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这段新闻内容的具体解释及积极意义分析:
一、具体解释
1. 化债方式及主体:
- 11 月 4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了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这表明化债并非中央直接“兜底”,而是秉持“谁家孩子谁来抱”的原则,由地方政府通过增加债务限额来置换隐性债务。
- 财达证券副总经理胡恒松指出,如果使用特别国债置换隐性债务,在各地分配上会有问题,而此次方式通过财政手段可为地方政府腾出空间处理债务风险,并非大规模经济刺激。
2. 隐性债务规模:
- 目前隐性债务规模至少约 9 万亿,但没有较官方的准确统计数据。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与财政部公布数据的差额估算,2018 年隐性债务约为 15 万亿,目前已化解 50%,剩余 7 - 8 万亿。同时,由于隐债数据此前由地方上报,存在部分地方政府未如实上报的可能。
3. 前期化债情况及 2024 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 2023 年年中开始,多地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和特殊新增专项债券用以偿还存量债务。2023 年安排了超过 2.2 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额度、2024 年以来安排了 1.2 万亿元债务限额支持地方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和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 2024 年初中央公布的预算报告中提到,2024 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限额 172689.22 亿元、专项债务限额 295185.08 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 46.79 万亿元。截至 2024 年 10 月中旬,地方政府债券余额总计约为 44.45 万亿(不含兵团),2024 年全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 余额空间为 2.34 万亿。
4. 市场争议与隐患:
- 市场争议触及到使用地方专项债来化解隐债的潜在问题。财政部强调严禁地方政府通过国有企事业单位违规举债建设政府投资项目等,并持续保持高压监管态势。
- 业内人士提醒,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置换隐债并不是万能药,目前专项债规模巨大,隐藏项目筛选和资金使用隐患。
二、积极意义
1. 明确责任主体:明确地方政府为化债主体,有助于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意识,促使地方政府更加积极地采取措施化解债务风险,避免过度依赖中央“兜底”。
2. 缓解债务压力:通过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隐性债务,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缓解当前的债务压力,降低债务风险。
3. 稳定市场预期:此次化债方式的明确,为市场提供了较为清晰的信号,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投资者信心。
4. 促进经济稳定:合理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有利于地方政府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需求,为经济稳定发展提供支撑。
5. 推动制度完善:在化债过程中,中央继续开制度绿灯,让地方以时间换空间,这有助于推动财政制度的不断完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