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来,百度为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研发投入超1700亿元。

作者 | 赵晴

编辑丨高远山

来源 | 野马财经

输入文字提示,几秒钟后便可以生成精美的图片乃至于动态图。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图片或者动态图,没有一点“AI味儿”。

这,就是百度最新推出的技术:iRAG 技术。


11月12日,百度世界2024大会在上海举办,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正式发布了iRAG 技术,即 image based rag 检索增强文生图技术,巧妙地将百度搜索的亿级图片资源与强大的基础模型能力相结合,标志着大模型在消除“AI 味儿”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为 AI 技术的实际应用带来了新的可能。

当天百度还发布了一系列跨领域的创新产品,更以文心大模型为核心引擎,开辟了新的增长轨迹。

2023年,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大语言模型(LargeLanguage Model)ChatGPT落地,开启全球人工智能元年,谷歌、Meta、亚马逊、百度、阿里、腾讯等科技巨头先后加入,AI初创企业如雨后春笋,大模型开启“炼丹”时代。在这之后,得益于这股新的技术变量,各类 AI 应用在市场上遍地开花。

在这场AI变革浪潮中,百度的表现尤为突出。

图灵奖得主、Meta首席AI科学家杨立昆曾在《科学之路》中文版自序中提到,百度是最早部署商业化深度学习系统的大型公司之一,领先于谷歌和微软。

正如AI应用在中国爆发一样,百度在AI领域的爆发始于一场跨越十余年的“长跑”。

布局AI的第十一年,这一次百度还带来了哪些好东西?


01

“应用来了”

百度再次交出新成果

“百度不是要推出一个‘超级应用’,是要帮助更多人、更多企业打造出数百万‘超级有用’的应用”。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百度世界2024发表《应用来了》主题演讲,分享了AI应用发展趋势的新思考。

大会现场,百度发布了多款跨领域创新成果,涵盖了iRAG技术、无代码应用以及智能体探索等多个前沿阵地。

其中,检索增强文生图技术iRAG,通过将百度搜索的海量图片资源与强大的基础模型深度融合,生成各种超真实的图像。与传统文生图工具相比,iRAG以其“无幻觉、超真实、无成本、立等可取”的独特优势,引领图像生成技术迈向新高度。


在智能体方面,百度也宣布推出公司类智能体、角色智能体、工具类智能体及行业智能体等一系列创新产品,旨在重新定义人机交互模式,为B端智能化应用注入强劲动力。

“智能体是AI应用的最主流形态,即将迎来它的爆发点。”李彦宏将做智能体类比为PC时代做网站、或是移动时代做自媒体账号,“不同之处是智能体更像人、更智能,更像你的销售、客服和助理。智能体可能会变成AI原生时代,内容、信息和服务的新载体。”


李彦宏现场展示了4种不同类型的智能体,包括公司类智能体,角色类智能体,工具类智能体和行业类智能体。通过智能体、大模型、自动驾驶和企业云服务等领域的布局,百度不仅为自身带来增长动能,也为整个行业的AI进程注入动力。

在AI领域的深度探索,正在为百度开辟新的增长轨迹——文心大模型已经成为百度增长曲线的强劲引擎。大会上,百度宣布文心大模型的日调用量再攀新高,成为百度新增长曲线的标志性符号。

目前百度文心大模型已拥有中国最大的大模型产业落地规模,据大会公布,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上已经累计帮助用户精调了3.3万个大模型,开发出了77万个企业级应用。


李彦宏在现场发布了大模型的100大产业应用,涵盖了制造、能源、交通、政务、金融、汽车、教育、互联网等众多行业。

据百度世界2024公布,截至11月初,百度文心大模型的日均调用量已超15亿,相较一年前首次披露的5000万次,增长约30倍。李彦宏表示“增速超出预期”,说明AI是真需求。他感慨,这条陡峭的增长曲线,代表着过去两年中国大模型应用的爆发。

02

布局AI十一年

投入超1700亿元

近日,沙利文发布报告《2024年全球AI生态全景概览》,在全球AI生态全景中,百度与谷歌、OpenAI位于AI-Native Giant同一象限。


此次百度带来的一系列AI应用惊喜,让外界再次见证了百度在中国AI领域的实力地位。

而回看百度的AI布局历程,每一步都走得扎实且不可替代。

“10年前,我们意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已经成熟到可以解决搜索问题,以及搜索以外的很多问题,我们开始大举投入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期待用技术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这句话出自李彦宏在2021年发布的致股东信。

