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旬
编辑/薛向
出品/壹览商业
头图/卫龙美味官方微博
食品安全问题是悬在中国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最近,中国调味面制品行业巨头—卫龙,又一次卷入舆论漩涡中。
卫龙创办于1999年,2022年于港股上市,被称为“辣条第一股”。而近日,卫龙因被检测出日本禁用的食品添加剂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超43公斤的卫龙“亲嘴烧”产品在日本被召回。
此前,海天酱油因为国内国外产品配料不同,引发的舆论危机造成了近千亿市值蒸发,而卫龙的后续回应可以看出,其并没有吸取此次教训。
据媒体报道,卫龙对大众做出反馈:系国家间标准不一样,产品符合中国标准,安全合规,消费者可放心食用。对于亲嘴烧后续能否在日本售卖的问题,卫龙表示按照日本标准调整配方就可以。
因标准的不同,表现出的“双标”行为,引发了消费者对于卫龙产品的信任危机,也引发了对于国内食品产品安全问题和内控的进一步质疑。而业内人士认为,行业标准只是最低门槛,作为行业领导者,应该主动提高产品标准,为消费者提供更营养健康的产品。
除此之外,卫龙“亲嘴烧”产品此前还因为“恶俗营销”、“擦边”等问题,受到种种负面影响。
而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在卫龙产品中吃出异物、食后出现身体不适等问题,比比皆是,卫龙是一个让消费者“既爱又恨”的“国货”品牌,这次“双标”事件发生后,卫龙在做出反馈的同时,也表示自己“委屈”,这背后又有怎样的“难言之隐”?卫龙的“国货”“人设”还能否立住?
卫龙的“双标”已不是第一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卫龙的此次信任危机,并不是这一件事造成的。
今年5月,一位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指出其购买的两包标称15克的卫龙魔芋爽,实际重量分别为12.6克和8.9克,均未达到包装上标注的15克,而销往美国、韩国等市场的同款产品,却是足斤足重的。该视频发布后,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5月21日,这位消费者又发布了一段与卫龙客服电话沟通的视频。视频中,客服人员质疑消费者是否是“普通消费者”,这一回应随即引发更大争议。许多网友认为,卫龙应积极解决问题,而不应质疑消费者投诉的动机。
5月23日上午,卫龙发布《致消费者》公开致歉信,表示已经联系相关消费者并妥善解决问题。同时,卫龙在内部展开了产品生产和质量检测的自查工作。在当天下午,卫龙再次发布《致消费者书》,宣布公司已配合漯河市市场监管局进行产品净含量抽检,并将在报告生成后公示。此外,针对客服与消费者沟通过程中的不当言论,公司已进行内部检讨。但截至目前,针对产品净含量不足以及本土与出口标准不同的问题,卫龙仍然没有给出明确解释。
TBHQ分析,事实也要“结合国情”
而此次“亲嘴烧”产品在日本因含有被禁食品添加剂TBHQ而被召回,但在国内却声称其“符合标准”,进一步加深了国内消费者对卫龙食品标准“双标”现象的不满情绪。
据了解,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是一种食品抗氧化剂,主要用于延缓食品中的油脂氧化,防止变质,进而延长保质期和货架期,同时,它还具有抗菌、抗霉菌和抗酵母菌的作用。此前,我国在(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TBHQ可用于多类食品中,包括油炸面制品、月饼、饼干和膨化食品等,且使用量不得超过0.2g/kg。而在今年3月发布的GB 2760-2024标准中,将适用食品类别由12类缩减为11类。其中,原来的“月饼”类别被扩展至“糕点”,而“基本不含水的脂肪和油”类别则被删除,对于最大使用限量的限定仍保持在0.2g/kg。
