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期待已久的Ai什么时候落地?先说结论:2025年我们极大概率能看到Ai Agent大量落地应用,Agent不是一个具体的产品或者Killer App,而是一种Ability。
为了更好的让大家理解Agent究竟是如何发挥作用以及落地的场景和范式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先打一个理工科都能够理解的比方:
我相信很多理工生都用过MATLAB、SAS、R等工具,一开始在上手的时候都会自己去coding一些方程或者公式,但很快用熟了就会发现,这些软件里面自带了很多“算法包”,你只需要输入基本的参数就可以很快得出结果。笔者因为学的是Statistic,里面很多公式或者算法十分复杂,但是不用自己coding,用算法包可以极大节省时间和效率。与此同时,算法包本身有很多作者,基本上这些软件都是开源和社区化运作,你也可以自己去upload某个解题场景的算法包给其他人用。当然同一个算法包(比如最简单的线性回归模型)有很多作者都upload,使用最多的那个多半是最靠谱的,当然也有很多不靠谱的算法包会有bug。
所以说到这里差不多有Agent落地的画像了:当AI的推理成本和使用可及性让千千万万的“非coder”的专业人士能够训练自己的Agent并且能upload到一个社区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Ai大规模的落地应用,而这件事,以目前大模型的水平,本身并不遥远。
还是举个例子,比如Ai教育这个领域,我们不是要期待一个APP或者产品去解决某一个细分垂类的问题,而是要提供一个平台,让中国大部分高特级数学教师到这个平台上去训练和upload他们自己的Agent,这个Agent可以很简单,比如某个类型三角函数的题目具体解法和教学方法;也可以很复杂,比如整个函数或者平面几何的教学大纲。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在这个社区里面去调取什么他/她需要的Agent去解决具体的问题(类似上面说的算法包),注意这里和虚拟数字人的概念完全不一样,同一个老师可以upload多段Agent,这种Agent可以是多模态的也可以是LLM。这也是笔者不太看好像豆神教育这种公司的原因,其对产品的认知还停留在上个时代,期望自己做一个产品去解决大部分问题,最终这类产品是非常难用一定会有各种bug的存在的。我认为AI时代的产品一定要用AI思维去做。另外还有一个公司Four,最近吹的大V很多,我个人也存疑,虽然它确实是在做平台,但是却是“形似魂不似”,本质上还是B类客户的各种工程外包的dirty work,商业模式和客户类型决定了基因和文化很难做成社区那种模式,这个也不说太多了,吹得人多怕被骂。
所以结论就有了:Agent是一种封装的能力,Agent本身可以非常简单,当所有人都在upload和download Agent的去解决一个非常具体甚至很小的问题时候,我们其实就看到了AI 应用的落地,而不是一个killer app,所谓的killer app就是一种垂类社区化运营的平台。
基于上面的推演,我觉得投资机会有如下:
1、本身具有大模型能力的公司,代表有OpenAi、Meta、字节、科大讯飞等;大模型就像超市一样,提供最基本的LLM以及各类封装好的垂类模型供“作者”微调和使用,当然很快大家就会有“口碑”和评分,比如哪家的大模型在训练哪一个Agent的时候好用,哪家不靠谱经常出bug。
2、Ai推理测会极大增进Ai算力的演进;这一点也是我在Ai硬件几乎全部都很景气的背景下(比如光模块、铜缆、CPO、电源)选择了跟推理最相关的CPO和先进封装,我觉得不同Ai硬件代表的背后逻辑可能不一样(比如铜可能更偏向训练侧),此外,推理测的繁荣也会更加拉动国产半导体先进封装的弯道超车,在硬脱钩的背景下,一些前道设备国产替代和Ai推理增量的背景下出现了非常好的机会。另外关于CPO和推理算力的关系,也欢迎大家留言继续讨论。
多说一句,有时候真的需要走在机构的前面才能赚钱,现在Ai硬件全部都景气的背景下,推什么票的都有,当我看到GL这种毫无投研能力的基金经理买了zjxc就直接黑线了。。。
3、本身提供Agent社区运营的公司。实话实说,一个公司的基因和文化决定了一切,现在其实不少公司已经在做平台化社区运营的布局,比如360、讯飞、百度、阿里等(这里提一句360,去年推出大模型超市的时候我还BS,心想这有什么技术含量不就是做个链接把其它家的大模型放上去么,现在看来红衣教主在一些事物的认知还是超前的)。但真正能做好做成的可能是一些还没有诞生的新物种公司。不少朋友看到我今天买了泛微,其实不是本身多看好他家能做成,而是纯正的Agent在A股我觉得除了刚才说的平台型公司就没有,泛微本身市值不高业绩不错又有Agent的概念,从交易的角度上是不错的选择。
作者:门捷列夫学徒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