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出现重磅并购。
10月30日晚,港股上市的中国生物制药发布公告称:将通过协议转让和邀约收购的方式,以每股33.74元的价格收购科创板上市企业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最多55%的股份。
这是证监会“并购六条”发布后首单科创板公司被收购,也是极少见的H股收购A股的案例。
浩欧博是一家诊断试剂企业,号称“国内过敏原检测领域第一股”,在业务上与中国生物制药并没有太大的协同。因此外界猜测,中国生物制药收购浩欧博,并不是为了IVD业务,而是为了向它注入医药资产。
此前,同在港股上市的石药集团通过向A股上市子公司新诺威注入资产的方式,将自己的创新药板块移到了A股。对于没有A股上市平台的巨头而言,直接收购一家A股上市公司是最便捷的方式。
收购对象条件完美,正大医药资产有望注入
中国生物制药主要业务是肿瘤、肝病、呼吸和外科/镇痛四大领域,最核心的子公司是正大天晴。根据公司资料,正大天晴目前有6款1类新药获批上市。米内网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销售额超过1800亿元,同比增长4.43%。
从体量上讲,中国生物制药比浩欧博大出百倍还不止:2023年中国生物制药总收入261.99亿元,浩欧博只不过2.11亿元。中国生物制药总市值676亿元,浩欧博经过这两天连续两个20cm涨停,市值也不超过30亿元。两家公司的体量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2023年,浩欧博净利率约为9%,中国生物制药净利率接近20%。从任何一个角度看,中国生物制药都几无可能是冲着浩欧博的业务和财务现状而收购。
9月24日,中国证监会印发《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明确,积极支持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进行并购重组,包括开展基于转型升级等目标的跨行业并购,以及有助于补链强链、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未盈利资产收购。
这一政策的出台,向市场传递出明确的支持信号。市场各方确信,医药产业并购重组的大幕正在拉开。今年10月,同仁堂收购红惠医药,山东科源并购宏济堂,新诺威收购石药百克,药师帮、多瑞医药、康惠制药、双成药业等多家企业都在这短短一个月间披露了资产并购的进展。
在科创板医药上市公司中,浩欧博的市值不是最低的,但它的业务属性,算是中国生物制药最合适的收购对象。浩欧博业务单一;不涉及药品研发销售,不会和中国生物制药既有业务构成垄断;而且股权结构相对集中,创始人李纪阳通过海瑞祥天公司控股55.66%。中国生物制药收购的可能正是李纪阳手中的股份,不会涉及要约收购等复杂操作。
这一切,都是为了正大集团最重要的医药板块在A股上市。
曾经筹划A股上市,目标营收千亿
早在2021年,中国生物制药就表达出实现重回A股的期望。但当时资本市场表现低迷,登陆资本市场显然不是最佳时机。
相对来说,港股的流动性较差,公司价值难以体现。中国生物制药2018年确立全面向创新药转型之后,公司的创新药业绩稳步提升,从2022年的67.5亿元,上升至2023年接近百亿元。2023年,中国生物制药创新药投入占总研发费用的77%,亿立舒、利马前列素、贝伐珠、利妥昔等6个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获批。
中国生物制药对外宣告已迎来创新转型的收获期,2024年还将有多个产品获批上市,将实现2030年千亿元收入战略目标。
但是,这些响当当的创新药成果,放在港股市场上受认可度并不高。从公司股价来看,只在2020年的特殊时期达到过历史最高位的10.9港元,其余时间长期保持低迷。尽管公司的营收、利润水平不输给国内任何一家医药龙头企业,但创新和市场的优势并不能体现在市值上,属于养在深闺人未识。
作为老牌药企,中国生物制药已完成“二代”交班。家族第四代管理者谢承润已接管公司第六年。中国生物制药的核心业务在内地,到A股上市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正大天晴的微信公众号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称“公司对A股市场的积极活力和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同时我们将深度赋能浩欧博,在各个层面探讨合作。”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