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笔极具标杆的并购诞生。

9月23日晚间永辉超市公告显示,名创优品以2.35元/股的价格,合计62.7亿元的对价入主,成为永辉超市的第一大股东。

此次交易涉及4个主体:买方为广东骏才国际商贸有限公司(简称“骏才国际”);卖方为永辉超市的三大股东——牛奶有限公司(简称“牛奶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简称“京东世贸”)和宿迁涵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宿迁涵邦”)。

根据公告,骏才国际分别与牛奶公司、京东世贸、宿迁涵邦签订《股份购买协议》,随后三方将转让其所持有的永辉超市1,913,135,376股股份、367,227,196股股份和387,772,804股股份,分别占永辉超市总股本的21.08%、4.05%和4.27%。

交易完成后,永辉超市的第一大股东变更为骏才国际,后者持有2,668,135,376股永辉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 29.40%。通过股权穿透,骏才国际由名创优品旗下公司100%持股。

但对于入主永辉超市,市场用脚投票,2024年9月24日,名创优品一天市值暴跌超百亿港元,而永辉超市则连续两日(9月24日、9月25日)一字涨停。

换言之,名创优品成为了永辉超市最大的股东。

据悉,这笔交易预计将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公司成为永辉超市第一大股东后,预计不会控制董事会的多数席位,因此,名创优品不会作为永辉超市的控股股东、实控人,也不会合并财务报表。

价格上,基于永辉超市每股2.35元的目标股份价格,名创优品此次投资作价6,270,118,134元人民币,约62.7亿元。其中将支付牛奶公司4,495,868,134元(约45亿元);支付京东世贸862,983,911元(约8.6亿元);支付予宿迁涵邦911,266,089元(约9.1亿元)。

以此计算,交易前的最大股东牛奶公司拿着45亿元离场,而京东总共套现约17.7亿元。

谈到为何投永辉,CFO张靖京在财务方面做了进一步解释——

一是从零售的角度看,名创优品看好永辉超市的调改前景,认为这个业务有前途;

二是永辉超市目前的估值具有吸引力,投资成本的溢价低,安全边际较高,名创优品进入之后,能够帮助永辉超市优化现在的股东结构和治理结构,支持它现有的业务方向,更好的发挥双方在渠道升级供应链上的整合优势。

对于永辉超市而言,名创优品的入主又是否能为其带来生机?永辉超市表示:未来,名创优品将其理念和管理模式将带入永辉超市,具体的信息详见未来的公告。

经过一天一夜的舆论发酵,市场多认为,对于名创优品而言,这笔买卖并不划算,甚至会成为这家港股上市公司的拖累。

毕竟在实体连锁店遭遇寒冬的当下,永辉超市业绩已经连年下滑,2021年至2023年归母净利合计亏损约80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合计亏损83.71亿元,2024年上半年扣非后归母净利也才为0.3亿元。

业绩深陷亏损泥潭的同时,永辉超市负债率也高企。2020年以来公司负债率均超80%,2024年上半年负债率高达87.06%,其中短期负债44亿元,一年内到期的流动负债达21.94亿元,租赁负债高达192亿元,而账上货币资金仅为50.6亿元。

反观名创优品,产品涵盖包括香水香氛、彩妆、美妆工具、电子电器、护肤洗护、休闲食品、纺织品、包装配饰、文具礼品、生活家居、玩具系列等11大品类业绩,面向全球市场推出“好用、好玩、好看”的产品,自2020年以来业绩稳步向上。

有分析师表示,名创优品投资永辉超市,可能使名创涉足不太有利或不太成熟的投资领域,未来12个月的估值料面临压力,将名创优品评级从买入下调至持有。还有分析师称,这笔交易将消耗名创优品目前大部分的净现金,相信投资者可能更愿意其将资金用于更高的股息支付或者股票回购。

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为此辩解:“我希望大家给点耐心,我希望大家相信我的眼光,我是一个不仅在中国看,还在全球看零售业的人,别的地方我会做错,但在零售这一块,我绝对不会做错的。永辉现在价格是最低点,很多人看不懂,如果大家都能看懂,肯定没我的机会了。”

当前,永辉超市在收缩战线。2023年,永辉超市新增门店5家,关闭门店62家。截至2023年末,已开业门店合计943家,覆盖全国29个省和直辖市;已签约未开业门店达86家,储备面积65.53万平方米。

进入2024年继续关店运动,仅上半年永辉超市,新增门店5家,关闭门店62家,即净关闭57家门店。相较于2023年全年净关停57家店,今年以来永辉超市关店速度明显增加。

除了永辉超市,沃尔玛超市卖场开始频频关店。2016年—2022年,沃尔玛在中国内地共关闭超130家门店,2023年也关闭了十几家。我国商超巨头联华超市过去三年累计关闭1000多家门店。而近三年来,全国超市企业关闭门店数累计超过了2000家。

中百集团(000759.SZ)、利群股份(601366)、三江购物(601116.SH)、家家悦(603708.SH)等A股商超上市公司归母净利均呈现下滑趋势。

线下连锁商超出路何在?

业内资深人士表示:“不管是大润发、永辉或者说华润万家走的是大卖场模式,更注重规模效应,规模越大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越强,拿到的商品价格就越低,所以早期扩张之际,可以先走规模。然而,当规模达到一定的程度,又出现了规模不经济效应,即虽然规模越大,但成本无法降下来”。

整个供应商体系也不愿意支持那么大规模的企业一家独大,所以导致相当长一个阶段,做小店的价格会比做大店拿到的价格更低。王国平对界面新闻分析,一些小规模的零售商就开始使用自有品牌,或是自己采购商品,这把整个价格压得很低,其商品会更加具有竞争力。

商品力是现阶段的一个主流。如果纯粹只有规模而没有商品力的企业,这一阶段都是在一直关店,而且关键都没有办法止损。反观胖东来,不管是其精酿大月饼,还是其他的自有品牌,其产品性价比,包装设计都比现有超市的更好。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