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吴军老师写的《浪潮之巅》,这本书对各个时代的美国科技企业发展做了一个总结。

看完之后有个新感悟,企业自己的努力固然重要,但产业逻辑的变化可能对企业发展更具有决定性作用,想要保持长青,就要密切关注行业的产业变化,做到与时俱进。

平安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过去平安在综合金融、医疗生态的布局就是根据时代变化积极做出改变并取得成功的样本。

前几天,看完平安举办的“三省”产品服务升级发布会,发现平安围绕产品、服务等方面的升级也正符合现在保险公司提升用户体验、做大保费价值的发展逻辑。

先简单介绍下发布会,平安以"健康美好生活"为主题,举办了三省产品服务升级发布会。会上最大的亮点是,平安健康险推出行业首个家庭健康守护方案。

平安的家庭健康守护方案的核心优势在于家庭共享、全周期服务等优势。

以前保险产品大多都是只为投保人服务,如今在平安家庭健康守护方案下,平安e生保2025产品,推出了家庭共享模式,家庭成员共享1万免赔额,共享门诊协助、就医陪诊、重疾二诊、住院协助、就医陪护5项服务次数,还有家庭费率折扣,最高节省15%费用。

全周期服务则是,平安健康险旗下“乐健康”服务体系进行了全面升级,从传统的就医理赔延伸至全周期全旅程健康管理服务,不仅新增运动健康、减重管理和肿瘤多学科会诊服务,还从服务标准、服务专家、服务网络三方面全面进阶,护航不同人群的"健康全旅程、就医全过程、疾病全病程"。

这两个优势也很符合现在保险行业发生的变化,其中,家庭共享服务符合行业追求更高品质服务的需求,有助于平安获得新用户。全周期服务则符合保险行业需要扩大保费密度的逻辑,有助于平安提高用户价值。

先说前者,现在国内保险用户走过了野蛮生长的高增长阶段,以后想要获客,比拼的是更高品质的服务和产品。

家庭健康守护方案中的家庭共享服务,扩大了对用户家庭的保障范围,本质上是一种服务升级。

而且服务升级也不止体现在扩大对家庭成员的保障范围,也体现在产品升级,也就是覆盖了客户更多的赔付病症。

比如在肿瘤疗法上,平安e生保2025"将肿瘤特药的种类从188种扩展至212 种,涵盖肺癌、肠癌、肝癌等高发疾病,还提供黑色素瘤、胶质母细胞瘤等罕见肿瘤的对症药品,真正让客户"病有所医"。

此外,平安在做产品时,也侧重根据用户需求升级产品。

举个例子,随着快节奏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普遍面临着工作压力、生活习惯不规律以及环境变化带来的健康挑战,导致慢性病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在10年内翻了10倍。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病患者人数高达3亿,超重和肥胖患者约为3.5亿,高血压患者超2亿,高血脂患者在1亿人左右,糖尿病患者人数超过9240万人,癌症2022年新发人数超482.47万。

针对这个趋势,平安关注慢病人群的健康保障需要,为解决该人群投保时流程繁琐、核保尺度严格等问题,平安健康险发布平安双子星易保,优化投保流程,让慢病人群也能享受到品质医疗体验。

说完平安的产品升级,再说说平安通过全周期服务提高客户价值的逻辑。

我国人口红利正在消失,保险收入增长将越来越依靠保费密度的提升。如果对比国外,我国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和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分别为3.9%和3180元/人。与全球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保险深度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6.5%,而保险密度更是发达国家比如美国的1/10。

国内保险密度和深度怎么提高?平安从传统的就医理赔延伸至全周期全旅程健康管理服务就是提高保费密度的有效途径,在给客户提供全周期服务的时候,平安可以提供更多的产品,来交叉覆盖用户需求,客户的价值也会提升。

过去的数据也已经证明多产品服务是提高保险用户价值的有效路径。比如,我在年报里看到:

使用平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的用户,客均合同书3.37个,客均AUM是5.59万,分别是不适用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用户的1.6倍、3.5倍。如今,平安发力全周期服务,有望给客户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保险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告别了过去的粗狂式发展,未来重视产品和服务的公司才会有新发展。

$中国平安(SH601318)$$中国平安(HK|02318)$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