以2013年建立美国研究院为起点,这是百度AI的第十一年。十一年来,百度坚持压强式的、马拉松式的研发投入,以技术创新驱动长期发展。数据显示,百度为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研发投入超过 1700 亿。

2013年,百度在硅谷成立百度美国研究院,同年,百度在中国建立深度学习研究院,李彦宏亲自任院长。中美两个研究院吸引了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吴恩达等人。


2015年-2016年之后,百度进入一个探索 AI 技术产品化和商业化的阶段,AI 团队陆续拿出两大成果:2015年9月,百度推出人工智能语音助手度秘(DuerOS),用户可以和度秘对话、聊天,当时机器的聊天还不像现在这么顺畅、自如;年底,百度成立自动驾驶事业部,次年4月,Apollo 计划发布,瞄准全无人驾驶。

2017年,百度把AI提升为公司战略。

2019年,百度发布文心大模型,它可以根据用户的描述生成文章、画作、图表、视频等多种内容,这即是至今大热的 “生成式 AI”。


2022年,百度又发布了“知一跨模态大模型”。跨模态指它可以理解文本、图片、视频等形态各异的数据。

业内人士指出,从模型层到应用层,全球范围内,美国科技公司亚马逊、Google也有类似的多层布局,而中国只有百度、阿里和腾讯。在应用层,阿里和腾讯暂未涉足前景巨大、挑战也巨大的乘用车全无人驾驶。百度通过研发一流、自研的模型,真正让中国AI产业不被“卡脖子”。

在AI人才培养方面,百度早有先见之明。在AI浪潮席卷国内的前夜,早在2020年6月,百度就已宣布未来5年预计培养AI人才500万,为中国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的发展提供AI人才保障。该计划在2024年4月已经提前完成。

随着大模型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热点方向,在百度世界 2023上,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发布了百度人才培养星河计划,将为社会再培养500万大模型人才。

03

生成式AI时代

百度“快人半步”

正是经过十余年的布局,目前百度已打造完备的AI生态:云、自动驾驶、大模型,这在全球的公司里都罕见。基于完备的AI底座,百度开始进入收获期,在生成式AI时代,始终“快人半步”。

云方面,受AI多重增长因素驱动,百度智能云版块已连续多季度盈利,收入亮眼,展现出增长势能。文心大模型正在成为云的重要增长来源,不但带动了模型构建、算力消耗、接口调用等需求,还催生了AI原生应用的全面爆发。


目前,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已经帮助客户精调了3.3万个模型、开发了77万个企业应用。百度是全球首个发布自研大语言模型的大厂,百度智能云已拥有中国最大的大模型产业落地规模,60%以上的央企,以及大量的民营企业,都在联合百度智能云进行AI创新。

自动驾驶是百度的第三级曲线,如今技术和产业环境更加成熟,尤其是大模型驱动自动驾驶,有望实现技术新跃迁。也正是依靠自动驾驶大模型的应用实践,萝卜快跑服务已覆盖全国10多个城市,并在多个城市提供无人驾驶出行服务。


2023年9月7日,《时代》周刊发布了首届全球百大AI人物,李彦宏与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Open AI CEO萨姆·奥特曼等被评为全球AI领袖。《时代》肯定了李彦宏对AI的长期投入及百度在AI方面取得的多项成就,“李彦宏是中国最杰出的未来主义者,长期投身于AI发展的浪潮。”


正是怀揣对新技术的信仰,百度基于自身在大数据上的禀赋,保持高研发强度,从技术到产业再到开放平台,让AI在百度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可以说,百度已经将AI从一种技术模式,变成了整个百度生态矩阵中的造血中枢。

正如百度纪录片《二十度》中所讲:“人工智能技术跟百度的这种契合点我认为是天然的,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公司需要做人工智能的各种各样的技术的话,那我们肯定就应该是这样的一个公司。”

你和身边的朋友使用过百度的哪些AI产品?评论区聊聊吧。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