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没有永恒的领先者,它更像是一场接连不断的竞逐大赛。


步入2024年,全球科技领域的巨头们正展开一场场白热化的较量。从AI大型模型、新能源技术,到自动驾驶、芯片研发,中国科技公司与国际领先企业的比拼已在多个战线全面铺开。


而近期小米汽车与国外同款类型的车型有一拼。


10月28日,小米汽车传来捷报,其SU7 Ultra原型车以6分46秒874的优异表现,力压保时捷Taycan,夺得纽伯格林北环赛道最速四门车的桂冠。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汽车企业已强势挺进西方汽车产业的核心领域。



尽管这只是整体竞争中的一个小小片段,但它已清晰透露出,中国的科技公司正积极争取行业话语权,向传统科技巨头的霸主地位发起挑战。


01小米汽车崭露头角


近两年来,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众多海外巨头在中国消费市场的竞争力似乎正在逐渐褪色。


以小米在纽北赛道击败保时捷Taycan这一事件为例,纽北赛道——这条位于德国科隆纽博格小镇、全长20.832公里的赛道,因其极高的难度被誉为“汽车性能的试金石”。保时捷,这家拥有近百年历史的西方汽车工业巨头,历来以卓越性能闻名。然而,小米这位汽车行业的“新晋选手”,却在核心领域实现了对这位行业老将的超越。


10月29日晚,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发布会上难掩激动之情,透露了比赛背后的故事:由于天气原因,小米SU7 Ultra原型车仅获得了一次参赛机会,但正是这次首秀,让它一举成为全球最速四门车。


随着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正逐步取代燃油车,汽车工业正站在新旧时代的交汇点上。


长期以来,西方汽车工业凭借发动机、变速箱以及燃油喷射等核心技术,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然而,如今以小米、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车企,正凭借新能源汽车的强劲势头实现超车,西方汽车工业曾经的核心优势正逐渐瓦解。


保时捷、BBA等传统豪车品牌,正面临销量下滑的困境。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这些品牌不得不投身价格战。据报道,保时捷Macan2.0T的裸车报价已降至40万以下,与厂商指导价相比打了六折。销量数据也显示,保时捷、BBA等传统豪华车企在中国市场的表现集体“崩塌”。


不仅如此,在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增长下,就连“新势力鼻祖”特斯拉也一度在中国市场失利。2024年上半年,特斯拉中国累计销量同比下滑10.47%。


类似的情况在手机行业也已上演。9月发布的iPhone 16因创新不足而备受消费者吐槽,在“双11”期间,苹果官方更是对全系产品进行了降价促销,最高降幅达1600元。市场调研报告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iPhone销量下滑,已跌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前五名。苹果最新财报也显示,在大中华区的营收同比下滑。


面对苹果“挤牙膏式”的创新,国产手机正在加速赶超。最近发布的小米15系列不仅在性能上超越了苹果A18 Pro,还在手感、外观、质感、续航等方面实现了对iPhone 16系列的全面压制。


从汽车到手机,中国消费者越来越青睐国产品牌。种种迹象表明,海外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吸引力正逐渐减弱。


02国内头部科技公司从多方面崛起


中国科技公司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而全球巨头们在中国市场的失意,似乎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一现象的背后,得益于中国强大的产业链配套能力和其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


在汽车行业,中国不仅稳坐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和汽车生产国宝座,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了技术上的弯道超车。曾经,中国在燃油车时代的核心技术上稍显落后,但如今,新能源车的兴起让这一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复盘记录##小米SU7 Ultra亮相##小米最新财报出炉,反弹延续?#



中国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以及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宁德时代凭借其持续的技术革新,已成为动力电池行业的领军者。而小米SU7 Ultra原型车在纽北赛道上的亮眼表现,正是得益于小米自研的超级电机和三电机扭矩矢量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


此外,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构建起一条从基础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到整车组装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在规模经济效应下,中国产业链展现出强大的成本优势。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成熟度来看,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较快。


再将目光转向手机行业,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国产手机厂商与国内供应链之间并无太多交集。国内供应链厂商多为海外品牌代工,而国产手机厂商则依赖国外核心零部件。


然而,过去十年间,国产手机供应链实现了飞速崛起。从最初的基础薄弱,到如今上下游产业链的全面发展与升级,中国手机供应链已构建起完善的产业生态。



03中国科技企业站上世界潮头



回顾中国科技发展的四十年历程,中国企业曾长期为海外品牌代工,利润微薄,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并因此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但进入21世纪以来,众多企业成功转型为自主品牌,实现了从跟随模仿到全面国产替代的跨越。如今,国产品牌更是步入了自主创新、全面迭代的赶超阶段。


在这一赶超过程中,连海外巨头也开始学习中国的经验。例如,福特汽车CEO近期透露,他过去六个月一直在驾驶中国的小米公司制造的SU7电动汽车。而日本学界的拆车专家也表示,已开始拆解小米SU7,并计划于明年1月底公布详细拆解内容。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华丽蜕变,不仅是中国产业升级的生动写照,更是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的有力证明。这一转变深刻表明,中国已从过去的“仰视世界”稳步迈向了“平视世界”的新时代。


去年,华为、小米、比亚迪、宁德时代因其卓越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对产业转型的推动,被誉为“中国四大硬核科技公司”。其中,小米作为“四大硬核科技公司”之一,这家成立仅十四年的企业,已在汽车、AI、智能制造等多个前沿领域展现出强大实力,正朝着“全球新一代硬核科技引领者”的新十年目标稳步前进。$小米集团-W(HK|01810)$$小米汽车(BK1155)$$小米集团-WR(HK|81810)$


在全球科技版图上,中国的地位日益重要,影响力不断扩大。这些敢于“平视世界”的科技巨头们,已经成功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引领着全球科技发展的潮流。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内容援引市场公开信息。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所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不对任何人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实际建议。若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