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中国战略深入实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川交隧道公司自主研发的“川隧大模型”近日于上海数据交易所荣耀挂牌上市,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不仅标志着川交公司在数据资产化道路上取得了坚实成果,更为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树立了全新的标杆。


图片


川隧大模型

图片


“川隧大模型”是川交隧道公司与钉钉联合打造的数字化办公平台——“川隧钉”的“心脏大动脉”,该模型自2020年2月上线以来,便以公路工程建设为核心,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AI等尖端科技,精准覆盖隧道、桥梁、路基、路面四大板块,从进度控制、安全保障、技术质量管理三大维度全面赋能工程建设,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整理、储存及分析,实现用数据指导施工,用数据管理项目。

图片




目前,该模型已获得4项软件著作权,1件发明专利和1件外观专利。在四川省内,已有36个基建项目使用“川隧大模型”指导项目施工管理,累计收集超过30,000条详尽的开挖循环施工数据,构建起一座坚实的数据宝库。这一变革性实践,直接促使隧道开挖效率较未采用平台前平均提升10%,充分证明了“川隧大模型”在提升工程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保障施工安全与质量方面的非凡价值。

创新引领 技术突破


地质信息展示

“川隧大模型”以工程实际需求为导向,创新性地运用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挖掘施工数据价值,构建出精准高效的数学模型,实现了从数据海洋中提取“真知灼见”。模型还集成了详尽的设计资料、实时天气预警、全面的地质信息展示、精准的有害气体监测以及高效的门禁道闸与人机定位等多项实用功能,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精细化的支持,强大的安全管控能力,实现了隧道工程地质信息、视频监控信息、环境信息以及人机位置的全面感知,让隧道安全管控进入了有“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数字人工智能时代,为隧道施工安全筑起了一道数字防线。

实用为先,效能显著


天气预警

“川隧大模型”以隧道开挖进度管理为亮点,通过精准计算与预测,有效指导现场施工,减少等待与衔接时间,显著提升管理效率。借助“川隧大模型”平台,加上全面机械化施工工艺,白马隧道项目整体施工效率大幅提高。特别是软弱围岩隧道Ⅴ级地段开挖进尺,由以前每月完成30~40米增加到70~90米,施工进度得到显著提升。利用“川隧大模型”平台,白马隧道实现了从设计到施工的全程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为工程效率、质量和安全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意义深远,效益显著

图片“川隧大模型”的成功挂牌及入表,不仅标志着川交隧道公司在数据资产化道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显化了企业数据资源的经济价值,更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反应了企业“真状况”

数据入表后更真实、全面地反映了川隧的财务状况和资产结构,提高财务报告准确性和透明度,明确数据资产的权属和价值,提升企业估值。


二是构建了川隧“新样板”

依托此次试点,川隧构建了数据资产入表“识别判定—盘点治理—合规确权—收益论证—成本计量—列报披露”全流程,为同业数据资产入表打造了川隧“新样板”,后期还将陆续完成隧道施工数据(例如施工进度数据、隧道气体监测数据等)开发成数据产品后计入资产负债表。


三是提升了数据“高价值”

增强了数据资产意识,减少“死数据”,为公司对数据进行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动力,有效带动数据采集、清洗、标注、评价、资产评估等数据服务业发展,激发数字经济发展活力。


未来,川交隧道公司将继续秉承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以数字化转型为引擎,以智能设备为抓手,不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路桥(SH600039)$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