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鹏博(SH600804)$  

《在太空建成“信息高速路” 我国卫星互联网进入产业化阶段》

鹏博士研究院 2024年11月02


卫星互联网成为全球竞争焦点

随着航天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商业卫星的频繁发射,全球主要国家纷纷加入,一场围绕卫星互联网的全面“竞赛”已经拉开帷幕。手机直连卫星是卫星互联网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自中国电信率先推出基于高轨天通卫星的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各国均在加快布局步伐,以实现手机直连卫星更广阔的网络覆盖和更高效的数据传输服务。


美国以SpaceX为代表的卫星公司重点探索存量终端直连路线,截至2024年7月SpaceX已累计发射具备手机直连卫星功能的“星链”卫星超100颗,具备开展商业服务的基础,目前已在北美、日本、新西兰和加拿大等地同步推进商业落地合作,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高速互联网连接服务,用户规模超过400万人。


英国通过与SpaceX等领先企业合作,加速推进OneWeb卫星计划,利用低轨卫星构建全球高速电信网络,已发射700多颗卫星,增强偏远地区的通信覆盖,降低通讯成本。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2023年开始在“球体”基础上构建由数百颗卫星组网的低轨星座,用于提供手机卫星直连服务,部署高度约为2000千米,以解决远北地区、高速公路和偏远定居点的通信问题。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多项关于卫星互联网发展的支持政策。2020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次明确将卫星互联网首次纳入新基建范畴,上升为国家战略性工程。工信部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提出,加强卫星通信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推动高轨卫星与中低轨卫星协调发展。推进卫星通信系统与地面信息通信系统深度融合,初步形成覆盖全球、天地一体的信息网络,为“陆海空天”各类用户提供全球信息网络服务。国务院2022年印发的《“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提出,构建基于天通、北斗、卫星互联网等技术的卫星通信管理系统,实现应急通信卫星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综合应用。国务院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构建设施设备信息交互网络,打造新一代轨道交通移动通信和航空通信系统,研究推动多层次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兼容互通。



高低轨互补

卫星通信应用向多元化发展

目前,我国在高轨和低轨都部署了许多的互联网卫星,在这两种轨道上运行的互联网卫星都能够为地面上的用户提供互联网服务。


我国高轨卫星互联网主要依托高通量卫星,经历了从培育到成熟再到全面发展的阶段。1972年北京一、二号卫星地面站获批建设,标志着我国卫星通信业务的开始。汶川地震后,中国启动了自主移动通信卫星系统的立项论证,决心填补国家在卫星移动通信领域的空白。天通一号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制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天通民用系统的建设、运营和推广工作由中国电信负责。其中,01星于2016年8月发射,天通一号02、03星分别于2020年11月和2021年1月发射。目前天通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实现我国领土、领海的全面覆盖,为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稳定可靠移动通信服务。


在高轨方面,我国发天通一号、中星、亚太等系列卫星,目前有 19 颗高轨通信卫星在轨运营,全球排名前五。“中国卫通利用中星16号、中星19号、中星26号卫星,建成我国首个高轨Ka高通量卫星互联网,完整覆盖国土全境及‘一带一路’重点地区。” 中国卫通创新研究院系统论证中心主任朱兴鸿表示。


我国政府不仅重视高轨卫星的发展,还积极推动中低轨卫星的协调发展,促进卫星通信技术的多元化和全面性的同时,加速了数字化转型的进程。2017年以来,国内相继启动了多个卫星星座计划,包括航天科技的“鸿雁星座”、航天科工的“虹云工程”、国电高科的“天启星座”等。


步入2024年,我国卫星互联网领域捷报频传:2月,“中国移动01星”和“星核”验证星成功发射入轨;5月,上海蓝箭鸿擎科技向ITU提交了包含1万颗卫星的“鸿鹄三号”卫星星座申请备案;6月,银河航天在泰国建成基于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星座“小蜘蛛网”的地面试验站8月6日,“千帆星座”的首批组网卫星以“一箭18星”成功升空入轨,标志着我国向组建全球卫星互联网迈出了重要一步。10月15日19时,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极轨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据了解,“千帆星座”也称“G60星链”,是我国正在建设的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之一,将为全球用户提供低延时、高速率、高可靠性的卫星互联网服务。


在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我国超低轨通遥一体卫星星座计划”揭开神秘面纱,按照计划,2030年完成300颗星组网运行,形成全球15分钟响应能力。


东兴证券石伟晶认为,国内卫星互联网进入产业化阶段,卫星互联网将是未来五年通信板块最具成长性的细分板块。市场规模方面,有研究机构预测,到2025年,我国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将突破450亿元。


卫星互联网“快跑”

安全问题不容小觑

卫星通信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可以形成一套天网与地网融合的新型网络系统。随着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逐步驶入“快车道”,其应用场景与商业模式在迅速落地,“相伴而生”的安全挑战也已经迫在眉睫。亚信安全CEO马红军介绍,卫星互联网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涉及通信链路安全、地面系统安全、卫星及载荷安全、供应链安全以及用户终端安全,其中通信链路、地面系统、供应链三大安全域是当前卫星互联网面临的主要攻击目标。


相关研报显示,预计2024年到2027年,中国卫星互联网安全市场有望新增70亿元的市场规模。盛邦安全董事长权小文建议要顶层布局,明确卫星互联网技术定义和发展方向。同时推动相关标准制定,标准先行有助于实现地面网络与卫星网络的融合。


通信与卫星网络安全是中国电信安全技术研究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研究成果逐步转化,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不断提升中国电信的安全能力。电科网安在卫星互联网安全方面,围绕卫星终端、卫星自身、天地链路、地面设施、应用和数据等各方面安全保障需求,开展卫星互联网天地异构多网融合的身份认证和密钥管理、用户差异化需求的安全资源保障等关键技术研究,完成卫星互联网多款产品研制,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卫星互联网安全整体解决方案。


我国通过建设自己的卫星互联网,也将提升国家的信息安全能力,保障国家的信息安全和国家利益,也将为中国的信息技术企业提供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推动中国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图片来源:摄图网)


END


0

 向“通信信息报”投稿,请致信:txxxb2001@163.com,

稿件一经刊发,将根据文章质量,

提供千字200元-500元的稿酬。


其他合作、建议、新闻线索,

欢迎于微信公众号后台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3365173。




RECOMMEND
推荐阅读

直播电商之“火” 持续为科创市场加热

 大暑虽热,心更热 —— 致敬中国电信基层工作者!

  飞行汽车赛道开启 低空经济壮大正当时


专注做内容的公众号





阅读 9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