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卫龙成了一家以“蔬菜制品”为主要营收的企业。

据公司半年报,卫龙的魔芋爽等蔬菜制品收入从去年同期的9.3亿元增长至14亿元,总收入占比由40%提高到49%。而辣条等调味面制品收入占比由去年同期的55%下滑到46%。

从所有家长们都不准吃的“垃圾零食”到国民级休闲零食,一路走来,从品牌升级、大单品打造到品类扩充,卫龙为何如此“丝滑”?


01

第一个辣条品牌

作为行业龙头,卫龙的成功也并非一蹴而就。

1999年,创始人刘卫平到河南漯河创业,偶然间品尝到当地牛筋面,觉得口感十分出色,便产生了以此为原料打造一款休闲零食的想法。

牛筋面的出色口感加上老家湖南的辣味酱料,携手牛筋面制作高手打造出“鳝鱼条”,后更名为“辣味鱼条”,并在消费者的称呼习惯下慢慢简称为“辣条”。此时,距离卫龙食品成立还有两年。

辣条凭借着出色口味很快在漯河当地受到欢迎,2001年,卫龙美味正式成立。

卫龙辣条的独特口味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打开市场,卫龙的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2003年,卫龙成功注册商标,成为了第一个辣条品牌,消费者认可度不断提升。

往后的十年内,卫龙凭借口味与低价打开市场。“一吃一手油、5毛钱一包”,彼时,与所有的辣条零食一样,卫龙也摆脱不了消费者心中的低端形象。

02

摆脱低端化

2015年,卫龙决心摆脱消费者心目中的低端形象,以全新的品牌形象面世,全力打造高端化。三年间,赵薇、杨幂等一线巨星先后成为卫龙辣条的代言人,卫龙花重金提升品牌的影响力。

借势营销也成为卫龙打出品牌影响力的强有效方式。

2016年“618”购物街,卫龙自黑营销冲上微博热搜,卫龙天猫旗舰店满屏的“为什么不给我发货?”成为网友津津乐道的话题。

2016年9月,借助iPhone7发布,卫龙仿苹果风推出限量版辣条—hotstrip7。借势数码产品一线品牌,再次深化高端品牌形象。

2016年,卫龙与暴走漫画跨界合作,推出定制款卫龙食品暴走辣条。“吃包辣条压压惊”“对方不想说话,并向你扔了一包辣条”缔造了多个网络热梗。

并由暴走漫画主持人张全蛋带领粉丝走进卫龙工厂,同时开启直播,让广大网友亲自走进厂房,引来20.5万人围观,成功地向广大网友展示了卫龙现代化、高标准、有保障的生产线。

种种营销动作,让担忧辣条产品生产环境的消费者对于卫龙的信任度大幅度提升,消费者想吃辣条,第一个想到的往往会是卫龙。

渐渐,卫龙与低端脱了干系,同时也与5毛一包的价格挥手告别。

03

始于辣条,不止于辣条

在“调味面制品”增速放缓的新时期,卫龙的进化脚步也没有停歇,“蔬菜制品”成为了卫龙讲好“健康故事”的新主角。

低卡路里、强饱腹感配合独特口感,魔芋爽迅速成了消费者们的心头好。2024年,“辣条第一股”靠着魔芋爽撑起了营收大盘。

从卫龙大面筋到魔芋爽,两款10亿级别大单品,成为卫龙多年来发展的主力兵,从调味面制品到蔬菜制品,为什么卫龙能跨界打造出大单品?

其实,这并非一蹴而就,以魔芋爽为例,从诞生到爆火,卫龙也走了整整10年的路。

2010年,卫龙切入豆制品战场,推出亲嘴烧。2014年卫龙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第三个食品生产基地,布局干脆面、魔芋生产线,将品类从辣条扩展到更广的辣味休闲零食市场。

2014年推出魔芋爽,2015年推出软豆皮,2017年推出“背锅侠”川湘麻辣口味自热火锅,2018年推出“自来熟”辣条火锅布局方便食品市场,2019年推出风吃海带,2021年推出78C卤蛋。

一直以来,卫龙都没有停下过创新的脚步,“多品类、大单品”是卫龙一直奉行的战略,大单品的背后,是对市场的不断探索与无数次产品研发尝试。

卫龙坚持做好借势营销,这得益于对消费群体喜好的准确把握,和对消费者需求困惑的迅速反应。

前段时间,网络上用卫龙魔芋爽做菜风潮盛行,从魔芋凉拌菜到魔芋冷面再到酸辣魔芋肉,可谓“八仙过海”。见状,卫龙迅速推出辣椒炒肉、麻辣小龙虾两款限定口味魔芋爽,搭配配套活动借势破圈。

如今,卫龙从一个简单的辣条工厂,已经成为了规模最大,且品类愈加丰富的辣味休闲零食上市公司。蔬菜制品和豆制品等,已经在成为卫龙新的增长引擎。财报显示,蔬菜制品营收从2022年的16.9亿元,增长至21.2亿元,总收入占比也从36.6%,上升至43.5%。

04

辣条之王不停步

从辣条起家,卫龙不断丰富自身品类,缔造更加多样化的辣味休闲零食乐园。

被誉为“辣条之王”的卫龙,不断丰富着自身的业务板块。根据半年报,卫龙以辣条为主的调味面制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0%达到13.54亿元,但占总收入的比重从上年同期的55.4%减至46.1%,蔬菜制品、膨化制品逐渐有了更响亮的声音。

如今,多品类战略也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辣条之王”也面临着“模仿者”的围攻。

辣条产品领域,卫龙研发麻辣麻辣、霸道熊猫等产品,补齐香辣、麻辣等辣味味型空缺,直面竞争对手。

卫龙无惧模仿和竞争,持续研发新产品,坚持与年轻人面对面的营销策略,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的大单品故事,不断打造驱动增长的新极点。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