目数量增多。
如果说出海1.0时代,是中国头部企业的产能转移,那在2.0时代,包括很多非上市的公司也出于业务发展或者长期性的内卷而被迫迈出了出海的步伐。
更为重要的是,在出海2.0时代,中国轮胎企业在海外的竞争,已经不是从0到1的竞争,而是从60分到90分甚至100分的竞争。企业比的是哪个地区选址合适,从而能够更快地投产、更稳定地生产、更好地控制生产成本,更比的是哪个企业在欧美成熟市场消费者的认知中,性能更好、品牌更可靠。
只有走通第二条路,单个中国轮胎品牌的全球市占率才能从2023年最高的2%左右提升至5%甚至更高,这才是中国轮胎通往成长的真正长久之路。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