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二批中证A500ETF的上市,第一批管理人,也开始做最后的冲刺了。
比如中证A500ETF摩根(560530.SH),一个月的时间,规模已经做到了100亿。
其实这次A500ETF的产品发行的节奏挺有意思的。
一方面,更多管理人有了发产品做规模的机会,提升了基金公司整体的参与感。
另一方面,中证A500的宣传周期变长,再加上管理人不遗余力的宣传,也让中证A500成为一个真正出圈的现象级产品。
很多没接触过权益基金的,也通过A500这个产品,第一次了解到权益投资。
所以,某种意义上讲,中证A500,不仅是一个产品,还承载着全民投资权益资产的需求。
一、10万户成就
从第一批中证A500ETF的发行上,也能发现就有管理人在“全民投资”中的考量。
比如,中证A500ETF摩根(560530.SH),认购户数超过2.2万户,是首批10只A500产品中,认购户数最高的。
说明两件事。
第一,大家对于摩根中证A系列指数ETF的认可度是比较高的。
第二,中证A500ETF摩根的场内流动性会更好。
第一点不用过多解释,从上海的第一高楼的广告投放,就可以看出,摩根对于中证A500ETF产品宣传上的重视程度。
而第二点,可能很多朋友会忽视。
对于ETF产品来说,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流动性,或者说,是ETF份额中,可流通份额的占比。
有些产品,份额可能很多,但如果持有人数较少,则意味着大部分份额,都被大户、或者机构持有。
这些投资者,会更偏向于长期持有,很少进行短期交易,其实对于ETF产品来说,并不能提供丰富的流动性支持。
而像中证A500ETF摩根(560530.SH),持有户数更多,那么产品的潜在流通份额占比会更高,交易活跃度也会更高。
我整理了一下目前市场上日均成交额最大的5只沪深300ETF,可以发现流动性更好的产品,持有人户数也更多,二者确实存在正相关性。
其实摩根一直很注重持有人户数这一个指标。
比如,基金定期报告显示,在年初发行的中证A50系列产品中,摩根的中证A50ETF指数基金,是10只产品中,唯一一个实现了持有人户数增长的。
所谓,场子热,玩家多,交易活跃,场内的摩擦成本也就越低,对于指数的跟踪也就越精准。
同时,在场外基金方面,摩根同样也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
根据基金公告,截至11月11日,摩根中证A500ETF的联接基金(A类022436;C类022437)募集金额达34.8亿元。
有效认购户数也超过5.5万户,这个数据,在今年成立以来的基金产品中居前。
再算上同属A系列产品的中证A50及其联接基金,摩根“A系列”家族总持有人户数已经突破10万户。
作为一家外资管理人,这个成绩确实不错。
二、指数本身也更优质
当然,摩根的中证A500系列产品能获得大量投资者的认可,和指数本身的优质也有一定关系。
容量上,截至2024年11月13日,中证A500指数自由流通市值超过23.5万亿,比沪深300指数21万亿的容量还要高出不少。
可承载的投资体量更大。
而从全面性上看,中证A500的成分股,覆盖了90多个中证三级行业,基本上所有细分行业,都有涉及,并且在挑选成分股时,也会优先在中证三级行业中选择市值较大的个股。
所以,很多市值小,但在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的优质公司,也可以进入到中证A500指数的成分股中。
从这种特殊的选股规则中,我们也能看出,中证A500指数确实更加均衡。
另外,中证A500指数,还会按照A股整体(中证全指)的行业权重,挑选个股。
我统计了截至2024年11月13日,中证A500和中证全指两个指数的行业分布情况。
可以发现,各行业的权重差,基本都不超过1%。
这种方式,除了让中证A500指数更加贴合A股的生态之外,也会修正像金融这种大市值公司为主的行业,在指数中的权重。
比如,相比沪深300指数23%的金融行业权重,中证A500指数的金融行业权重就降到了14%。
三、尾声
其实, 一个指数产品的成功,离不开指数本身的优质,也离不开管理人的维护。
当然,想在同类产品中拉开差距,后者更加重要。
而摩根的A系列,无论是年初的中证A50,还是现在的中证A500,我们都能发现,管理人在产品规模、以及持有人户数上,确实非常用心,已经颇有旗舰产品的味道了。
对于投资者来说,一个规模大,持有人户数多,流动性强的产品,无疑是投资中证A500指数的更好选择。$中证A500ETF摩根(SH560530)$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等判断进行投资的参考。我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数据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在未来不发生变更,不代表我司的正式观点。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以及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介上发布的正式公告和有关信息,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风险评级,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中国证监会的注册不代表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推荐或保证。以上材料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运营人员,谢谢支持。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