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业们,将会交出一份怎样的三季报?

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光伏企业们的业绩再差,也要发三季报。

最近10天,特别是10月份的最后一两天,是上市公司集中披露三季报的日子。按往常来说一个三季报,并没有多么重要。但是,对于当下的光伏企业、光伏概念股的投资者来说,却很重要。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宏观经济数据: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497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逐季走低。

    著名经济学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要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速目标,第四季度需要达到5.5%的增长速度,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正因为挑战很大,所以我们最近出了一揽子大招。

    伏企业们,将交出一份怎样的三季报呢?在今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光伏又将如何克服困难与挑战呢?

01经营性现金流,或将进一步变差

    如果说今年的一季报、半年报,光伏企业还能在财务报表上做一些适度的包装和美化,那么到了三季报,再掩盖问题的难度和成本都会上升。

    有的企业在一季报、半年报时的营收、归母净利都还是正的,但扣非净利已经接近于零。

    最难注水的财务指标,往往是经营性现金流。经营性净现金流=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营业费用-税金+折旧和摊销。

    在今年中报时,很多企业的经营性净现金流已经为负,头部企业中仅有通威股份、TCL中环、阿特斯、协鑫集成等经营性净现金流为正。到了三季报,光伏企业们的这项财务指标有可能会进一步变差。

     除经营性现金流指标以外,今年的三季报,还有多少光伏企业今年第三季度的营收和净利,环比仍然能够保持增长呢?答案很快就会揭晓了。

    02海外高溢价订单减少,进一步影响预期,今年上半年,2023年下半年签署的一些海外高价订单,还能顶一顶,那么进入今年下半年,已经没有多少高溢价订单可以支撑一些公司的业绩了。

    最近,赶碳号访谈了多家光伏企业,大家的想法普遍都比较悲观。有几家代表性企业认为,光伏要想真正触底回暖,至少要等到2025年6月份以后。

    此前,头部企业在去年11月份时曾表示,光伏洗牌至多持续半年一年。按照当时的说法,现在洗牌已经结束了。在今年6月上海SNEC展会时,也有头部企业说,今年四季度最晚明年一季度,光伏将会回暖。现在看,这种观点也已经落空。

人们的预期之所以变得趋于悲观,就是因为国内光伏市场普遍亏现金的拖累之下,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仍在增强。

    地缘政治、美国、印度等市场光伏制造的本土化,都会对海外市场构成消极的心理暗示。

    除此之外,赶碳号认为,可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近一年多来光伏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彻底把海外光伏产品经销商、代理商、安装商都给整蒙了——他们就是想破脑袋也没想到过,光伏组件的价格居然能跌成这幅样子。

    这样的教训所留下的心理阴影,可能只有高价囤过光伏组件的人才能体会到,就像节兴冲冲套在涨停板上的众多投资者一样。我们都知道,预期一旦发生改变,真想要修复,就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更大的成本和代价。

03债务风险,或向设备辅材蔓延

    伏主材的内卷与债务风险,可能会向设备、辅材进一步蔓延。

    在盘点今年中报时发现,光伏设备、辅材、逆变器企业的业绩普遍好过光伏主材。

    这种优势,在今年三季报时能否得到保持呢?

    首先,只与光伏装机发生关系、不与组件发生直接关系的环节估计仍能保持,如逆变器、支架等。

另外,与主材直接相关、但由原材料刚性价格决定的环节,估计不会有太大波动。比如浆料企业,主要受白银价格被动影响,浆料企业也就赚个加工费这样的辛苦钱。光伏是被动受银价影响的行业,而不是直接决定银价走势,这最要命。

    第三,设备、辅材企业的业绩有不少是纸上财富,体现为应收账款。从最近设备企业告光伏企业的合同纠纷官司、设备企业告同行的专利官司都在增多,其实就很直观地体现了这些企业的生存状态。

    随着行业洗牌进一步加剧,设备和辅材企业们,应收账款越来越多,账期越来越长,坏账率越来越高,这是大概率的了。整个行业的债务风险,设备、辅材企业一起背了不少。看他们的三季报,很简单就看他们新增了多少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和应付之间的差额是增大还是缩小就可以了。

当然,还有个重要指标可以参考,那就是自由现金流。这适用于所有光伏制造企业。

    04光伏洗牌降速,产能出清延长?

    好巧不巧,正当光伏备受煎熬之时,来了一个大牛市(有待进一步验证)。这个牛市有多牛、有多长,都是个未知数。

    无论是对上市公司,还是对心态左右摇摆的投资者来说,这个三季报都太重要了。因为,要等到2024年度业绩的预告,至少要明年一月份了,如果要等到2024年的年报,最晚甚至要等到2025年的4月底。

    这一轮突然袭来的牛市,归根到底,还是需要基本面来支撑的。那么,这一轮牛市对于光伏的影响,究竟是利好还是利空呢?

很简单,我们只需要反问,牛市能够给光伏企业带来什么?答案当然是资本。那么光伏现在这样卷,根本原因是什么?至少部分原因也要归根于资本吧?光伏赚钱效应明显时,拿钱非常容易,资本追捧,扩产无序。

所以,解决光伏内卷的问题,如果再给这个行业太多金融支持与助力,可能会化解一部分落后产能、经营质量低下的企业的债务风险,但从根本上说,或许就是抱薪救火,火上浇油。

    房地产因为城市化进程的基本完成、人口红利的衰退已经发生过剩。光伏不像过剩的房地产,是朝阳产业,但也不是没有天花板。

    这一轮化债有一个最强烈的信号,那就是对于房地产严控增量,稳住和盘活存量。对于光伏,是不是也应该如此,至少要适度控制增量,出清一部分落后的存量呢?

    地产的本质是金融,强资产属性。但光伏是制造业,往大里说是能源的基础制造业。金融属性的地产,自然需要金融手段来解决,制止新增供应,扩大需求,这样才能守住底线,防住风险。

那么,作为工业属性的光伏,为能源转型提供支撑的光伏,就应该是在供应端要实现高质量增长,淘汰落后产能,适度控制新增产能。

05光伏市场,究竟要不要干预?

    光伏想要企稳回升,光靠光伏企业自身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光伏产品的最终出口,就国内市场而言,只有一个客户。这个客户是中国光伏制造企业的基本盘,而且国内的招投标市场价格,也直接影响到海外市场的价格。

    那么,不是要不要干预,而是怎么干预,这就成了一项技术活,很容易吃力不讨好。

管住价格,特别是严格执行招投标法,管住低于成本价投标中标,最近就成了一个莫衷一是又非常棘手的难题。

   关于0.68元/W的组件最低成本价,这几天大家讨论得很激烈。有不同观点,才是好事,道理越辩越明。

    不少人认为,采取最低限价,将会大大降低产能出清的速度和效率。笔者个人认为,即使按这个价格倒推,很多企业甚至包括一些头部企业,也同样会被出清。事实上,我们发现,近期低于这个成本价中标的,更多是大企业。所以,管住这个价格,也是维护市场公平,防止不正当竞争。真正牺牲的,其实是五大六小的“利益”。

    另一方面可能更为重要,那就是应该把光伏装机和消纳作为重中之重,加强增长预期引导的同时,更要全力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破除因袭已久的桎梏和阻力,加快能源转型。说得过头一点,总不能因为光伏制造业都是民营企业在干,就任由其血流成河吧。

    还有10天时间,所有光伏企业都将发布三季报。我们调整好心态,拭目以待。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