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芯片产业的现状与前景

(一)业绩表现向好

2022 - 2023 年,国产半导体厂商受消费电子需求低迷等因素影响,业绩不佳。但经过两年修复,2024 年芯片半导体行业走出阴霾。10 月以来,多家国内芯片相关厂商公布 Q3 业绩报告或预告,业务涵盖设计、设备等多环节,面向不同细分领域,超九成业绩向好,不少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翻倍,市场需求复苏和高端产品渗透是关键词。全球范围来看,2024 年二季度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额环比增长 6.5%、同比增长 18.3%,中国集成电路前 8 个月出口金额和数量也都呈现增长态势。#半导体或迎上行周期,投资机会几何?#

(二)政策助力发展

2024 年新 “国九条”、“科创板八条” 等政策发布,芯片半导体领域产业并购升温。9 月 24 日 “并购六条” 的出台,支持跨界并购、允许并购未盈利资产,有望提升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力。截至 10 月 13 日,2024 年 A 股半导体产业链已有 36 家企业披露重大重组事件或进展。这些政策为芯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促进产业整合和升级。

(三)投资指数基金的合理性

芯片产业技术迭代迅速、竞争激烈,投资者研究每家芯片企业耗时费力。长期投资芯片等高科技产业的指数基金,有望获得与行业发展相匹配的收益。随着全球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发展,芯片作为高科技产业的重要部分,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指数基金能让投资者分享行业成长红利。

二、消费电子产业的现状与趋势

(一)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表现

半导体: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自 2024 年 4 月触底后攀升,8 月全球销售额同比增长 20.60%、环比增长 3.51%,中国销售额环比增长 1.64%,占比达 29.1%,自 2023 年 11 月起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连续 10 个月正增长,行业景气度显著提升。

手机:2024 年 8 月国内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 17.70%。全球来看,2023 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前三季度降幅逐季收窄,四季度转正,2024 年前两季度上升,第三季度同比增长 4%,原因是换机周期和新产品发布。

PC:2024 年前三季度全球 PC 出货量同比下降 1.33%,第三季度消费略不及预期。回顾历史,2020 - 2021 年疫情推动 PC 增长,之后重回弱势,不过 AI 大模型落地为 PC 产业链带来创新驱动,换机潮有望使 2025 年 PC 市场恢复增长。

(二)新手机发布的影响

近期 OPPO、华为分别发布 Find X8 系列和 nova 13 系列,小米、荣耀等安卓厂商新品也陆续发布。OPPO Find X8 系列采用先进处理器且有自研引擎协同,AI 功能丰富;华为 nova 13 系列搭载鸿蒙 4.2 系统且支持北斗卫星图片消息。今年手机厂商创新核心是 AI 应用体验升级,加之购物促销季临近,终端换机需求被看好。

三、芯片与消费电子产业相互关系下的投资机遇

(一)AI 对消费电子和芯片产业的影响

短期影响:AI 在手机等成熟消费电子产品的应用,将带动量价齐升。硬件变革适配 AI 负载会使单机价值量提升,促使存量用户换机,同时带来巨大的换机需求。

中长期影响:手机零部件规格提升增加 ASP,AI 应用逻辑跑通有望缩短换机周期,增加稳态年化出货量。此外,AI 还将加速新硬件形态探索,如 ARVR、手表等 AIOT 产品在 AI 赋能下创新,为消费电子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进而拉动芯片需求。

(二)指数投资选择

对于投资者而言,关注指数是不错的选择。这些指数为投资者参与芯片和消费电子产业投资提供了分散风险、低成本且透明的途径。可关注:

国证消费电子指数(挂钩产品:$消费电子ETF(SZ159732)$)投资于涉及消费电子产业的 50 家 A 股上市公司,涵盖电子制造、半导体等主流板块,涉及手机产业链等细分领域。

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挂钩产品:$芯片ETF(SZ159995)$)覆盖芯片产业核心和支撑产业链,30 只成分股多为各细分环节龙头公司。

综上所述,芯片和消费电子产业在当前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复苏以及 AI 技术的推动为投资者带来了潜在的投资机会,通过指数投资可以有效参与到这两个产业的发展红利中不过,投资过程中仍需注意产业风险,如技术迭代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等。#光刻机概念走强,张江高科2连板领涨#

风险提示: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所提基金属于指数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其联接基金存在联接基金风险、跟踪偏离风险、与目标ETF业绩差异的风险等特有风险,且市场或相关产品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申购:A类基金申购时,一次性收取申购费,无销售服务费;C类无申购费,但收取销售服务费。二者因费用收取、成立时间可能不同等,长期业绩表现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请详阅产品定期报告。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