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警惕银行逼近让利“极限”
闪电下单,秒级成交,捕捉股市风口>>
银行三季报如期披露,业绩改善无疑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当下,银行业依然展现出了难能可贵的韧性,三季度营收增速和利润增速均有所回暖。
然而,在这份成绩单背后,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却面临着挑战,尤其是在净息差持续收窄的背景下,银行似乎已接近让利的“极限”。
从数据层面来看,42家上市银行前三季度合计营业收入的下滑与归母净利润的小幅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种“一降一增”的现象,无疑是银行业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艰难求生的真实写照。息差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的双重低迷,更是揭示了传统银行业务模式正面临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困境,银行们纷纷祭出了以量补价、拨备计提和投资收益这三大法宝。然而,这些措施虽能在短期内支撑起银行的营收表现,却不是长久之计。特别是投资收益罕见扛起了银行营收的大旗,更像是权宜之计,而非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息差缩窄与中收承压,与银行让利行为不无关系。在LPR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调整以及降费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到了挤压。
尽管银行们一直在努力调整资产和负债结构、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但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这些措施尚未能完全抵消净息差减少的压力。毕竟,利息净收入仍是银行营收的主要来源,占比高达七成。
持续的减费让利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复苏,这充分体现了金融机构的人民性,是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和担当的金字名片。一方面,我们期待银行能够为投资和消费保驾护航,另一方面,也期待这种“保驾护航”是可持续性的,是有韧性的,是基于银行自身发展前提的。
因此,如何平衡短期与长期,让银行在关注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经济效益。适度的净息差对于维护银行系统的稳健至关重要,也是银行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基石。
在接近让利的“极限”之际,银行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业务模式和发展战略。一方面,要寻找新的增长点,调整以利息收入为主的业务结构,提高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在保持自身稳健经营的基础上,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同时,政策制定者也应关注银行的经营压力,合理引导市场预期,为银行业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需求,确保银行业的稳健运行和金融服务的高效供给。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