卫龙的“亲嘴烧”产品检测报告显示,TBHQ的含量完全符合国家规定。其1kg经典香辣风味“亲嘴烧”的TBHQ含量为0.06g/kg,而65g川香麻辣风味的亲嘴烧则为0.07g/kg。此外,河南省食品和盐业检验技术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亲嘴烧”中TBHQ的实际含量为0.0342g/kg。
结合国内标准,并按0.0342g/kg的TBHQ含量计算,消费者在一次食用量不超过5.8kg的情况下无需担心健康风险。作为休闲零食,卫龙“亲嘴烧”的常规摄入量远低于这一阈值,消费者正常食用基本不构成健康威胁。
但这并不意味着TBHQ百分之百安全,在动物实验中发现高剂量的TBHQ与致癌作用相关,同时也有研究表明TBHQ能导致DNA的损伤。因此,包括日本、欧盟在内的国家要求在食品中不得检测出TBHQ。但在食品当中不用TBHQ,也意味着成本将大幅提升,例如用维生素E也可以代替TBHQ做抗氧化剂,但是成本将上升至少2倍,这并不符合“中国国情”。因为中国的地区发展并不均衡,一线城市消费者有能力和需求购买标准更高的食品,但国内的大部分地区消费者并没有那么高的需求,以卫龙产品为例,如果按照更高的标准执行,生成成本必然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或许就会成为下一个价格“刺客”。
外资品牌搞“双标”激“民愤”,卫龙“双标”步后尘
正因为“国情”,造成近年来诸多国外品牌对出口到中国的产品标准远低于本土标准,例如此前的芬达“翻车”,某英国留学生爆料,在英国版芬达的配料表中,防腐剂使用的是山梨酸钾,而国内版使用的则是苯甲酸钠,英国版配料中含糖,而国内版使用的则是果葡糖浆,英国版配料中使用的是从南瓜、胡萝卜中提取的天然色素,而国内版使用的则是柠檬黄和日落黄等人工色素。相比葡萄糖,果糖更容易被肝脏摄取,而如果过量摄入果葡糖浆,会引起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而有消费者吐槽,“喝完芬达,舌头都是橙色”。而联合利华旗下知名冰激凌产品梦龙雪糕曾因“中外用料不同”登上“热搜”,哈根达斯月饼用代可可脂冒充巧克力,韩国品牌“好丽友”之前被曝仅针对中国、俄罗斯等部分市场涨价,并且它在国外使用配料的是可可粉,而在中国使用的是代可可脂,后者成本大约只有前者的1/10-1/6。知名羽绒服品牌加拿大鹅因虚假宣传被罚款45万元。似乎一句“符合国内标准”就可以成为中外标准不同的“免死”金牌,也可以借用低廉的成本,在国内市场大肆敛财,这引发了国内消费者强烈的不满。如果说国外品牌的“双标”只是让消费者“愤怒”,那作为国产品牌的卫龙,不止一次的“双标”,则更让人失望。
虽然一句“符合国内标准”就可以免除监管部门的处罚,但对于行业领导者,不能仅仅用行业“最低标准”来为消费者生产产品。
不止是卫龙,近两年国内企业出现“双标”问题的情况还有很多,但同时,公共政策的制定需兼顾不同社会群体,忽视普通人群的利益,会被视为缺乏良知,而忽视中高阶层的需求,又可能影响政策效率。将这一观点应用于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上,企业面临“双重标准”的挑战,即如何在保障最基本的安全底线与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之间找到平衡。
为应对这一挑战,一个合理的做法是,在确保国家食品安全强制标准作为不可逾越的底线的同时,鼓励面向高端消费市场的企业自愿设立并执行更为严格的企业标准。这种做法在国际上已不乏先例,它既能确保广大消费者享受到符合国家基本安全要求的食品,又能满足部分追求更高品质生活的消费者需求。
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应当是一个精细权衡的过程,既要坚守安全底线,保障公共利益,也要允许并鼓励市场创新,通过企业自愿提升标准来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从而提升整体市场的效率与满意度。如果企业依仗自己的市场份额“闭门造车”、“毫无敬畏之心”,那其被“蚕食”,也不会太远。$卫龙美味(HK|09985)$$联合利华(LSE|ULVR)$$加拿大鹅(NYSE|GOOS)$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