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电极成功应用于高功率密度全钒液流电池

  《中国科学报》报道,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先锋和研究员刘涛团队在全钒液流电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开发出一种铋(Bi)单原子负载石墨毡电极,其在240mA/cm2的电流密度下能量效率达到81.2%,峰值功率密度达到990mW/cm2,为高功率密度全钒液流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

  全钒液流电池因具有高安全、长寿命、环境友好等优点,已成为大规模储能的首选技术之一。然而,负极V3+/V2+反应速率较慢导致极化较大,造成电池功率密度较低、电堆成本较高。同时,钒离子氧化还原反应机理仍不明晰,阻碍了高活性电极材料的开发。

  该工作有助于理解全钒液流电池的电极反应机理,进而为高效电催化剂的设计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对全钒液流电池的提效降本有重要意义。

  液流电池产能提升空间大

  作为一种长时储能技术,液流电池在储能时长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国内液流电池储能项目中,液流电池储能时长基本在4小时以上,部分项目储能时长达6小时。

  《2024中国液流电池产业发展白皮书》(简称《白皮书》)显示,液流电池生产商积极推进扩产计划,2023年国内签约、在建、投运液流电池生产线已超30条,涉及全钒液流电池、铁铬液流电池、锌溴液流电池、锌铁液流电池、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总产能达6GW/年,预计2025年我国液流电池产能有望跃升至30GW/年。

  《白皮书》预计,2025年中国液流电池储能累计装机量占新型储能累计装机的比例将达到1.1%,到2030年和2035年该比例将提高到约2.2%和3%。

  A股市场上,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加强在液流电池方面的布局。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