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上汽集团发布了三季报。看到这份惊人的业绩,不由得让人一惊。企业业绩下滑得实在是太厉害了。曾经的7朵金花,已经沦落到这个地步。上汽集团两牛上海大众、上海通用都不太行了。公司的解释是燃油车市场下滑,价格战太激烈了。这不由让人想起了creative destruction。创新性破坏点力量实在太大了。早在大约10年前,我就持有过上汽集团,那时候新能源车刚刚起步,影响基本可以忽略。那时候的上汽实在太诱人了,价格不贵,股息率很高。两牛每年业绩都增长得不错。当时买上汽点时候,也考虑过新能源车可能的影响。当时的想法是上汽手握几千亿点现金,在新能源技术路线储备上涵盖了混动、插混、纯电、燃料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在强大的资金支撑下,无论如何上汽都能够在新能源车市场占据一个好的位置吧。等到19年,再回顾当时投资的思考的时候,上汽在新能源领域依然是不温不火,跟造车新势力以及国外新能源车相比,显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大概也在那时候,在内心挣扎了许久后,清仓了上汽集团。那想多年后,上汽业绩跌到这么个不堪的地步。不由让人感慨创新性破坏力量的强大。商业史上类似的故事不断重演,柯达的故事、诺基亚的故事......
因此,在做投资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超越财务的视角,站在商业的视野来看待企业。
1、企业的护城河是否随着时间的变迁不断加宽加厚。这样的企业在现实中属于“恐龙级别”,极为少见。这也就是常说的,成为百年老店为何这么难的原因了。想来想去,可口可乐算是一家。可口可乐创立于1886年,经历了130多年的风云变化,可口可乐依然在饮料领域独占鳌头。它的品牌以及口味依旧深入人心。时间的流逝并没有改变或者说根本性改变可口可乐糖浆点配方,没有改变消费者对可口可乐品牌的喜爱。我想,这就是为何在可口可乐股价大幅度上涨,估值高达40多PE的时候,老巴都没有卖出可口可乐的原因吧。还有芒格一直念叨的喜思糖果,也具备这样的特质,历经100多年而不衰。
国内有没这样的企业,具有类似的商业商业特质?我想来想去,白酒类的龙头公司茅台、五粮液,具有这样的特质。中国的酿酒技术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漫长的历史,不但没有毁灭白酒,反而让白酒的生产与消费发扬光大。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有句古诗不是说得很好吗?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白酒将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中国文化。
国内还有这样的企业吗?
农夫山泉有没这样的特质?目前看,只能说是业务方面有,但品牌方面还没有达到可口可乐这样深入人心的特质。
机场类、供水、高速公路类公司也有部分这样的特质。但其价格受到管制。因此在投资选择上,跟上面的公司相比,实在是差距甚远。
2、随着时间的变迁,企业是否能够进行自我进化。有些企业在一定的周期内具备很强的竞争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竞争力会被新的技术或其他因素给破坏掉。但这类企业有一个很好的特质,就是自我进化能力特别强,正如大自然的进化一样,适者生存。随着新技术的变化,企业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的进化,要么技术上保持领先要么不断进行并购,推动业务的重新组合,重新建立起自身的竞争力,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自身的竞争力。哪类企业具备这样的特质?医药类企业有这样的特性,一个重磅创新药的推出,能够让企业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竞争力,并且在专利到期前,不断进行新的创新,推陈出新。
互联网企业也具备这样的特质。比如腾讯公司,从传统互联网过度到移动互联网,就很好地完成了自身的自我进化。如果没有拿到移动互联网的没票,腾讯就不会是今天的腾讯。这类企业与第一类企业相比,可能稍逊一些,但好歹在某个特定时间范围内,能够获得竞争优势。它的最大风险在于企业能否在危机来临之前或来临时完成自我的蜕化,化茧成蝶。
3、此外,还有一类企业,它与第二类企业比较类似,也是自我进化能力比较强。只不过它的进化不是靠内生的动力,而是依靠投资来推动自身业务的整合。这类企业典型的特征是业务极度多元化,集团的投资能力特别强。典型的代表性企业就是GE。这家多元化巨头按照数一数二原则进行业务重整,要么出售要么并购,用并购的方式打造一个横跨多领域的巨无霸。
价值投资的理念深入人心,大家都知道老巴的那句名言,以合理的价格买优秀的企业。可,何为优秀的企业?100个人有100个看法,我想价值投资难就难在这吧。对优秀企业的识别实在是需要太深厚的功力
作者:carlyler投资札记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